千余精英江集 把集把脈業界發展
本刊綜合報道5月14日,由新聞出版總署、北京市人民政府、國際期刊聯盟主辦的第36屆世界期刊大會在北京中國大飯店隆重開幕。國務委員陳至立、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北京市市長王岐山以及國際期刊聯盟主席克瑞斯·盧埃林、執行主席唐納德·庫墨菲爾德等國內外嘉賓出席了大會開幕式。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第36屆世界期刊大會秘書長李東東主持了開幕式。
陳至立委員在開幕式致辭中談到,在信息傳播數字化、網絡化不斷發展的形勢下,各國出版業的聯系日益密切。中國政府長期致力于推進期刊業的發展。中國現共有期刊9468種,中國期刊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深入社會各個領域、擁有穩定受眾市場、細分格局逐步成形、產業結構日趨完善和優化的內容產業。2006年期刊總印數為28.5億冊,總印張134.7億印張,定價總金額為140億元。但與國外發達期刊業相比,這些數字表明,中國期刊業發展潛力還很大,與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快速發展的經濟相比,中國期刊業還應加快發展。
柳斌杰署長做了大會主題發言,他講到期刊出版作為中國現代出版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改革開放30年,期刊的品種增加了10倍,質量趕上了世界先進水平。期刊內容豐富多彩,涵蓋了社會科學、文化科學、自然科學、生活時尚、國際時政等各個層次、各個方面。截止2007年,已經有28種期刊走向世界,中國期刊業在政府的領導下,轉變觀念,以開放的眼光觀察世界期刊業的競爭和發展,以學習的心態與國際期刊互相往來。而今,中國的期刊已經走進世界上100多個國家,以2000年10月中國期刊協會加入國際期刊聯盟為標志,中國的期刊業已經成為世界期刊業最大的一部分。
本屆大會以“雜志豐富你的世界”為主題,會議議題主要圍繞“傳統期刊出版的數字化發展戰略”、“商業與專業期刊:從傳統出版業向多媒體的轉變”、“期刊從傳統出版向媒體服務的轉型”、“期刊高效發行的戰略布局”等諸多期刊業發展的熱點問題進行。會議上,來自全球的期刊傳媒業精英進行了多項主題發言和分組討論,而其中很多主題都與雜志的數字化發展和新媒體有關。此外,來自中國幾家著名期刊社和國外關注中國期刊市場的來賓一起就目前中國的期刊市場進行了深度解讀和預測。除了業內研討,世界各地的期刊業精英在大會會場外,紛紛宣傳并展示各自的雜志。《時尚》、《讀者》、《三聯生活周刊》等中國雜志的展臺吸引不少關注的目光。
教育、出版研究聯姻促進教育讀物發展 “2007中國教育讀物建設與發展論壇會”在京召開
本刊訊(實習記者楊嘉)由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科學研究院等單位聯合舉辦的“2007中國教育讀物建設與發展論壇會”5月12日在北京召開。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韓震、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朱小蔓、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所長郝振省等教育界、出版界的專家學者在會上做了主題報告。
郝振省從“中小學學生用書定價水平”的微觀層面做了主題報告,針對當前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學生書費過高”的呼聲,用一系列數據和比喻對中小學學生用書定價水平做了初步評估,他講到,中小學生用書具有系統知識密集載體的特殊屬性,并不能僅以紙、墨等有形之物加以衡量。朱小蔓則從教育科學研究與教育讀物互動的角度對教育讀物建設與發展做了宏觀分析,她談到,要改變科研過后再出版的傳統局面,出版界應提前介入科研,加強科研與出版的一致性,使兩方學者真正融為一體。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研究中心主任周蔚華、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社長周安平、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科學研究院總編助理傅德林等專家學者也分別就大眾出版對教育出版的啟示、教材的著作權保護、教輔圖書市場優化等議題做了主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