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有幸參加此次書市,總體上來說此次書市功能非常突出,可見組委會下足功夫,但從這次書市的一些細節中筆者也發現一些需要改進的問題,記錄下來希望明年的鄭州書市可以避免這些瑕疵。
1.在圖書的團購配書上盡量全面,不要憑個人感覺來判斷哪些圖書適合館配。其實從這次重慶書市的團購情況看,有一些采購商間出版社說有些書為何沒有帶來?發行員說覺得可能沒有人會要,就沒有配,采購員則說,實際你們覺得不需要的,反倒是我們要的,有些你們覺得我們會要,而我們覺得卻不需要。前來團購的有各類型的圖書館,各種書籍都有可能成為采購的目標,出版社完全可以全面地提供圖書樣本,同時配合訂貨單,這樣給各類圖書館提供全面的圖書信息,增加采購碼洋。
圖書館團購是有任務的和資金上限的,這就要求出版社在采購員任務內、資金內提前見面,保證我們的圖書提前進入掃碼槍,以下措施是有效果的:展臺位置醒目;書架數量較多;圖書上架方法得當;人員介紹及時,出奇招吸引采購員的目光。
2.圖書上架要有分類,按日期分類、或按品種分類,上架有了規律就容易介紹、容易找。按日期可以讓圖書館采購方便,他們一般要找的是新書。在發貨單上注明書的上柜方向,最好在書上注明更好。
3.發行員備戰要充分,對每類上架圖書的位置、上架特點、要了然于心,更要對每本書的內容及相關知識有所了解。在這次書市上有一位圖書館采購員在筆者所在的社展位一本一本的掃碼,筆者陪在旁邊給拿書整書,心里正隨著他的掃碼槍發出的一聲聲“嘀嘟”聲高興呢,采購員突然問:“李莊是你們寧夏的名人嗎?是你們寧夏的名人我就不要了。”他問的是《李莊文集》這本書里的“李莊”,筆者一時語塞,忙叫旁邊一位發行員來,正巧他也不知道,采購員也就放棄了采購這本書,由此可見發行員對書的熟悉是多么重要。
4.圖書條碼設計要色差對比強,最好白底,不然不好掃描。這次有一本書《歐洲——美術》,就因為條碼底色是銀灰色,很難掃入掃碼槍而被數次放棄采購機會。
每次書市都有可以學習借鑒的地方,發行人員要擦亮眼睛,捕捉每次書市的亮點,把好的和不足之處都展示給出版社的每位員工,讓好的繼續發揚,讓不足不要再次出現。“農家書屋”工程:重在資源整合朱勝龍
實施“農家書屋”工程成功的關鍵,是通過建立長效機制,建立“農家書屋”所需資金的籌集渠道,使“農家書屋”真正成為農村的精神文化陣地,成為農村出版物市場的主要陣地。一些地方新聞出版行政部門建設“農家書屋”的經驗表明,充分發揮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的資源整合優勢,把政府投入與社會幫建和企業經營性投資結合起來,是建立“農家書屋”長效機制的有效路徑。
“農家書屋”工程的涉及面廣,持續時間長、投入量大,如果全部由政府投入,在目前條件下顯然難以做到。因此要廣開社會籌集資金的渠道,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如江西省上饒市新聞出版局在行政經費缺乏的情況下,發揮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所掌握的政策資源優勢,以政策資源換取市場資源,由個體經營者投資成立“上饒市惠民文化教育傳播有限公司”,市局賦予其二級批發資格、連鎖經營權及城鄉圖書巡回展銷權,采取經營者投資、管理,政府扶持的模式運行,由惠民公司負責給每家“惠農書屋”配置500冊圖書,目前已建立了40余家“惠農書店”,計劃在年內建成100家“惠農書屋”。該局的經驗表明,以政策資源換取市場資源,能收入到雙贏的效果,這樣既為企業在出版物批發、連鎖等經營業務中創造了市場空間和盈利空間,繁榮了出版物市場,又為“農家書屋”建設籌集了必要的資金。各地新聞出版行政部門掌握著一定的政策資源,因此要從本地的實際出發,充分發揮新聞出版行政部門的宏觀調控職能,選擇合適的企業經營者,賦予其出版物經營的市場準入資格,把政策資源轉化為市場資源和經營資源,創造出新的社會財富,把存量資產變為增量資產,為“農家書屋”工程的實施提供必要的資金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