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臺灣出版人向大陸業者提出加強兩岸交流的建言后,香港出版界也在重慶書市提出了七點加強內地與香港出版業合作的建議。
香港出版總會副會長黃旌代表香港業者提出建言,希望批準香港的出版社在廣東省設立有出版權的編輯制作室、降低香港出版業在內地建立發行公司的門坎、加強培養出版業人才、與香港出版業界建立長期聯系機制、協助香港出版社了解和認識國家發展動漫產業最新的政策和狀況等。
(輯要)TOM集團今年出書量再減30%
據香港媒體報道,TOM未來將集中資源發展及整合互聯網、出版、戶外傳媒和電視四大業務,但是其中的出書量今年將會減少30%。
香港TOM集團首席執行官湯美娟指出,過去香港及內地因網絡發達,使傳統出版備受壓力,臺灣也開始出現這種跡象,因此集團今年將減少30%的出書量,專注出版受歡迎的圖書,而且明年還會再減少20%。也就是由去年的2200種,減少至1300種左右。
TOM集團收購pixnet(痞客邦)后,開始和城邦游戲網站和雜志結合,希望年底可打進全臺灣前十大網站,達到收支平衡。
(香傳)
名家進校園講閱讀經驗
據臺灣媒體報道,為了推廣閱讀,誠品書店,天下雜志及《聯合報》副刊從五月起邀請作家楊照、蘇偉貞、李家同、劉墉、洪蘭、臺灣卡內基創辦人黑幼龍等人,走進校園,分享閱讀經驗。
誠品書店今年調查發現,高中生閱讀很“偏食”,多以小說為主。有些學校也發現,圖書館借閱率最高的就是金庸武俠小說。因此,今年誠品等單位決定到各個校園辦巡回講座,由各領域知名人士分享自己的閱讀經驗及如何實現夢想等生命故事。
(臺傳)
致遠管理學院建構簡體字圖書館
在全球學習漢語的風潮下,臺灣致遠管理學院也開始投入龐大經費,全方位建構全臺灣規模最大,最具特色的“簡體出版品圖書館”。
致遠學院圖書館長林文睿指出,目前圖書館已經購進14萬冊大陸簡體出版品,年底可達20萬冊,預計兩年后達50萬冊,屆時將使致遠擁有全臺規模最大的簡體出版品圖書館。前不久,他們剛剛將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永樂大典164冊及圖書館典藏的中華再造善本收入館內。
致遠管理學院主任秘書王揚智表示,未來如何利用數字典藏,具體擴大研究人員之間的知識互動與創新;如何運用成大、致遠等臺南學術網絡,結合數字典藏的相關專家或機構協助,投入資源建立電子學術數據庫;漢學與漢語研究如何與大學的教學結合,以中文繁、簡體為中介,進行跨文化的交流與知識傳播等議題將是學院面臨的課題。
(合合)
臺組團參加第三屆動漫節
第三屆中國國際動漫節于4月底在杭州開幕,臺灣動漫業界組團參展和觀摩,并與大陸同行進行交流,尋求合作機會。本屆動漫節專門設立了“臺灣館”,供臺灣業者展示展銷其動漫產品。
本屆展會來自內地及港臺地區、韓國、日本及歐美國家的動漫影視、動漫出版物、動漫音像、動漫制作設備和技術、動漫游戲、卡通玩具、卡通禮品、卡通用品和飾品、卡通服飾等600多家企業悉數亮相,展示數千種最新潮流的動漫產品。
(綜合)
新加坡大眾書局華文旗艦店結束營業
據新加坡媒體報道,新加坡大眾書局位于牛車水前大華戲院的華文旗艦店——大眾大華于近日結束營業。因此業界開始猜測,大眾書局是否會改變其長期以來銷售華文圖書的經營理念?大眾集團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周曾鍔否認了此種猜測,他說:“大眾大華自2003年開業以來,積極推廣華文閱讀,努力為讀者打造華文閱讀平臺。但由于大眾大華的經營環境有所改變,并不如當初預期的好,生意及消費群因而不如人意,長久下去不是辦法,最終只好做出結業的決定。”
周曾鍔稱大眾為“新加坡華文書零售的守望人”,他說:“真相總是令人感到遺憾的,新加坡人對華文書的興趣日益淡漠。但我們相信聰明的新加坡人總有一天將會意識到華文的重要性。大眾百分之百對新加坡的華文書市場充滿信心。大眾也一直處于市場領先地位,日后也會繼續努力保持領先地位。至于有其他同行加入華文書市場,大眾覺得這是件好事,最近的例子就是怡豐城葉壹堂的開張營業。”
大眾大華是以經銷華文書刊為主的大型書店。據稱,結束大眾大華之后,大眾將把華文圖書的銷售重點移師大眾百勝樓。大眾百勝樓華文部的面積已擴大一倍,圖書品種增加到5萬種以上,繼續推廣華文出版品。
(安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