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谷物化學家協會對全糧的定義是:“全糧是指完整的、碾成粉狀的、碾成碎塊的或者壓成片狀的穎果,其主要的結構成份(例如淀粉胚乳、胚芽和糠麩皮)的比例基本與在完整穎果中的比例相同。”
近年來,消費者和食品工業對各種食品的保健性能越來越重視。美國科學家稱之為“功能食品革命”。各國科學家前后在食品中發現了數千種化學物質,并且對這些化學物質的保健性能進行了調研。科學家普遍認為,包括全糧在內的更為多樣化的飲食,可以提供最大的保健好處和最多的營養。人們對小麥、燕麥和大麥的保健好處已經具有較多的了解,但是對玉米、大米、黑麥、小米和高粱的保健好處還知之甚少。全糧食品有助于減少心臟病和某些癌癥的發生。
一、食用全糧食品
全糧和經過極少加工的水果和蔬菜,通常是功能食品的最好來源,并且普遍具有多項保健功能。由于全糧食品的保健功能超過常規的糧食食品,許多營養學家都認為:應當高度重視“全糧食品”這一概念,而不應當只是強調將經過提純的功能性化合物添入營養不全的食品之中;美國農業部推薦的“食品指南金字塔”應當包括6-11種使用全糧原料制作的食品,而不應當只是簡單列舉面包、谷物、大米、通心粉等食品,因為這些食品既可能是利用全糧制作的,也可能是利用經過精加工的糧食成份制作的。
二、食用多功能食品
功能食品是指任何具有結構性、功能性或者保健性好處,從而促進達到理想健康水平、延年益壽、提高生活質量的食品、經過修改的食品以及食品成份。簡而言之,功能食品是指除了含有傳統型營養之外還具有特定的保健好處的食品。這些保健好處包括人的精神和身體狀況的改善,以及疾病的減少。大麥和燕麥是多功能糧食,既可用于燒湯,也可用于生產烘焙食品。大麥和燕麥也非常有利于人體健康,因為大麥和燕麥所含脂肪很低,而且不含任何膽固醇。目前,世界生產的大麥和燕麥絕大多數用于生產飼料或者釀造啤酒。實際上,患有糖尿病、肥胖癥和心血管病的人特別應該更多地食用大麥和燕麥。
目前全球燕麥產量約為3千萬噸,約占全球糧食總產量的1.6%。隨著人類食用需求的不斷增長,全球燕麥消費預計將逐步從飼用轉向食用。全球燕麥貿易以北美洲為主導,美國是世界最大的燕麥進口國,加拿大則是世界最大的燕麥出口國。加拿大預計將繼續是美國、亞洲和拉丁美洲燕麥進口的主要供應國。歐盟燕麥出口量每年約為10—80萬噸。
世界燕麥消費量最多的國家和地區是:加拿大、美國、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英國、愛爾蘭、德國等。燕麥食品主要包括:粥,早餐麥片,甜餅,嬰兒食品,面包產品和快餐食品。美國人均每年消費量為3.5公斤,歐盟為1.5公斤。
隨著西歐和北美洲消費者平均年齡的增長和保健意識的增強,食品對老年消費者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將越來越突出,而燕麥則可能在該領域尋找到巨大的市場。西方消費者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纖維在飲食中的重要性,而燕麥麩則是公認的最好的纖維來源之一,因此燕麥麩的消費量預計將迅速增長。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的燕麥消費量目前很少,但是隨著飲食逐步西方化,日本和其他亞洲國家勢必將需要把燕麥纖維列入飲食之中。日本目前已經是世界功能食品開發大國之一。由于低收人人口眾多,亞洲、南美洲和非洲開發既經濟又營養豐富的燕麥食品的潛力極大。
三、美國全麥產量迅速增長
過去4年中,隨著消費者飲食保健意識越來越強,美國全麥面粉產量迅速增長。根據最近對占全國面粉總量90%以上的19家最大面粉公司的調查數據,美國全麥面粉產量2002—2003年度僅為34萬噸,2005—2006年度則達到59萬噸,比上年度的47萬噸增長26%,占全國小麥面粉消費總量的3.4%;2006—2007年度預計將增長25%,達到76萬噸,約占國內小麥面粉消費總量的4%。
美國全麥面粉產量迅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2005年美國發布的新飲食指南建議,全糧產品應該占消費者每天食用糧食的50%以上。美國年均國內小麥面粉消費量目前約為1748萬噸,因此全麥面粉生產還有巨大的增長空間。營養學家認為,全糧的營養價值大大超過傳統的精制食品,其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對人體最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