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市里花生調和油、營養調和油、大豆調和油等銷售火爆,但這些油里到底有沒有說的這些成分?有多少?沒有辦法對這些調和油成分進行檢驗的消費者,被無良商家忽悠也無可奈何。
日前,記者走訪了某市10余家超市內的食用油區,10多個品牌食用油讓人眼花繚亂。貨架上金龍魚、魯花等這些調和油名稱五花八門,有的寫有“食用調和油”,還有的標注“花生調和油”、“營養調和油”。但貨架上10余個品牌的食用調和油中,只能看到配料成分,根本沒有說明各種配料所含比例。甘肅省糧食局負責人介紹,1998年國家有關部門出臺該行業標準,制定了玉米油、大豆油、花生油等食用植物油產品工藝、等級標準,標出是否轉基因,還要求標出脂肪酸含量,該項含量偏高將引起油變質。但調和油一直沒有國家標準,正是因為沒有要求調和油標出油脂比例,導致市場上的調和油質量參差不齊。
甘肅省質量監督局工作人員介紹,不標比例并不是技術上達不到標準,其原因業內人士心知肚明。據糧油批發市場的一位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市場上所售每5升40多元的花生調和油中,花生油的含量超不過20%。而每斤花生的市場批發價在2元/斤左右,每兩斤半花生才能生產1斤成品花生油,那么成品花生油每斤價位應該在7元左右或者更高。按市場上5升包裝計算,每桶油的價位應該在60元以上。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純正花生油價位都在60元以下。由于各種油脂價格的差異,在不要求標出比例的情況下,有些油脂企業便可以把無標成有。如棕櫚油,也為食用植物油,但油不好,天冷就會凍結,價格也相應較低,有些企業就會將這樣的油加到其他油里降低成本,但在成分上不會標出棕櫚油。相反,有些企業為了提高價格,可能把原本并沒有加入或者含量極小的油脂標上,比如花生油、大豆油。因為相對菜籽油和大豆油而言,花生油的成本要高得多,因此在配比時,花生油比例越低,成本就越小,利潤也就越高。食用調和油冠上“花生”兩字,售價要比一般調和油貴20元左右。
據該省質監部門負責人介紹,關于食用調和油的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已于去年公布,新標準不久將出臺,屆時可改變消費者選購調和油的茫然局面。在調和油的新國家標準中,提出了食用油要標明產品配方與比例,要在包裝標簽上標明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等油種占調和油總體含量的百分比。此外,其他成分的名稱與含量也必須標出。調和油中冠名油的含量不得少于1/3,如花生調和油,其花生油所占比例須超過1/3。業內人士認為,新國標如果出臺,消費者在購買調和油時通過標簽就能明明白白消費,對廠家來說會形成較大壓力,將出現新一輪的行業洗牌,使市場更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