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分會診
一、考試題目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信念”是行動的先導,是思想的折射,是理想的升華,是一種積極健康的精神狀態。
請以“信念”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文體自選;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襲。
二、考場原作
追夢
河南一考生
我是大海里的一條平凡的鯉魚,我從小有一個非凡的夢想:跳躍龍門,搏擊長空。有了這個夢想,我的心常常躁動不安,我常常聽到藍天在召喚,看到白云在招手。
聽說,最近又有一批鯉魚試圖躍過龍門,但卻在一剎那間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只留下一片血肉模糊,“擱淺”在亂石礫中。他們的血染紅了那片石灘,也染紅了天空中哭泣的云,然后流淌,淌入他們終生生活的大海,淌入他們一生都想離開的大海,天地都在那一刻沉寂。
我猶豫了,我彷徨了,望著來回嬉戲的同類,他們無憂無慮,悠哉游哉。像他們一樣游來游去,庸碌一生嗎?不能,我不安的靈魂告訴我,不能放棄心中的夢,要奮斗,要努力,為了藍天的召喚,為了自己的生命不再平庸。
理想源于現實,高于現實,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理想一時沒有實現而失去斗志,沒有信心。我們的遠大理想,是由一個個小的理想、小的目標組成的。也許我的理想很渺小,但是只有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的理想,才能實現我們遠大的理想。在我們實現理想的過程中,需要付出艱辛與汗水,前進中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絆腳石,我們不能一蹶不振,有句廣告是這樣的:勇闖前路,沒有翅膀也能高飛,只要突破渴望!是的,沒有條件,我們自己也要創造條件。于是,我整日忙于疲憊的練習中,練習跳躍的技巧,找出最佳的姿勢,雖然弄得我傷痕累累,雖然弄得我容顏憔悴。
于是,我拜訪各地跳躍名師,尋求技藝,雖然途中好幾次誤入陷阱,險些喪生,雖然遭遇白眼,吃閉門羹。
烏龜的嘲笑我不屑一顧。
長者的勸說我婉言謝絕。
我繼續我艱難的跋涉。我一定要打破那個無法企及的神話,長空的召喚堅定著我的信念,信念激勵著我不言放棄。
經常經過的那塊大石頭已被許多海的精靈建成了城堡,它身邊的幾枝海藻也長成了一大蓬,很茂盛的一大蓬。
我感覺我的肌肉變得極強健,在海水中穿游不費吹灰之力,連穿越驚濤駭浪也不過是小菜一碟。
我決定明天一試。有的人一談起理想,就漫無邊際,不切實際地講,這不符合現實。當然有一個美好的理想也不錯,但那絕對不是所謂的“白日夢”。不能把自己的理想天天掛在嘴邊,而沒有實際行動,不能做“常立志”的空想主義者,也不能做沒有理想的非現實的人。我們應該做“立長志”的人。很多人沉迷于網吧,有時逃課,他們肯定也有自己的理想、信念,但不能控制自己,只要坐在電腦前,就達到了“忘我”的境界。
迎著同類驚詫的眼神,我向著龍門所在的方向進發……我全身心地游著,奮力地游著。
龍門在望,我開始加速。呼呼的風聲中,似乎傳來了長空的召喚;火熱的心中燃燒著一個信念:我一定要躍過,我一定會躍過!
我一躍而起,驚起丈高的浪花……
我不知跳了多高,不過一剎那間,我感到周圍的世界發生巨變,我看見了七彩霓虹,我看見了瓊樓玉宇,我看見了白云在身下飄飛……
我變成了一條龍,騰飛于天際……
海面上只留下同伴們經久不息的驚呼聲……
三、診斷建議
上文以“鯉魚跳龍門”的神話傳說為素材,敘寫了一尾普通的鯉魚為了成龍飛翔,克服困難,排除干擾,刻苦鍛煉,最終實現理想的故事。它的病灶點就是文體不明和材料的主旨陳舊,缺乏新意。診斷建議如下:
1.針對話題,突出散文的鮮明主題。此文是考試中以“信念”為話題寫成的,突出了信念在實現理想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似乎著重表現了這樣一個主題:選定了正確的人生道路,就要相信自己,堅忍不拔,奮勇向前。可以利用“一料多旨”的寫作方法,變換散文主題的角度:對于別人的勸告,聽從與否,要看是否有助于自己走好人生之路,是否有利于自己理想的實現。
2.根據題旨和文體需要,刪除過多的議論,改變詳略和敘述方式,使之成為真正的敘事散文。可以略去許多表現信念、議論理想的段落和句子,詳細敘述能表現“相信自己與相信別人”這個話題的場景和細節,比如烏龜的嘲諷和“長者”關切的勸說,增添一點“另類魚”的婉轉激勵。另外,將原文“我”的直接敘述,變為“幸存者”和“伙伴”的勸說,也能有力地表現題旨。
3.體現題旨的句子在行文中要反復出現,前后呼應,貫穿始末,這是散文的一大特點。反復點題,不僅能有力地突出主旨,便于閱卷人把握文脈思路,還能使文章結構嚴謹。
“橫看成嶺側成峰”,同一素材,同一文章,調整角度,變換文體,變換詳略,就可以表現不同主題。不少考生積累的寫作素材相近,生活圈決定著他們很難找到比別人更新穎的材料,何況考生掌握的材料再新穎,也很難超出閱卷老師的視野,所以考生要練就“點化”文體的功夫。
四、提升要訣
1.議論文要處理好“事”與“理”的關系。在議論文寫作中,既要擺出事實論據,又要有必要的理論論據,如何處理兩者的關系是文章寫作成敗的關鍵。就同學們的寫作實踐看,許多同學常犯的毛病是重事實論據而輕理論論據,沒有將兩者有機結合。反觀成功之作,二者總是相輔相成的。另外,寫議論文還要注意對事例進行分析,將“事”與“理”有機結合起來,而不能“以擺代論”。
2.記敘文要設計線索,能夠綱舉目張。線索是記敘性作品中把全部材料串成一個有機整體的脈絡。繁雜、零碎的材料(人、事、景、物)如果沒有一條清晰的線索來連綴、貫穿,就會互不關聯,雜亂無章;有了線索,文章就能綱舉目張,渾然一體,更好地表現中心。清楚的線索應該是有利于讀者識別、發現的,如標題、穿插的抒情議論、反復出現的某個物體或詞句等。其設計方式則靈活多樣:可以是某個人物、某個事件、某種物體,可以是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轉換,也可以是感情的變化,等等。應試時,我們可以根據中心表達的需要,靈活選擇。
3.散文要“形”“神”合一。為使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更突出,更有教育意義和審美價值,就應當在寫作時重視對材料的分析。在仔細分析的基礎上加以綜合,并選擇形象加以表現,這樣,散文的藝術魅力才能顯示出來。
4.要注意不同題型的審題。
①話題作文。話題作文是圍繞命題者提供的“話題”進行寫作的作文命題形式。話題作文以“題目自擬,立意自定,文體自選”的形式,使考生的創作個性得到展現,優勢得到發揮,才干得以施展;同時,讓能夠寫不同文體的學生在話題作文這種考試形式中得到滿足。一審文題要求、規定語,明確寫作范圍。話題作文試題的文字部分至少包括寫作導語、話題范圍、寫作要求三部分。這三部分的文字,都需要我們逐一閱讀,辨析要求,明確界限,避免違規。題面上的硬性規定,如文體限制、字數要求、選拔性閱卷不得出現暗示性文字,對姓名、校名、地名等方面的要求,要嚴格遵守,如果硬闖紅燈,得分會慘不忍睹。二審文章體裁要求,確定適合的寫作體裁。話題作文雖然一般不限文體,可是具體到一篇文章又要有文體色彩。如果文章缺少文體規范,寫出來四不像,大段的記敘和大段的議論生硬地捆綁起來,會使閱卷老師一頭霧水,搞不懂是從形象思維的角度去體味呢,還是從邏輯思維的角度去理解。如果你分不清記敘、議論和說明這些表達方式的語言特點,自然不會使閱卷老師對你的作文產生好感。三審材料與話題的關系。話題作文規定的寫作內容往往范圍很大,如以“感動”為話題,容易使考生思緒萬千,無所適從,加之時間限制,導致考生想到哪兒寫到哪兒,下筆千言,離題萬里。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大題小做”,即由大化小,由抽象變具體,從一個角度、一件或兩件具體的事寫自己的見聞或感受,注意突出情感的轉化過程。那么生動傳神、見解獨特、立意新穎的文章自然會噴涌而出,使文章達到“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的理想境界。
②命題作文。命題作文分為全命題和半命題兩種。半命題作文是指命題人限定了作文題目的一部分內容,然后留出一部分內容由作者按要求填寫完整,再進行寫作的作文命題形式。這種作文形式的主要標志是作文題目中留有空缺。其特點是有較大的開放度、靈活性,給人留下廣闊的創作空間,又有一定的限制性。這兩年中考,全國有不少的省市采用了半命題作文的形式。半命題作文根據有無提示語可分為有提示語和沒有提示語兩種形式;根據題目空缺的位置可分為前空式、中空式和后空式。寫這類作文的前提是要按要求補全題目。需要注意的問題是:
斟酌已給出的半個題目的信息,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寫作特長、寫作內容等將其補全,成為全命題作文,巧妙地讓陌生的新題變成自己熟悉的舊題,從容地完成一篇熟悉的作文。注意審清題目要求,明確選材范圍。標題切忌大而空,要力求展示個性風采。標題是一篇文章的“眉目”,它關系到一篇文章的格調、精神和色彩,好的標題能使人產生強烈的閱讀愿望。標題一旦確立,就要善于從平凡的生活彩鏈中挖掘出最耀眼、最閃光的那一節來寫,要寫出精彩的一瞬、精彩的場面、精彩的心靈感悟。總之,要突出精彩,突出填寫的詞語,突出主題。其次,表達的角度要巧。在突出主旨的前提下可以有選擇地使用懸念、插敘、呼應、對比等技巧,要設計好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適當穿插議論和抒情,行文中要注意反復點題。另外,選材要新。要善于調動多種描寫手段打動人,以此引起讀者情感上的共鳴。
③材料作文。所謂材料作文,是要求寫作者根據所給的一段文字或圖畫等具體材料,按照作文命題要求進行寫作的一種作文形式。它的特點是讀寫結合。寫作者要經過閱讀材料、理解分析、提煉主旨、聯想想象、篩選甄別、文字表達等步驟,才能完成一篇文章的寫作。材料作文的類型有:根據文字材料作文、看圖作文、擴寫、縮寫、改寫、續寫等。寫作中需要注意的是:一要讀懂材料。認真閱讀材料,理清材料思路,明確材料指向,歸納材料要點,把握材料寓意,最終提煉寫作中心。這是材料作文寫作的關鍵。二要提煉中心。閱讀所給文字,歸納寫作要點。三要聯系實際。確定寫作中心后,內容構思要選擇切入點,從身邊小事、眼前情境、街頭見聞等入筆,徐徐展開生活畫卷,聯系作者的學習、生活實際,寫實事、抒真情、談看法、說體會。四要力求出新。在文章觀點無誤的前提下,展開多角度的思考,突破思維定勢,克服從眾心理,獨辟蹊徑,力求寫出人無我有、人有我新、攝人心魄的好文章。五要錘煉語言,巧用修辭,力求使文章達到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一。
五、改后作文
迎風奔向龍門
——“鯉魚跳龍門”故事演繹
我是一尾鯉魚,一尾普普通通的鯉魚。
我有一個與生俱來的理想,一個隨年齡增長而越來越強烈地想要實現的理想:跳躍龍門,搏擊長空。
理想決定了我的“魚”生之路。
我在強勁的逆流中練習沖刺速度,在翻卷的波濤中練習跳躍的高度,在無際的汪洋中磨練意志和耐力,……雖然我傷痕累累,雖然我容顏憔悴,我仍然頑強堅持,因為我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夢的壯美。
我拜訪各地名師,雖然多次遭遇白眼,吃閉門羹,雖然多次誤入陷阱,險些喪生,我仍不言放棄,因為我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尋夢之路的正確。
“喂,傻瓜,別瞎忙了,龍門高大險峻,你又是那么渺小,躍過龍門,只不過是個無法企及的神話。”烏龜的嘲諷,我毫不理會,因為我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生命的潛能。
但是,我也有過猶豫,有過彷徨。
“寶貝,別妄想了,我活這么大歲數,就從沒見過有誰能跳過龍門,不要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啊。”我們的長者語重心長地說。
“朋友,安分守己,聽從命運的安排吧,我們在水中來回嬉戲,悠哉游哉,其樂無窮啊。”兒時的伙伴們真誠地勸我。
“孩子,太可怕了,那簡直是一場噩夢。”一位幸存者心有余悸地描述那一番情景。原來,最近又有一批鯉魚試圖躍過龍門,但卻在剎那間從這個世界消失,只留下一片血肉模糊。
走自己的路還是聽從別人的勸告?
相信自己還是相信別人?
他們可都是出于對自己的關心啊!
這時,一尾“另類”魚專程來看望我。他的原籍在洞庭,他給我講了一個“形容枯槁”的詩人“行吟澤畔”的故事,那可敬的瘦詩人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謝絕了漁夫“隨其流而揚其波”的勸告,矢志不渝,“九死未悔”。
感謝“另類”魚的點化,感謝那位“九死未悔”的詩人,我繼續自己艱難的跋涉,我一定要打破那個無法企及的神話,我要讓我有限的生命為我的理想燃燒!
鍛煉、鍛煉……
我感覺我的體質變得非常強健,我的速度變得飛快,我的耐力變得極其持久。我決定明天一試!
半途中,許多同類驚詫,有的鼓勵,有的惋惜,有的嘲諷……但無論如何,我已決定一試!
我游過長江,游過東海,游過黃海,游過老河口,在渾黃的河水中我向龍門進發……我滿懷自信地游著,游著。
龍門在望,我開始加速,加速,加速……
我耳邊只有呼呼的風聲,我腦子里只有一個信念:我一定要躍過,我一定能躍過!
我一躍而起,掀起丈高的浪花——
剎那間,我感到周圍的世界發生了巨變,我看見了七彩霓虹,我看見了瓊樓玉宇,我看見了白云在身下飄飛……
我變成了一條龍,騰飛于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