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貿易在國際貨物貿易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各個國家非常重視,采取了名目繁多的貿易壁壘,以保護本國農業的競爭性。河南省作為一個農業大省,主要農作物的播種面積及產量在全國占據重要的地位,其中,小麥、芝麻、黃紅麻、大蒜、肉牛、羊肉、生豬產量居全國首位,河南省的食品工業是六大支柱產業之一,農副產品加工在國內已具有規模優勢,一些傳統農副產品因其獨特的品質,在國內市場上享有盛譽。河南省是農業大省,出口小省,出口潛力很大,提高河南省優勢農產品國際市場競爭力對河南省的經濟推動意義重大。
河南省優勢農產品的市場情況分析
河南省優勢農產品出口能力在改革開放后不斷增強,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出口增長較快,市場以亞洲為主有多元化趨勢,出口品種相對穩定。
1 河南農產品進出口情況
河南省作為農業大省,農產品出口率平均只占全國的百分之一點幾,說明河南省農產品還有很大的出口潛力。
2 河南省優勢農產品出口情況
河南省具有傳統出口優勢農產品為生豬及產品、大蒜、蜂蜜、蘋果汁,這些農產品出口逐年穩步增長,國際競爭力不斷提高。
3 河南省農產品出口的主要市場
河南省農產品出口在鞏固原有傳統市場的基礎上,又進一步開拓了東歐、非洲、拉美等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新興市場出口增長強勁,亞洲是河南省農產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場,歐洲和北美是河南省出口的第二、第三大市場。
4 河南省主要農產品出口品種
按照海關的統計分類標準,2005年河南省共有250種農產品實現了出口,比2004年農產品出口品種242種多出8種。過千萬美元的農產品出口品種與2004年相比差別不是很大,河南省農產品出口額超過千萬美元的農產品有9種,即豬肉、生豬、蘋果汁、大蒜、蛋白胨、飼料添加劑、芝麻(油)、香腸制食品、雜碎,其中大蒜出口增長速度較快,同比增長95.48%。
推動河南省農產品出口的若干建議
農產品貿易在國際貨物貿易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國際貿易日益自由化的今天,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程度嚴重滯后,各國采取了名目繁多的貿易壁壘,以保護本國農業的競爭性,造成了農產品貿易的極度扭曲。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河南省農產品出口將面臨極其復雜的國際競爭環境。國際農產品市場的準入條件沒有得到有效改善,不僅農產品關稅高峰、關稅升級問題嚴重,而且針對中國農產品的“反傾銷”、“特保條款”也有可能不斷升級。
按照《農產品協議》的規定,各成員國將逐步消除和廢除市場準入的保護,通過各國實施的關稅、進口數量限制等措施來降低保護水平,建立公平的、市場導向型的農產品貿易體制。我國加入WTO后,已承諾對農產品進口采取約束關稅方式,實行關稅配額管理,國內市場準入程度將逐步提高,國內農產品市場國際化趨勢加快。
1 積極調整農產品生產結構,大力發展具有技術競爭優勢的農產品。河南省農產品生產結構調整如果以經濟效益最大化為原則,選擇技術競爭優勢的產業,并依照競爭優勢原則,合理配置土地、水、資金、技術等資源。從宏觀上看,要適當減少糧棉油糖等土地資源密集型農產品的生產,增加具有競爭優勢農產品的生產。從地區結構上看,河南省工業化程度較低,勞動力價格相對較低,應通過技術進步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品的生產;從品種結構上看,河南省應引進國外優良品種,不斷提高農產品品質,加強和完善檢疫工作,嚴格按國際規范和慣例操作,使之符合國際通用標準,使農產品向多元化、高質量、高附加值化發展,提高農產品在國際農產品市場上的競爭能力。
2 構建農產品進出口的新體制。應對當今國際農產品貿易形勢,還必須從市場準入、國內支持、出口補貼、衛生與食品檢驗等方面對農產品貿易政策進行系統設計,逐步實現農產品對外貿易政策的國際化。為此應:首先,根據WTO協議農產品進口配額措施要實行關稅化,要完善關稅保護制度,建立合理的關稅結構和關稅升級制度。其次,構建農產品市場準入體系。按國際慣例制定反傾銷、反補貼的法律,有效利用WTO爭端解決機制,這樣既可防止國外有補貼的農產品過度地進入而沖擊河南省的農業生產,也可避免河南省農產品成為國際反傾銷的巨大受害者。再次,合理利用非關稅堡壘。利用《農產品協議》對環境與動植物檢疫(SPS)的規定,進一步加強進出口動植物檢疫工作。在出口方面,加強質量檢測,促進河南省農產品質量的提高,減少出口貿易障礙;在進口方面,制定嚴格的、動態的、具有靈活性的動植物檢疫標準,加強對農產品的檢測,限制國外有疫情農產品及劣質農產品的進入。
3 為農產品出口提供資金支持。外貿發展基金要向支持農產品出口傾斜,提升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重點支持出口能力強、帶動作用明顯的產業化龍頭企業對其建立健全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
信貸:對符合條件的農產品出口企業,積極提供信貸支持。加大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研究制訂對農產品出口提供政策性金融扶持的具體辦法。
保險:繼續完善農產品出口政策性保險制度。探索出口信用保險與農業保險相結合的風險防范機制,擴大農產品出口信用保險的承保范圍,有效提高企業投保比率。
稅收:完善稅收支持政策。調整農產品出口退稅率結構,鼓勵企業出口深加工農產品。對農產品出口生產企業進口生產加工檢測檢驗設備及企業自用的通用設備,在關稅減免等方面給予適當優惠。
費用:減免出口農產品的檢驗檢疫費用,加快通關速度。改進檢驗檢疫辦法,由主要依靠每批檢驗向加強基地監管轉變。
4 積極開展海外市場推廣。政府、民間團體、企業、農戶緊密配合,按計劃、分步驟、有目標地積極開展工作。進一步加強市場調研、疏通政府關系開拓并擴展銷售渠道、參加農產品交易會等多種形式的市場營銷手段,加強與海外相關貿易部門的聯系;充分利用在海外開設的中華食品展和百貨商店內的中華食品柜臺,給當地消費者樹立全面的河南食品良好的品牌形象;向來華游客推廣河南飲食文化和食品,通過游客來切身體驗河南食品,感受河南省的飲食文化,不失為一個有效的推廣之舉。
總之,面對機遇和挑戰,河南省應加快農產品貿易政策的調整,河南省農產品貿易出口政策應該以求穩為上,逐步加快發展速度,盡快適應國際貿易環境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