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戀人在結束愛情長跑后,都會選擇一個良辰吉日喜結秦晉,為的是能夠有個好彩頭,婚后的生活幸福美滿。大喜的日子,新人們對溫馨、浪漫、和諧充滿了期盼,總希望在幸福的時刻,所有的憂愁和煩惱都一齊走開,所有的幸福和快樂都環繞著自己。
然而,現實往往不盡如人意。很多時候,由于一些婚慶公司服務不規范,致使原本應該熱熱鬧鬧、一片歡聲笑語的喜筵,演變成了一場場惱人的糾紛,不僅使幸福的心情遭到破壞,而且還可能給新人們帶來終身的遺憾。所以,在籌備婚禮的時候,一定要——
典型案例:新娘一怒上法庭
劉倩是湖南省益陽市某公司的文員,她和戀人結束了6年的愛情長跑后,決定邁入婚姻的殿堂。
兩人的婚禮定于今年元旦舉行,為把婚禮辦得體面而隆重,劉倩和未婚夫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忙碌。去年10月底,劉倩找到一家禮儀慶典公司,簽訂了一份婚慶服務合同。在該格式合同中,雙方約定:公司于2006年12月為劉倩舉行的婚禮提供背景攝像、照相等9項服務內容,收費7800元;如有技術要求的服務項目給劉倩造成嚴重后果的,按服務項目費用的1~10倍賠償(含精神損失等一切費用)。
簽訂合同的當日,劉倩向慶典公司交納了婚禮服務費2500 元,其余的5300元在婚禮當天交納。
2007年元旦,劉倩的婚禮如期舉行,200多名親朋好友前來參加。婚禮上,沉浸在幸福中的劉倩將最美的一面展現給了大家。該慶典公司也依照合同約定提供了照相、攝像等服務。可4天后,正享受著新婚快樂的小夫婦卻從慶典公司得到不幸消息——由于照相機快門出現故障,婚禮當天所拍攝的照片底片均為空白,一張照片也洗不出來了!
這個消息讓夫妻倆新婚的喜悅一掃而光,他們憤怒地找到慶典公司討說法。為挽回損失,慶典公司想出一招——通過攝像機的錄像帶截取了160張照片。但新娘劉倩對此無法接受,在她看來,這種截取的照片怎么能和照相機拍攝的照片相比呢!
劉倩要求慶典公司賠償損失,但慶典公司表示,最多只能賠償1500元。雙方對賠償數額未達成一致,劉倩遂將該慶典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被告賠償精神損害賠償金3萬元。
法院審理結果
原告劉倩與被告慶典公司間已形成婚禮服務合同關系,慶典公司應全面正確地履行應盡的服務義務,但因慶典公司工作上的失誤,致使原告劉倩作為永久保存留念的婚禮照相資料喪失,給原告造成精神上的損害是顯而易見的,被告應承擔賠償責任。根據《合同法》第122條,關于“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的規定,因被告的違約行為而給原告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原告要求被告承擔侵權責任,法院予以支持,判決被告慶典公司賠償原告7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
煩惱緣何總和幸福相伴而生?
現實生活中,很多已婚人士都有類似的感觸:每當他(她)回憶起結婚典禮時的場景時,總能找出一些這樣那樣、或大或小的遺憾。有著劉倩這樣遭遇的可說是大有人在,下面筆者就列舉幾種現象,并對其中涉及的法律問題進行分析,希望能給即將迎來幸福時刻的新人們提供一些法律幫助。
現象一:婚車姍姍來遲
湖南省益陽市的秦先生在去年9月底與一家婚慶公司簽訂了合同,約定由該公司全面負責他們十一的婚禮事宜。按照約定,婚車應該在10月1日下午14時到秦先生家樓下,再前往市內另一地點去接新娘,然后在當日16時30分之前趕到酒店舉行婚禮。
可婚禮當日,秦先生在家里左等右等,卻始終不見婚車的蹤影,電話打了無數遍,對方總是說快到了,結果卻是15時了,婚車才緩緩出現在秦先生家的樓下。等秦先生接完新娘來到酒店時已經17時許,賓客幾乎已都到場。新人到的時間比客人還晚,這讓秦先生和新娘尷尬不已。
氣憤之余,秦先生找到婚慶公司進行交涉,而婚慶公司則以最近婚禮多,用車要排隊等為由推脫責任。當秦先生提出賠償要求時,婚慶公司拿出了當初他們簽訂的婚慶合同。這時,秦先生也傻眼了,因為合同中沒有對違約賠償一項進行事先約定,雙方對于賠償數額難以達成一致。
溫馨提示:
正規的婚慶公司會和車隊或公司簽訂長期工作合同,由他們提供婚車。而一些非正規的小婚慶公司的車源就極為復雜,多為憑借各種關系臨時找車充數,遇到意外情況用車自然無法保證。因此,建議新人們在和婚慶公司簽訂合同前應事先對婚車的品牌、型號、數量、顏色等內容進行約定。對于婚車一旦延誤提供服務時間的賠償問題,可在合同中標明:在指定時間后XX(自行約定)分鐘內到達指定出發地點,否則應退還本約定價款的X%,即人民幣XX(自行約定)元作為賠償。
現象二:婚禮攝像人影模糊難辨
歐陽小姐跟婚慶公司約定,由婚慶公司負責找攝像師為其拍攝婚禮的全過程,并特別強調“迎賓”、“婚典儀式”、“婚宴”這三個場面的畫面必不可少。拍攝費用為300元。
婚禮舉行后的第二天,歐陽小姐拿到了婚慶公司制作的光碟,可播放時,歐陽小姐卻傻眼了:婚慶公司拍攝的光碟不僅畫面質量特別差,畫面左搖右晃,而且對自己很重要的幾個場景中,經常連人的相貌都看不清楚。
婚禮是自己人生中最美好時刻的見證啊!這讓歐陽小姐憤懣不已。于是,歐陽小姐要求婚慶公司對自己進行賠償,而婚慶公司雖然承認了自己員工在工作上的失誤,并退還給歐陽小姐300元錢。但是,歐陽小姐卻覺得金錢根本無法彌補自己的精神損失。
溫馨提示:
拍攝人員的資質以及拍攝時所用的器材優劣直接影響到婚禮攝像的質量。新人們在和婚慶公司簽訂合同時,可就攝影人員的資質以及拍攝器材的等級一一寫入合同。對于漏拍環節的賠償問題,可以進行事先約定。如拍攝內容中缺少事前乙方要求的重要環節,則由甲方按每項XX(自行約定)元進行賠償。
現象三:網上買來劣質結婚用品
賀先生經朋友介紹,在某婚慶網站上訂購了許多結婚用品,價格非常便宜,賀先生為此十分得意。
可是,當賀先生收到訂購的物品時才發現,訂購的結婚用品質量十分低劣,既沒有保修期限,也不能退換;而且所有的這些商品都未開具發票。
為此,賀先生多次同商家聯系,對方竟然一再推諉,被賀先生催得急了,商家竟然稱自己沒有注冊過,隨便他怎么告都不怕。賀先生為此后悔不迭。
溫馨提示:
一些奸商往往利用消費者對婚慶行業不太熟悉的弱點,發布虛假信息欺騙消費者,有的甚至連營業執照都沒有。消費者一旦遇到這類公司,即使受到了損害,往往也很難得到保護。為此,提醒新人們在選擇婚慶服務前,應當事先了解清楚各種服務的內容,盡量選擇有固定營業場所、營業執照的正規婚慶公司,切忌貪圖便宜,以免上當受騙。
現象四:新娘化妝收費名目繁多
婚慶公司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收費項目,常常會讓新人們大為光火。鄧小姐便被婚慶公司“忽悠”過一回。
婚禮當天,鄧小姐在家里望眼欲穿也不見化妝師前來,便一個電話打到婚慶公司,誰想竟被告知,當初合同約定時,并沒有指明是上門化妝,所以需要新娘自己到婚慶公司來化妝。大喜的日子,鄧小姐當然不愿意東奔西走的,只得另外支付了200元的化妝師上門服務費。
原本以為加了200元就萬事大吉了。沒想到還沒上底妝,新問題又來了。化妝師一再強調新娘妝是濃妝,比較傷害皮膚,最好事先涂某種護膚產品。鄧小姐一想也是,皮膚壞了可補不回來。可是一打聽,這樣一小瓶護膚品要150元,一個新娘妝大概要用掉3小瓶,這樣又要多交450元。雖然覺得貴,可鄧小姐想,大喜的日子別吝嗇了自己。于是,她一咬牙又破費了一筆。誰想,等上眼妝時,化妝師又提出,如果想要眼睛看上去大而有神,就要戴假睫毛,一副50元。就這樣,裝上假睫毛后,接著就是定妝。化妝師稱,進口的定妝乳可以保持妝容持久,如果需要也要另外加錢。
就這樣,一番折騰下來,鄧小姐的新娘妝又多花了1000塊錢左右,真是價格不菲。
溫馨提示:
新人們在與服務商協商時,應不怕麻煩地仔細詢問化妝過程中所用到的所有產品,核實好一切具體問題,并與商家事先約定。在簽合同時,也要注意在合同中詳細約定此條款,避免到了現場臨時換產品需支付額外費用的情況發生。
勿讓煩惱誤佳期
提示一:挑選婚慶公司需謹慎
專家特別提醒新人們:選擇婚慶公司時首先要核實其有無營業執照,不要輕信廣告中低廉的價格,盡量挑選信譽好、經驗豐富的公司。因為一些沒有資質的小公司由于缺乏實力,往往會把婚慶服務的各個環節分包出去,一旦出現糾紛就一味推諉。
所以,新人們選擇婚慶公司時應慎重,最好事先查詢婚慶公司的資質、等級以及所擁有的專業人員情況等,以免給婚禮留下不可挽回的遺憾。
提示二:合同條款要仔細商榷
近年來,很多新人舉行結婚慶典時,都選擇請婚慶公司為其提供專業的服務,由此產生的“婚慶糾紛”也逐年增多,為了使婚禮進行得圓滿,減少不必要的糾紛和自身權益的侵害,新人們與婚慶公司簽訂服務合同時要仔細商榷。
從以往的案例來看,很大一部分婚慶糾紛是由于新人們與婚慶公司雙方合同約定不明確而引起的。一些婚慶公司往往在合同中給新人們設下陷阱,或者對條款內容進行模糊解釋,逃避自己應當承擔的責任。作為接受服務的新人,要仔細閱讀合同上的每項條款,并盡量詳細地約定婚禮細節。對其中于己不利的條款,應進一步與服務公司進行商榷。在雙方約定一致的前提下,重新修正條款。此外,在交付各項費用時,要注意索要發票,并要求婚慶公司注明服務項目內容。一旦發生了爭議,新人們應注意收集相關憑證,并及時投訴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責編/魏 玲
weilingvo@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