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來稿
2007蘭州第二屆中國茶博會上,來自河北省茶文化協會的副會長舒曼將張天福老先生的成就編成了口訣:“一揉二校三殺青,四場五條六做青,七禮八扦九論證,鑒品茶賽十大全。”本刊特將此文釋義如下:一揉二校三殺青:
一揉創制918揉茶機
二校1935年在福安縣創辦福建省立福安農業學校和福安省立茶業改良場;
三殺青設計并推廣了“三鍋連續殺青機”;四場五條六做青:
四場1940年在武夷山創辦了當時全國最大的福建示范茶廠,墾植機耕茶園4000畝:
五條推廣“梯層茶園表土回園條墾法”;
六做青進行“烏龍茶做青工藝與設備研究”;七禮八扦九論證:
七禮提出“儉、清、和、靜”四字箴言為中國茶禮;
八扦推廣茶樹無性繁殖——茶樹短穗扦插法的經驗:
九論證手推、簡便、木質、918揉茶機的創制,節省人工,提高品質,結束了用腳揉茶的歷史。利用人工氣候環境制造烏龍茶,結束了“看天做茶”的歷史。鑒品茶賽十大全:
擔任商業部在福州、長沙全國名優茶評比的主評。
上期點評
第八期封面將茶與中國水墨畫技法巧妙結合,形成一個五環的造型,設計立意突出,韻味十足,可以說是很有沖擊力。愿貴雜志在設計創新下多下功夫,讓我們在閱讀文章時,也可以有另一番美的享受。
——湖南讀者王國芳
我是1966年浙江農學院畢業的學生,現已過了花甲之年,看了上期討論中國茶業教育體系的嬗變,作為一個茶學專業的學生,心里感慨頗多。中國茶淵源很深,茶種之多世界無雙,要想深入學習中國茶葉,除了在學校接受系統全面的教育外,在工作中不斷總結學習就顯得更重要。因為知識太豐富了,畢業40年我都在從事茶葉研究工作,可現在還有我叫不出名的茶呢。
——杭州讀者池先生
茶室來客
新會長談西湖龍井
今年以來,西湖龍井遭遇了眾多困撓,各色龍井都打著“正宗、質優”的幌子招搖過市,一時良莠不齊、真假難辨,正統的“西湖龍井”遭受了劇烈的沖擊,甚至出現了原本種植真龍井的茶農改種別的茶樹了。
在烈日炎炎的茶葉生產與銷售淡季,杭州市西湖區龍井茶產業協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的會長。新會長商建農先生在當選后第一時間來到了《海峽茶道》杭州辦事處,就如何識別真假西湖龍井這一話題接受了專訪。
據商會長介紹,學習和借鑒法國葡萄酒的原產地管理辦法,協會從2001年開始的全國首創的西湖龍井茶茶農產地防偽系統,防偽標識發放工作已經進行了7年了。每年的春茶采摘前,協會集中時間、組織人力將150萬枚茶農用防偽標識發放到9000余戶茶農手中。西湖龍井茶茶農標識上印有查詢電話和數字識別碼,在任何地方只要撥打電話0571-85128288,就可以進行語音查詢,或登陸網站查詢。
同時,茶農產地防偽系統為每家每戶茶農都建立了一個數據庫,通過系統查詢可以追蹤每一包茶葉的原產茶農。實踐證明,在西湖龍井茶區實行防偽標識管理,既提高了茶農對西湖龍井茶品牌的保護意識,又維護了茶農和消費者的利益,更有利于西湖茶產業的發展。
現在西湖龍井茶專賣店已在杭州、上海和北京等全國八個大中城市開設了31家。專賣店實行統一外觀設計、統一包裝(有銷售和原產地標志合二為一防偽標志),甚至以后將統一品牌。在采訪中商會長一再向我們強調消費者最好是在協會認可的專賣店購買西湖龍井茶,購買時認準有銷售和原產地標志合二為一防偽標志的包裝,并向銷售者索要購買憑證。
發現檔案
4400米高山雪水泡鐵觀音
驚聞有戶外愛好者在雪山上泡茶,我們很快找到了山水知音戶外俱樂部的老馬,聽他講述了這段有趣的經歷。老馬說:新疆的慕士塔格山海拔7546米,當我們踏上這片雪山時,心境一片開闊。旅行中,我們帶上了茶具和故鄉的茶。在4400米的登山大本營,我們嘗試著將雪水化開泡鐵觀音。雪水是軟水,比較適合泡茶,雖然因為海拔的原因,水溫不是很足,但是因為面對著藍天、雪山,面對著無邊的凈土,心境特別得好,感覺泡出來的茶更加清香,更有韻味。
本刊鳴謝
本刊上期在《尋找中國傳奇品種茶》的報道中,推出尋訪永春佛手的文章后,陸續收到了許多讀者的來電或來信,我們將向這些熱心的讀者贈茶,并特別鳴謝永春萬品茶茶業有限公司為我們提供的上等永春佛手茶品。
讀者來信
我是《海峽茶道》的讀者。看了幾期感覺真不錯,我也一直在尋找這樣一本雜志。因為平時工作太忙,雖然很想慢慢的看關于茶的專著,但是實在抽不出時間,現在好了.有了《海峽茶道》,可以“滴水穿石了”。
提一點建議,能否在期刊中開設一個讀古茶經的欄目。就像小說連載似的,然后在后面附上翻譯、名家心得或者大家體會,這樣也可以逐步增加我們這些剛剛接觸茶的新手的厚度。雖然只是建議,不過還是希望能夠被采納,最好先介紹陸羽的《茶經》。
——未署名的熱心讀者
感謝您對我們的肯定。其實本刊在延續辦刊風格的同時,一直都在考慮創新欄目,以更專業的信息,加大讀者的閱讀面。這期就推出了《盞中禪色》這個欄目,專門解讀茶禪一味。您的建議我們會認真斟酌,并在適當的時候推出。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