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的拉馬河畔,肥嫩的青草一望無際,草叢中的一群群羚羊在那兒歡快的覓食,突然,一只非洲豹向羊群撲去,羚羊受到驚嚇,開始拼命地四散奔逃。非洲豹的眼睛盯著這只未成年的羚羊,窮追不合。在追與逃的過程中,非洲豹超過了一只又一只站在旁邊驚恐地觀望的羚羊,但是它卻沒有改追這些離自己更近的獵物。它只是一個勁地向那只未成年的羚羊追去。非洲豹追累了,但是那只羚羊也被追累了,在累與累的較量中,它們比速度、比耐力、比智慧、比技巧、比策略,終于,那只未成年的羚羊被非洲豹撲倒了,它喘著粗氣,掙扎著倒在了血泊中。
在追趕的過程中,豹子為什么不放棄先前那只羚羊而改追其它的離它更近的羚羊呢?因為豹子自己已經很累了,但是其它的羚羊并沒有跑累,如果在追趕途中改變目標,其它的羚羊一旦起跑,轉瞬就會把已經跑得疲累不堪的豹子甩到身后,豹子到頭來就會竹籃打水一場空,什么也追不到,因此豹子不會丟開已經被自己追趕累了的羚羊,以自己之累去迫別的羚羊的不累。
盯著一只羊追,就是要我們認準目標,克服困難,咬緊牙關,持之以恒,心不旁騖地一路追下去,直追到實現目標為止,切不可這山望著那山高,今天下海打魚,明天上山采藥,后天又跑交通運輸,不斷開辟新的領域,在抓一個丟一個的猶豫徘徊中痛失了良機,最后一事無成。
曾觀看一個拍賣會,有賈平凹、趙忠祥和張藝謀的書畫作品,同時拍賣的還有大師們的作品,如徐悲鴻、張大干、齊白石……大師們的作品拍賣此起彼伏,而且價格都在萬元以上,但賈平凹、趙忠祥和張藝謀的書畫作品卻幾乎無人問津。張藝謀一幅字起價僅僅800元,可是沒有一個人舉牌,最后拍賣方降到500元仍然沒拍出去,真讓人啞然失笑。
是的,賈平凹在寫作領域是出色的人,他的小說,靈性十足,打動了許多人!即使三毛這樣的女子,亦是枕下放著他的書,而且最后一封信也是寫給他的。趙忠祥做主持,老成穩重大氣,可算是中國第一名主持;張藝謀的導演魅力被證明了一次又一次,但他們的書畫作品拿來拍賣,以為人們會愛屋及烏。其實在他們不熟悉或并非游刃有余的領域里,他們的作品只是下下品。
其實,能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里做一個最出色的人就很好了。
小區門口有個磨剪刀的張大爺,他磨了一輩子的剪刀,他磨出的剪刀又亮又快,離得極遠的人也要找他來磨。
雖然磨剪刀的人唱京劇唱得不錯,還得過票友大賽的什么獎,可那只是他個人的業余喜好,和自己的“營生”沒有多少關系。磨剪刀的張大爺常對人說,我只要把每個剪刀磨好就行了。這就是“營生”的最高境界,有了這樣的境界,還有什么事情做不好?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能把自己最熟悉的東西做得最出色,那樣的人生就是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