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溫家寶總理今年4月25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成立國務院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并親任組長部署加強節能減排工作以來,節能減排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重大話題。6月3日,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發布《節能減排綜合性方案》,表示將研究開征環境稅。一旦環境稅開征,這將是國內第一次以經濟稅收規范企業廢氣、廢水、廢物的排放,標志著中國政府在環境問題的治理手段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近幾年,隨著汽車消費市場的快速擴張,汽車業已經成為國家能源儲備的主要消耗力量。同時帶來的還有尾氣排放中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造成的大氣污染問題。以我國目前汽車保有量2800萬輛計算,平均每輛汽車每年耗油2.3噸,即全國每年總耗油6440萬噸。對比之下,我國石油的人均儲量僅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7.69%。因此,降低能源消耗、維護可持續發展迫在眉睫。早在1994年,國家就提出以燃油稅取代公路費,鼓勵小排量、低能耗汽車的生產和消費。但由于諸多原因,燃油稅直到現在依然無法實施。
事實上,發達國家以稅收規范企業的污染物排放問題由來已久。早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就已開征二氧化硫稅。根據美國《二氧化硫稅法案》規定,二氧化硫的濃度達到一級標準的地區,每排放一磅硫征稅15美分;達到二級標準地區按每磅硫10美分征稅;二級以上地區則免征。除美國外,德國、日本、挪威、荷蘭、瑞典、法國等國也征收二氧化硫稅。
可喜的是,中國有社會責任感的汽車企業如長城、華泰等已經自覺投入低能耗、環保型汽車的研發和生產。從目前的發展方向上可以看出,國內車企通常選擇兩條路:一是以柴油車替代汽油車,二是研發混合動力車。混合動力車雖然節油、環保效果明顯,但由于開發成本高、技術不成熟、維修復雜等原因,短時間內難以推行。相比較,柴油車通常比同等排量的汽油車節油30%以上,而且現代柴油技術的應用大大減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加之柴油車的發動機轉速低、使用壽命更長,因此柴油車被業內公認是最現實可行的節能、環保型汽車產品。

例如國內最早致力于柴油動力研發和生產的華泰汽車集團,目前,其已掌握了世界領先的柴油CRDi高壓共軌直噴技術,并應用于其新品系列車型上。CRDi高壓共軌直噴技術,通過獨立控制燃油、壓力、噴油量及噴油時間,并隨發動機轉速進行多級控制噴射,以超高壓使燃油精細霧化,實現平穩的動力輸出,節能省油,排放更環保。測試結果顯示,采用CRDi技術的發動機比其他類型柴油發動機節省15%的能耗。以華泰生產的圣達菲2.0升柴油車為例,搭載了CRDi發動機,百公里油耗僅6.3升,同1.6升排量轎車相當,排放達到歐III標準。除此之外,華泰還計劃推出符合歐洲IV排放標準的新型柴油車。
節能減排是關系國家長期可持續性發展的大計。現代柴油技術的應用,使柴油車各項綜合性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專家指出,隨著國內車企日益成熟,在思考自身發展的同時越來越多地以社會責任為己任,發展柴油車將是短期內節能減排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