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維也納北部的一個小鎮(zhèn)上,有個人經(jīng)營了一家酒館,生意做得不溫不火。
一個冬天的夜晚,酒店里來了一個大男孩,背著琴盒,像個流浪者。大男孩一邊吃飯,一邊在紙上畫著琴譜。飯后結(jié)賬時,大男孩滿臉通紅,對那人說:“對不起老板,我沒有帶錢。”那人見大男孩衣衫單薄,便說:“算了吧,你的飯很粗簡,也不值幾個錢。”
“不。”大男孩說,“我會還你的,這樣吧,我剛寫了張琴譜,留在你這兒,算做抵押,以后我會回來換取的。”
那人看不懂紙上的蝌蚪符號,但他還是把琴譜保留了下來。不久后,一個叫斯特拉蒙的人來到那人的酒店,要買那張琴譜,等那人取出來后,斯特拉蒙眼前一亮,問:“多少錢賣?”那人說:“需要100瓶葡萄酒的錢。”斯特拉蒙毫不猶豫地付了錢,把琴譜買走了。
那人暗笑,認為斯特拉蒙是個十足的傻瓜。
誰知,后來斯特拉蒙成了奧地利的大富翁。一天,那人遇到了斯特拉蒙,忍不住問:“你是怎么暴富的呢?”斯特拉蒙說:“因為我賣了那張琴譜。”看到那人發(fā)愣,斯特拉蒙繼續(xù)說:“那個大男孩就是世界音樂之王莫扎特,他的琴譜是無價之寶……”
事實上,生活中有不少腳踏實地的從業(yè)者,他們固然能夠做到童叟無欺、誠實待客,但大都因為缺乏一定的眼光,所以,即使機會擺在眼前,也永遠只是普通的生意人。□
(摘自《金融經(jīng)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