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這座城市大概有200萬民工,他們承擔著這座城市90%以上的體力活。有一種民工在本地被稱為“棒棒”,謀生的工具是一根扁擔和兩根繩子,謀生的手段是幫我這類所謂的城里人搬運重物。公司也一樣,職員不愿意搬的重東西,就叫這些民工來搬。公司行政部的大姐為了圖方便,就固定了一個有聯系方式的民工,大概三十五六歲。一來二去,大家也就混了個臉熟。
他記了一筆賬,是那種流水賬,我大致默算了一下,整理起來一部分,大家可以看一下,同時有一些我的解釋,是我問他后記下來的。賬是5月份的。
總支出:730元左右
房租:50元(4個人合租了一間房)
管理費:20元(街道收的,包括10元錢的暫住費)
餐費:140元(管飽不管好的那種)
日用:20元(包括油、鹽、草紙等)
買煙:20元(2元錢一包的那種,3天抽一包煙)
給兒子的生活費:200元(兒子在縣里讀高中)
給老婆買件衣服:20元(估計是地攤上買的,“半年沒給她買新衣服了”,他說這話時充滿愧疚)
寄回家:150元(存起來給兒子念書)
給母親看病寄的錢:50元(母親藥費5兄妹分攤)
意外支出:60元(一次為了搶活橫穿馬路被罰款10元,一次挑東西碰了一個小青年,被敲詐了50元洗衣費)
我看著他的部分支出,很是心酸。他說我們公司的人都很好,經常把能賣錢的東西給他(就是廢報紙、不要的包裝箱,還有就是過期的宣傳品),有一次有個女孩還給他一件衣服(就是一件宣傳用的廣告衫),行政部的大姐還讓他用我們的辦公電話給家里打長途,只是他覺得不好意思。還有每次在我們這里做事,都有水喝,有時候還有好煙抽。他最怕的就是生病,哪怕是感冒發燒都怕;最想的就是兒子能考上大學,母親身體能好起來;最不想的就是鄉干部到他家里去,去了就要錢(現在各種稅多,攤派也多)。
他每天早晨6點鐘就出來找活,晚上8點才能回去,最快樂的時光就是吃了飯跑到小賣部去看電視。我問他為什么不在家鄉承包點魚塘、果園,他憨厚地笑著說,那不是他們能承包到的,好地方都讓有關系的搞走了。他不知道什么叫公民權利,他長這么大沒見過選票。他知道WTO,新聞里常講,但他不懂政治,也不懂經濟,他只想每天能多掙十元錢,這樣每個月就能有多的錢給母親買好點的藥,給兒子多寄點生活費,給老婆多買件好看的衣服。
這就是一個普通民工的月賬本和自白,全國有幾億這樣的人,他在這個群體中算是中等吧?!?/p>
(摘自《鄉痛,在城市的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