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管理層出人意表的計提政策的變化,大唐電信的業績應該不會戲劇性地由盈轉虧。
4月5日,大唐電信(600198)發布了一則公告,稱2006年度其業績報告將虧損。由于2004年度和2005年度業績已經連續出現虧損,按照相關規定,大唐電信即將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即冠以*ST)。
這則預虧公告讓投資者倍感驚詫。在公眾印象中,大唐電信是只3G概念龍頭股。雖然其主營業務并不直接作用于3G,但是其業務大多仍然與3G相關。自2005年下半年起,大唐電信給自己的定位就是“圍繞3G,立足微電子產業、軟件產業和通信接入產業”。
而且,市場對大唐電信集團會對大唐電信進行資產注入的預期強烈,甚至有傳言稱未來大唐移動會注入大唐電信,因此其股價已由去年中期10元人民幣左右攀升至近日的20元以上。區間漲幅遠超另一支3G概念龍頭股中興通訊。
就在公告發布前一日,有確切消息傳出,稱中國移動TD招標的初步結果已經確定。這正是3G擁躉們長久盼望的一刻,無疑是3G概念股的重大利好。然而,4月5日的預虧公告讓一切利好成空,大唐電信當日股票以跌停收市。
這則公告的發布,讓大唐電信2006年度業績瞬間變臉,由預期盈利變為了虧損。實際上,早在2006年10月30日,大唐電信曾發布過一則業績公告,稱由于公司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初見成效,2006年全年將實現盈利。就在大家相信大唐電信2006年度業績即將扭虧并滿懷期待之際,這則公告不啻于一盆涼水當頭澆下。對此,大唐電信4月5日的公告如此解釋,“公司盡管2006年度主營業務規模和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大幅提高,但鑒于無線、光通信等傳統通信設備產業歷年經營留存大量資產帶來預期的收益能力有限,仍需對整合后的無線、光通信資產大幅計提減值準備,由此將造成2006年度業績虧損”。 
減值計提真是個好東西!略通財務知識的人都知道,雖然會計上要求對減值計提需秉承謹慎原則,但是減值計提的實際操作還是取決于公司管理層的意志。因此,對于一些上市公司而言,減值計提就成為其調節甚至操縱利潤的好工具。
而大唐電信則正是最新例證。知情人士指出,大唐電信的減值計提原本是要分攤到未來數年里的,但是現在管理層希望一次性地將其攤掉。實際上,如果不是出人意表的計提政策的變化,大唐電信的業績應該不會有如此戲劇性變故。此前大唐電信2006年公布的三份業績報告無不顯示為盈利:一季報、半年報和三季報顯示的凈利潤分別為817萬元、2208萬元和2761萬元。
據說,主導此次變更減值計提政策的是大唐電信的母公司大唐電信集團。一方面,大唐電信2006年10月30日公布的業績預增公告,明顯表明其管理層本無意改變原有的減值計提政策。另一方面,就在4月5日股票跌停當天,據稱每個大唐電信員工都收到來自集團高層的一封電子郵件,以解釋大唐電信何以預虧,并盡力安撫人心。
業界對大唐電信集團主導的大唐電信業績“變臉”目的頗有議論。有論者認為,是為了促使有關方面加速對大唐電信集團的重組;也有論者認為是大唐電信集團故意“示弱”,借以對國家有關部門施加壓力,以獲更大的照顧和扶持。
真相究竟為何當下恐難有結論。而這里我們更加關注的,是在大唐電信對年報利潤操刀“手術”的過程中,廣大投資者受到損害的利益如何保障。根據大唐電信2006年三季度報告披露的資料,大唐電信集團(包括“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和“電信科學技術第十研究所”)所持大唐電信公司股份總計也不過36.6%。大唐電信畢竟是一家股權分散的上市公司,并非為大唐電信集團一家所有。上市公司也絕不是大股東的后花園,這種為了大股東集團一家所謂的整體利益,而犧牲掉上市公司其他股東利益的做法無疑十分不妥。
值得贊譽的是,北京證監局動作迅速,已經著手對大唐電信業績“變臉”過程中的違規信息披露問題進行調查。制度在完善,監管在加強。那些依據2006年10月30日業績預增報告而購買大唐電信股票,并因4月5日的公告而利益受損的投資者,有望討得一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