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和Google占據(jù)了80%份額的搜索市場,還有不少的縫隙等待填滿。
已經被瓜分無已的中國搜索市場,依然有新的闖入者。據(jù)易觀國際10月25日發(fā)布的《2007年第三季度中國搜索引擎市場季度監(jiān)測》報告顯示,2007年第三季度,在中國搜索引擎市場上,百度(www.baidu.cn)占到60.5%的市場份額,谷歌(www.google.cn)的份額為23.7%,兩者占據(jù)了超過80%的市場,成為絕對的霸主。
就是這剩下的不足20%的市場份額,卻依然引得微軟、雅虎(www.yahoo.cn)、新浪(www.sina.com.cn)、搜狐(www.sohu.com.cn)、騰訊等群雄爭搶, 網易也在2007年7月正式推出了自己的搜索引擎—網易有道,成為最后一個加入搜索戰(zhàn)局的綜合類網站。而在綜合類網站之外,更有大大小小多達數(shù)百個垂直類搜索試圖分得一杯羹。
在看似一片紅海的搜索領域,后來者還有機會嗎?

尋找縫隙
北京秋日的下午,陽光格外溫和。
在位于清華科技園的一間辦公室里,負責搜索業(yè)務的網易公司高級副總裁周楓興致勃勃地向記者演示著“有道”—這個推出不久的搜索引擎的功能。
在“有道海量詞典”中輸入“The Departed”,最先出現(xiàn)的搜索結果并不是通常詞典里顯示的“死去的人”等含義,而是會告訴你這是美國電影《無間行者》(或譯《無間道風云》)的英文名稱。
周楓告訴《互聯(lián)網周刊》,“我們做這個產品就是為了滿足大家在傳統(tǒng)詞典里解決不了的需求。”他解釋到,在實際英語學習中,我們往往會面臨許多詞典中還無法解決的問題,比如,《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英文怎么翻譯?宮爆雞丁這個菜名的英文是什么?還有,許多國外的地名、大學、公司等都是英文縮寫,這些內容大部份連基于互聯(lián)網的海量詞典也無法解決。
有道團隊的一位工程師最先發(fā)現(xiàn)了這個“縫隙”。盡管在網易有道50、30、20的產品戰(zhàn)略里(即50%的精力去做非常主流核心的產品,30%精力做有一定前瞻性但方向比較明確的產品,20%的精力和資源去做一些探索性的嘗試),海量詞典只屬于最后的20%,但在周楓看來這是一個非常有希望的方向。
海量詞典的背后是一項稱作“網絡釋義”的獨特技術,能對數(shù)億個網頁進行數(shù)據(jù)挖掘和文本分析,獲取大量存在于網絡、但普通詞典中查找不到的英文名稱和縮寫,包括很多影視作品名稱、品牌名稱、名人姓名、地名、專業(yè)術語等,從而讓其詞典能隨著網絡的發(fā)展而不斷豐富。
作為一個后來者,網易顯然在差異化方面下了不少功夫。目前,網易有道搜索引擎只有網頁搜索、圖片搜索、博客搜索、海量詞典這四項服務以及一個工具欄。雖然服務相對比較少,但每項服務都有一定的特色,比如博客搜索會對搜索出的博客進行分析進而得出一份統(tǒng)計報告。
就在業(yè)內人士都將網易有道稱為遲到的搜索引擎時,周楓卻有足夠的信心。他說,“給你一個最新版的iPod和一個10年前RIO公司的MP3,你會選擇哪一個?用戶永遠不會拒絕更好的產品。”
“目前的搜索只是一個起點,搜索應該走向更深層,互聯(lián)網90%信息并沒有被搜索到。”微軟公司全球副總裁兼微軟中國研發(fā)集團總裁張亞勤的這番結論讓網易們信心倍增。有數(shù)據(jù)顯示,現(xiàn)在各大中文搜索引擎頁面收錄量都在40億~50億之間。而互聯(lián)網上中文網頁有效數(shù)量大致在100億~150億之間,這導致用戶想要的很多中文信息找不到,造成中文搜索引擎的用戶滿意度比英文的低很多。這意味著搜索市場還存在很多有待挖掘的縫隙,搜索市場的格局也存在很大變數(shù)。
而對于網易這樣的綜合網站來講,搜索的價值并不僅僅在于搜索本身。“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個相冊,它能分析出哪些對你是重要的人,識別相關的照片并把它們聚合起來,對你來說是不是很有用呢?”周楓興奮地說,“這背后的技術本質就是和搜索以及智能信息處理相關的技術,作為一個綜合型的網絡服務提供商,搜索對我們而言是最核心的一項技術。”
網易的野心在于融合,即通過融合搜索、個人通信、個人資訊、社區(qū)頻道等各項服務,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綜合服務。其實,有道的搜索技術和網易的頻道產品已然在悄悄結合。例如163郵箱的用戶在讀郵件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在頁面上多了一個“查詞典”的按鈕,碰到不懂的英文單詞或者專業(yè)術語的時候可以非常方便的查詞典,而不需要用戶跑到“有道”上去;新聞頻道上的新聞事件旁邊也多了一個“相關博客”,“有道博客搜索”搜索出網友們針對這一新聞的評論博客,讓讀者對新聞有更加立體化的理解。
對門戶網站來說,搜索就是進行業(yè)務整合的一枚核心棋子,各大門戶都在將搜索與自身業(yè)務融合的過程中,尋找各具特色的縫隙。騰訊利用其強大的QQ客戶端推廣自己的搜索引擎;中國雅虎圍繞郵件、搜索和社區(qū)進行產品和業(yè)務整合;中搜發(fā)布個人門戶(IG)3.0產品,從搜索向個人門戶延伸。
垂直搜索的機會
與門戶網站仍然延續(xù)大而全的綜合搜索的路徑不同,垂直搜索引擎開始在各種各樣的垂直領域尋找機會。
隨著互聯(lián)網用戶和網上內容的急劇增長,綜合搜索逐漸暴露出自己的軟肋—在查找某一類信息時,會找到很多無用的信息。用買麥網CEO張向東的話說,就是“綜合搜索就像超市、大賣場,什么產品都有,但它不夠專,沒辦法覆蓋所有的用戶需求。而垂直搜索就是專賣店,是對綜合搜索的做深和做透。”
尤其在旅游、購物、本地服務、汽車、招聘、房地產等分類信息領域,消費者需要的是易用、簡單和效率。要用百度和Google等通用搜索引擎找到一輛二手車就如同大海撈針,而專門針對二手車的搜索引擎則能夠幫助用戶更迅速地獲得更精確的資料。
目前,國內各垂直領域的搜索引擎已有數(shù)百家之多。如258.com專為商人提供搜索,“去哪兒”則是針對旅游者的專業(yè)搜索,酷訊則為對房產、火車票等有需求的人群提供對應的搜索。
賽迪顧問(www.ccidconsulting.cn)預測:“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以百度為主的水平搜索的增長將趨緩,而垂直搜索、論壇搜索、本地搜索等未來新興搜索引擎市場將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增長。”
而在國外,還有更多的充滿創(chuàng)意的縫隙型搜索引擎。比如SimplyHired,這是一個職業(yè)搜索引擎,可以方便地搜索出某個地區(qū)某一職位的工作列表、聯(lián)系方式,并可以查看該職位在當?shù)氐男匠晁郊案鞯亻g的差異,但與傳統(tǒng)的求職招聘網站不同的是,它能將搜索條件細化到“適合年紀大的員工的雇主”、“允許上班帶狗的雇主”、“是否有自己認識的人”這樣的級別。Spock則是一個正處于封閉測試階段的“搜人”引擎,輸入你想搜索的人的名字,網站就能顯示出他/她的個人資料,如全名、性別、年齡等,還有這個人的照片、tag、網上資料、相關人物等,如果你在上面搜出你自己,還可以“認領”這些信息,進行修改。
當然,百度和Google自身也在不斷填滿縫隙。從它們不斷延伸的產品線可以看出,它們正在把許多專業(yè)化的搜索服務放到自己的搜索框之下。但正像酷訊創(chuàng)始人陳華所說的,“Google要做那么多的產品,面對那么多競爭對手,不可能把每一個產品都做到最好。” 也許,Google要收購SimplyHired的傳聞,預示著一場填滿縫隙的戰(zhàn)爭馬上就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