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開選拔黨政領導干部中,往往有一些細節之間的微妙聯系被我們習慣性忽略,而這些細節對于選拔干部經常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為此,筆者集中對寧夏自治區面向全國公開選拔28位副廳級黨政領導干部考試,進行一個全方位、多角度的調查。
本次調查,在面試工作結束后,采取以問卷的形式對整個考試工作情況進行了調查,讓每一位參選者在面試之后獨立填答。問卷共28題,其中單項選擇題27道,開放式簡答題一道,分別從應試動機、應試行為、應試環境評價、應試效果評價、面試對職位能力的捕捉以及面試影響因素和存在的主要問題等7個角度進行調查了解。參選者共計83人,回收問卷83份,其中有效問卷66份。通過對數據整理以后運用專業統計軟件進行了統計,可以分析得出以下若干思考。
積極和性別有關嗎?
本次選拔中,絕大多數參選者的應試行為都非常積極,在考試中充分發揮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有30.3%的人希望自己答得最好、能夠超越別人,另有62.1%的人表示要盡力發揮,充分檢驗自己的能力素質,只有7.6%的人在考試過程中是隨大流來碰碰運氣的,此次公選考試的絕大部分應試者在答題時發揮都非常出色,其中表示自己在面試作答時能條例清晰、抓住癥結的占51.5%,能綜合分析、簡明扼要回答的占34.8%,能旁征博引、暢所欲言得占12.1%。在答題態度上有71.2%的人表示是認真積極回答,盡量給出圓滿答案,其余28.8%的參選者表示是看考官出題類型答多少算多少,總的來說參選者在答題上較為積極。
在調查中發現,男性在答題時比較傾向于積極回答,力求給出圓滿答案,而女性則傾向于答多少算多少。應試者在領會考題上沒有困難,回答很快領會考題的占43.9%,回答能較快領會的占47%,一般能領會考題的占9.1%,沒有人認為領會有困難。應試者對參加這次公選活動的自我評價很高,普遍認為對于自己來說非常有意義,同時說明本次活動的組織相當成功,其中認為這是一次難忘經歷的占36.4%,認為活動檢閱了自己能力的占43.9%,認為從面試中能自我發現和提高的占9.1%,而認為此次活動意義深遠以后還希望參加的則占10.6%,
此外,應試者在參選中都表現的非常積極,同時對本次面試意義也評價很高。在答題特點的分析過程中可以推測出這樣幾個情況:首先是答題的現場氛圍較為寬松,沒有造成應試者過分的緊張,因而發揮都較為正常;第二是試題質量教高,非常有利于參選者展開發揮;第三也說明這次的參選者確實能力素質教高,發揮流暢自如。
在對男女答題態度差異的分析中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相對而言女性參選者沒有男性參選者積極主動,這是對前述應試動機性別差異分析的一個支持。造成這種狀況一方面可能源自于不同性別的性格氣質特點,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在面試過程中考官由于受傳統思想的影響面對女性參選者有不當的負性情感、行為、表情等流露,影響到了女性參選者的應試心情。參選者對試題領會度的偏高表明試題質量較高,試題的命題工作做的較好,應試者不存在理解題意上的困難,有利于應試者真實水平的發揮。
差異可以成為優勢嗎?
試題難度的差異在于不同來源地的面試者對題目難度有著不同評價,結合主觀題的意見反饋,可以看出題目的內容包含許多寧夏本省本地區的區情題,這對于外省考生來說是不公平的,由于本省考生對本地區的實際情況比較熟悉,造成了本次面試過程中的信息不對稱。結果在難度的評價上寧夏本省的應試者有63.6%的人認為較難,而外省則有77.3%的人認為較難,寧夏參選者中認為較容易和很容易人數的比例是34.1%,但外省參選者兩項比例之和僅為18.1%。
心理壓力的差異也影響著參選者的發揮,而在適當的心理壓力下參加面試有利于個人發揮,因為這將使參選者處于適當的應激狀態之下,合理地調動心理能量使個體對外界信息處于高度的關注。從調查中反映的情況可以看出,此次面試者的心理壓力非常適度,回答較為緊張和不太緊張的人數比例分別為51.5%和31.8%,特別緊張的僅為4.5%。
氛圍的差異主要取決于是否能與考官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有總共74.3%的人認為自己在面試過程中與考官形成了良好的互動關系,有24.2%的人認為自己是在機械作答、缺乏與考官的雙向交流,這也是面試成敗的重要因素.
無論從壓力情況、氛圍還是從考官素質等來講,都非常適合應試者的個人發揮,但這只是給參選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外在環境,到底每個人發揮的如何還要看大家的臨場發揮。發揮了真實水平的占7.6%,回答基本發揮了自己真實水平的占多數,為80.3%,另有12.1%的人認為自己未能發揮出水平來。
從參選者的評價來看本次面試效果總體較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對于評分的評價應試者都較為滿意,說明面試前期準備時對評價指標與標準的設計比較到位,并且考官也能做到公開公正,較少摻雜主觀成分,這是值得稱道的。但在自我發揮度上大部分參選者都認為自己只是基本發揮了自己的水平,存在這種現象一方面有考生臨場發揮欠佳的原因,同時也不可否認,組織方也存在一些不能使參選者完全發揮的不足之處,說明在面試的環境氛圍、試題結構甚至考官技巧上還需要進一步的優化提高,同時也說明應試者的臨場應變和心理素質也有待提高。
不同省別來源的參選者對同一份考題認為有不同的難度,這同樣是一個應該引起關注的問題,可以做出這樣的推斷:這次公選面試的試題內容與寧夏本省的實際情況結合比較緊密,主要考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于比較熟悉寧夏省情的參選者來說試題相對而言較容易入手,而對于外省參選者來說則較為生疏,因而外省應試者反映考題較為難些。實際上對于外省應試者來說這是不公平的。
我說的是你想聽的嗎?
在被問及“你認為這次面試測評對檢驗哪種能力最有效”時,應試者的回答較為離散,其中認為這次面試主要測試的是語言表達能力的人數最多,占總人數的36.4%,其次依次為分析綜合能力、創新應變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戰略決策能力,各自的比例分別為25.8%、16.7%、13.6%、7.6%,
面試的效果除了受考官素質、試題質量、應試者能力等因素決定影響外是否還受其他無關變量的影響,這也是我們關心的問題,同時它也會影響到面試的效度。通過調查發現,這些非能力的干擾因素主要是外貌、情緒、語態等,受調查者認為受身高長相和儀表兩項影響的比例相加為13.7%,受情緒控制力感染力、自信心、語言語態影響的比例分別為39.4%、24.2%、21.2%。這些非能力干擾因素的存在會影響本次面試的效度,同時說明考官在主考過程中存在某些主管偏向,儀容長相較好、情緒穩定的應試者容易得高分,這顯然不合理。
關于面試過程中會存在什么問題,盡管應試者并不能完全感知得到,但作為整個過程的參與者其回答可以作為十分有價值的參考。有48.5%的應試者最擔心的是面試不能準確測得與職位相稱的能力要素,此外還有各10.6%的人擔心面試中的方法技術欠科學、操作不夠規范,另有7.6%和6.1%的人認為面世人員不夠專業、試題的質量存在問題。
從調查可見,作為選拔較高級別的黨政領導,此次面試所測能力還是與職位要求基本匹配的,但仍需加強面試測試能力捕捉的針對性。調查中可以看到面試受情緒控制感染力、自信心、語言語態等非能力因素的影響較大,對于能力要素的捕捉和面試的公平性非常不利,這個問題值得關注。在面試面臨的主要問題調查中,主要集中在不能準確測試能力素質這一項上,雖然參選者對于面臨的問題無法全面的感知,但作為參與者反映出來的這些問題,必定是他們多少能感受到的,因而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