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該說中國汽車工業經過50多年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汽車工業得到了較快發展。從新中國生產的第一輛汽車下線開始,經過幾代汽車人的共同努力,涌現出了像奇瑞、吉利、長安、華晨、一汽夏利等轎車自主品牌和宇通、金龍、長城、解放、重汽、陜汽等商用車自主品牌。但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不得不說中國汽車工業與國外汽車工業上百年的發展歷史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而自主品牌與國際知名品牌相比,知名度不高,品牌形象有待提高,還需要繼續學習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做到洋為中用,才能促進中國汽車自主品牌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為此,中國汽車自主品牌應實現四個轉變:
一、從成本領先向品牌領先轉變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講究“物美價廉”。在一段時期內,走低成本路線成為汽車企業的選擇,也贏得了不少客戶。但隨著汽車行業競爭的加劇,現在僅憑低價格在市場競爭中獲勝已經不可能了,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正在走高質高價路線。我們應該鼓勵和倡導這種做法,只要技術水平高,產品質量優,中國汽車也完全可以貼上“高價格”的標簽,以此顯示我們的品牌價值。應該說依靠高質高價打造品牌,汽車企業收獲會更多。賣個高價,增加利潤,可以積累、壯大資本,也可以生產出更高質量的產品,贏得更大的市場,從而獲得更多利潤。如此一來,企業就可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整個汽車行業也可以形成良性競爭,從而促進整個汽車產業健康發展。據說,美國的可口可樂目前的品牌價值高達600多億美元。為此,他們的老總說,哪怕可口可樂的廠房和設備在一夜之間化為灰燼,他們也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崛起。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他們對品牌的自信以及對品牌的維護。汽車廠家同樣如此,企業要想做大做強,必須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在硬件上提高車輛質量,在軟件上提高服務質量,增強客戶對企業的忠誠度。目前,像宇通、金龍、黃海、安凱等客車領域的知名企業,在品牌的維護上各具特色,并培育了一大批忠誠客戶,可喜可賀。
二、從低價取勝向技術取勝轉變
隨著全世界對節能、環保、安全的重視,汽車以低價取勝的策略越來越顯得缺乏競爭力,而在技術上制勝才是上上策。為確立競爭優勢,超越競爭對手,中國卡車企業開始在技術領先上下功夫。例如,福田用歐洲技術對五十鈴產品進行升級。陜汽用德國曼技術改進斯太爾。陜汽德御、奧龍都是在斯太爾平臺上開發的,目前,這兩種產品在陜汽的地位正在下降。2003年下半年,陜汽推出德國曼F2000,今年,又面向市場推出了德龍F3000。為了獲得技術支撐,近五年來,中國重汽實施了四大戰略,其中一個是“技術領先戰略”,即在斯太爾基礎上進行自主研發、自主創新,積極開發新產品。今年,中國重汽更是把產品差異化和技術差異化列為企業發展重點。豪沃、金王子重卡配備了新的懸掛系統,使承載能力大為提高。這一有針對性的改進引起市場追捧,兩個車型的增長速度遠遠高于行業增長速度。中國重汽人士感嘆:“我們嘗到了滿足用戶需求、應用先進技術、走差異化道路的甜頭。”近年來,解放品牌在“用戶第一”核心理念指導下,不斷強化自主研發體系,眾多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相繼面市。以奧威、悍威、大威、駿威為代表的解放第五代產品,在用戶心中留下了“掙錢機器”的美名。良好口碑的傳播以及用戶忠誠度的提升,成為推動解放銷量增長的一大動力。前不久,解放第六代重卡J6上市,更受到用戶追捧。調整重載已經成為中國運輸市場發展的方向。
2004年6月,安凱股份自主開發的豪華旅游觀光車成功進入5A級景區——九寨溝風景區,打開了旅游觀光車這一細分市場。此后,長白山、武當山、玉龍雪山和黃果樹等國家級景區相繼批量采購安凱旅游觀光車,用于景區運營。5A級景區對旅游觀光車的安全、舒適、節能等都有較高要求。國產旅游觀光車的許多貼心設計,都離不開先進技術的支持。據介紹,安凱旅游觀光車具備較高安全性,全承載結構,車身整體受力均勻,在受到外部嚴重碰撞時,能迅速將力分散到各處,保持車身整體不變形,從而確保車內游客的安全。另外,安凱旅游觀光車選用康明斯高壓共軌電噴發動機。這款發動機具有較強的動力性和較好的燃油經濟性。汽車企業只有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才能搶占市場致高點。
三、從以企業效益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轉變

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最終要以客戶為中心,離開賴以生存的客戶,一切將無從談起。因此,客戶是上帝,是企業的衣食父母,客戶滿不滿意是衡量汽車廠商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應該樹立“客戶的訴求就是汽車廠商不斷的追求”的思想。據報道,美國學者Cohen通過對產品生命周期模式的研究,發現產品的服務與銷售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的關系。他在研究中發現,服務的標準質量是依據顧客的滿足需求率來衡量的(如即時答復、在數小時內排除故障)。其實,Cohen的調查已經給出了答案,誠信、方便、價格合理三個條件,已囊括了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近年,重型柴油發動機活塞廠、湖南江濱活塞公司時刻以客戶為關注焦點,持續改進,不斷創新,收到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企業規模不斷擴大。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是我國擁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領軍生產企業,連續4年進入中國轎車企業前10名,為加快實現戰略轉型,集團最近對現有經營格局和管理架構進行了相應調整。按照“以客戶為中心”的管理思想,將企業流程劃分為三大流程,即戰略流程、核心流程和服務保障流程。核心流程是集團價值鏈的核心,從原來的研發、采購、制造、銷售、服務五大業務體系轉型到研發、供應鏈、營銷三大業務體系;戰略流程規劃、確定企業發展方向;服務保障流程為核心流程提供服務、監督和保障。集團各層業務流程在上述指導思想下進行細化、完善和再造,體系內下一流程即為客戶,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端到端的信息共享。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只有樹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才能獲得更大的發展,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四、從注重國內市場向注重國內外兩個市場轉變
當前,“走出去”成為自主品牌企業獲得長期發展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商務部對外經濟合作司副司長陳林說:“從提高自身競爭力的方面看,包括奇瑞在內的國內汽車企業是需要面向海外發展的。一個大型汽車企業,在國內短期內看發展很不錯,但是從長期看,如果不能‘走出去’成為跨國公司,就很難說有國際競爭力。國際化對奇瑞,對其他國內汽車企業都很重要。國內汽車企業不僅要在中國站住腳,還要在國際市場站住腳,這樣才能真正立于不敗之地。”汽車是規模經濟,規模經濟一直是工業化大生產的核心內容,研發新品、降低成本、拓展銷售、提供服務都與規模經濟有不可割舍的聯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說:“全球汽車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仍然是規模經濟。企業競爭力的提高靠技術、品質和品牌,而這些都以規模經濟為基礎。國際汽車業有個400萬輛俱樂部的說法,其實質,就是靠規模贏得諸多方面的優勢。”民族汽車品牌只有走出去才能做大規模。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產品的生命周期越來越短,各國對汽車的安全、環保等方面的監管越來越嚴,再加上消費者越來越挑剔,汽車廠商的研發成本越來越高。如果沒有規模的支撐,企業的長遠發展會遇到問題。可見,中國汽車自主品牌只有走出去,才能發展得更好、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