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OL都曾遭遇這樣的尷尬:稱呼一位年長同事“大姐”被白眼N天,被VP、PA嫂等新新稱謂弄得一頭霧水……在人人高喊“充電”的時代,看來補好“職場稱謂”這一課大大有用!人情社會適者生存,辦公室里你可千萬別喊錯人。
解讀職場新稱謂
易茗,21 歲,商務助理
易茗想找一家外企做實習生,面試那天她正襟危坐,想著如果能在這里表現優秀,畢業后就可以直接轉成正式員工了。初試、筆試都輕松過關,這時秘書小姐過來說了句:“我們的VP 想見你,你做準備吧。”
易茗嘴上不好意思問出來,心里卻直犯嘀咕:這個VP 是什么人?不會是秘書說漏了VIP 吧?如果是VIP那肯定是客戶了,我面試的是商務助理,可能是給我一個模擬場景考核我吧……當下易茗緊張地設想了各種與客戶交談的問題,幾分鐘后她卻被領到了副總裁辦公室。還好因為專業基礎過硬,易茗順利過關了,不過事后想想她都有點汗顏——這次差點“糗”大了。
掃盲Tips:
時下許多外企都流行簡稱,比如VP就是Vice President(副總裁)的簡稱。為了避免自己再遇到這樣的尷尬情況,建議找來“職場英文”輔導好好惡補一下。
另外,外出辦事你也可能會遭遇一些別的行業的新稱謂,比如“PA嫂”其實就是保潔員,“商務工程師”等同于高素質推銷員,“滿意代表”就是為客戶提供非常滿意服務的業務代表。而這些被包裝過的職場新稱謂,起的是提升企業和個人形象的作用,平常你只有多關注職場新動向,才不會因此落伍。
職場稱謂“潛規則”
唐清,23 歲,公司文員
唐清剛到新公司不到半年,和各部門的同事也算混得比較熟了,因此每天心情靚靚,認為自己出不了什么錯。有一天,她到會計部領單子,看到新調來的財務張女士正在忙,便隨口喊了一句:“大姐,麻煩把單子遞我一下。”她想這位張女士看來近40歲,叫“大姐”一定沒錯,聽起來挺親熱的,還可以拉近關系。誰知張女士當下一臉愕然。悶不哼聲地將單子遞給她,然后繼續忙自己的。此后幾天張女士對唐清一直不冷不熱的,有時還故意找她的茬。
唐清想來想去不知自己哪里得罪了張女士,直到有一天不小心聽到她和別人的閑談:“現在的年輕人啊,總以為自己多小多嫩,別人有多老似的!”原來是職場稱謂惹了禍,唐清為此郁悶不已。
掃盲Tips:
在職場里是如魚得水還是自尋煩惱,那就看你是否懂得其中的“潛規則”——看人說話見機行事。比如在歐美企業你叫誰的英文名都OK,在文化單位你就要遇人叫“老師”,而在國有企業不管多熟的關系,還是以對方的行政職務相稱為好。
另外,針對不同人的性格與喜好,可以摸索出更討喜的稱呼。比如叫人家“張姐”可比叫“大姐”、“阿姨”好多了。相反的,有年輕的新同事你稱呼人家“老張”、“老王”,他們會樂此不疲,因為從中找到了成熟和穩重的感覺。
自然稱謂最美妙
方欣,27 歲,營銷專員
方欣的部門最近來了一位“空降兵”,年齡比部門里的女同事都小,一上任卻當上了主管。聽說新上司有著海外留學背景,而且在國際名企待過,大家都對她敬畏幾分。主管姓林,一位女同事竟然謙恭地叫她林姐,方欣聽了感覺怪怪的。后來聽這位辦公室的“老人”分析說:“新主管來了就怕我們不服管,叫她林姐一定受用。明哲保身,做人就要圓滑點,管她年齡大小!”
女同事的分析好像不無道理,但一段時間下來,她和主管的關系卻并無改善。有同事開始嘲笑她馬屁沒拍到拍在了馬腿上,年齡比人家大還諂媚地叫人“林姐”,說出來多惡心呀。方欣想想也為女同事不值,看來這職場關系還真難處啊!
掃盲Tips:
許多“老人”說起職場哲學頭頭是道,但在職場稱謂上,并不是誰皮厚誰就吃香,也不是所有人都適用你那一套“圓滑”方式。對著這個人叫姐姐,她可能心花怒放,對你大放綠燈;但是換個人叫姐姐,她說不定對此深惡痛絕,從此與你劃清界限。不管怎樣稱呼,投其所好、多關心別人的感受固然沒錯,但更重要的是你自己的尊嚴與態度。其實最美好的稱呼,最融洽的職場關系,都是建立在“自然”的基礎之上的,有時候刻意為之反而難以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