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對英語要求逐步提高,職場人員為使自己的事業發展更具競爭力,迫切希望在時間少、工作任務繁重的情況下快速而輕松地學好一門外語。
一、聽力的重要性
心理學上講,在相等時間內,聽到的信息量比讀到的信息量要大得多;聽到的信息往往比讀到的信息更生動,印入腦海的烙印更深刻,不易遺忘;同時,還能有效地培養語感。
從語言角度來講,語言本身首先是有聲語言。沒有聽,就沒有說,語言的交流也就無從談起。聽力,是語言學習的前提。聽力是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最感困難的技能。提高聽力不僅有利于說、讀、寫三項的發展,還可為日常交際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克服聽力理解的障礙
提高英語聽力會受到幾個因素的阻礙,我們要力求通過有效的途徑去解決,做到事半功倍。
1.語言知識方面
詞匯、語音、語法是語言的三個基本要素,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沒有一定的詞匯和對語法結構的掌握,要聽懂英語是困難的,詞匯缺乏、語法結構不通,不具備基本的語言知識,聽東西時就無法對感知的一連串語音做出判斷,不能把前后聽到的語音進行聯想、理解。
2.語音方面
語音障礙是對音標掌握的程度、單詞重音、句子重讀、音的強讀和弱讀、音的省略和同化、音的連讀和完全爆破等。不了解這些知識,對聽力材料的理解會十分困難。所以要牢固掌握音標的正確讀法、音節的劃分、單詞的重讀與次重讀、音的同化、失去爆破、句子意群的連續及各類句子的語調。突破語音關的辦法是:認真聽,注意模仿,用心記憶,并跟錄音機進行糾正,堅持反復訓練和檢測。
3.文化背景方面
任何一種語言知識都是與其民族文化傳統息息相關,不熟悉所學語言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風俗習慣等,就很難正確理解聽力材料。缺乏文化背景知識,單憑自己的思維、邏輯去判斷或推理容易出錯,因此,有必要聽讀英語資料,閱讀相關內容的中文版書籍,了解、積累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文化背景知識越豐富,越有利于英語聽力水平的提高。
三、聽力技巧
1.預期
預期是對要聽的材料做出判斷,預期可幫助聽者積極想象、推理和判斷,主動發揮個人的能動性,提高聽的效果。
2.猜測
猜測是對聽過而又一時不理解的語言信號進行合理的推理。我們聽到的內容一現即逝,有的含糊不清,有些夾雜噪音;說話者的口音不同,文化背景和語言表達方式也不一樣,這些都給我們帶來困難。因此,我們要善于運用自己所獲的信息進行快速判斷和猜測。
3.抓重點
聽的目的是弄懂所聽材料的基本思想,聽的過程中盡力去理解全文的主要內容是關鍵。聽小故事,就要聽明白主人公是誰,主要有哪些情節;聽新聞報道,了解事件的時間、地點及主要過程就行了。不要力求把每個詞、每一句話都聽懂,否則獲得的是零碎的信息,抓不住中心思想。要盡力發現材料的內在聯系,找出其主干,這是聽力水平能否盡快提高的關鍵所在。
四、“精聽”和“泛聽”不可偏廢
精聽為主, 泛聽為輔,精泛結合。在聽力訓練中,既要能準確地聽出重要的數據、年代、人名、地名及事實,又要兼顧把握大意,這就必須把精聽與泛聽結合起來,交替練習。精聽時,首先熟悉生詞,對難句可反復聽;而泛聽則著眼于量大,只求掌握大意,不必了解每個細節。精聽遍數不限,直到完全聽懂為止,泛聽的遍數由材料難度和自己的程度來決定,一般不要超過三遍,否則就失去泛聽的意義。泛聽時,遇到生詞不要停下多想,有些生詞可以在整個內容中理解,也不影響理解意思,可以不管,停下來想,反而影響聽下面的內容。聽音時要隨著錄音材料的頻率在腦中用英語重復,而且速度要練得能跟上錄音速度,不能邊聽邊翻譯。一般只要難度相當,能聽清大部分單詞,是可以理解其大意的。不宜中間打斷,要一氣呵成, 精聽則可在句子之間或困難之處停機,倒帶重聽。精聽可選用有故事情節的短文或科普短文;泛聽則可選用有趣的小故事,使自己多接觸錄音材料,以求熟悉英語發音,擴大知識面,提高聽力。
泛聽就是要廣泛地聽,是提高聽力水平的主要途徑。大量的語言輸入能保證接觸多種語言現象,培養語感。如聽電臺、電視臺的英語節目,聽英文歌曲、演講等。不要求全部聽懂,聽懂大概就有收獲了。精聽是逐字、句、段認真、反復聽,直到聽懂全部內容。通常是聽配套的聽力材料,有計劃地進行訓練。泛聽只要能聽懂60%就可以聽下去,但決不要勉強自己去聽。聽不懂就降低難度或語速。現在可供泛聽的東西很多,如國內外的廣播、電影電視、故事錄音帶、DVD、VCD等娛樂節目。
無論是精聽還是泛聽,開始都不要看文字材料。精聽應先把錄音內容從頭至尾聽一遍,再把聽不懂的反復聽。若有些地方實在聽不懂,也應盡量聽清各個音節,然后再翻開書看一看,影響理解的生詞可查一下詞典。再合上書從頭至尾聽,直到能夠聽懂全部內容為止。通過這樣的聽力訓練,可促使自己提高辨音及聽力理解能力。如果看過書面材料再去聽,不是耳朵在辨音,而是大腦在思索,如果看著書面材料聽,是自己的默讀,這樣達不到提高聽力的目的,遇到新材料時又聽不懂。
五、視個體情況選用適當的途徑
不同水平的人學習方法不同,中高級水平的朋友可每天聽英語新聞來提高和鞏固聽力能力。而這對初級水平的朋友是毫無益處的。如果不能確切的弄明白所聽到單詞的意思,就算聽上千遍,聽到這個單詞時仍然不會知道它的意思。對于初級水平的朋友,聽寫是提高聽力水平的好方法。對每一句反復的聽,琢磨每一個單詞的含義并寫到紙上,這樣訓練的多了,聽到單詞就能快速反應,從而達到提高聽力水平的目的。目前聽寫基本上也是公認的提高聽力的最佳方法,提高聽力需要時間,沒有什么捷徑可走,只要堅持每天聽寫一定時間的英語,聽力水平是一定能提高的。
六、培養良好的習慣
1.保證時間
聽力訓練需要思想高度集中,安排在每天精神最佳時候為宜。職場人員可以給拿出每天晚上或周末的2至3個小時,進行系統固定的學習;聽力訓練時間不宜過長,不要連續聽一小時以上。還可利用零散時間,比如,侯車、電梯里的時間等,將這些零散時間全部利用起來。說到底,只要一有時間,就聽錄音,使自己處于英語語言環境中,也許你沒聽清楚說些什么,這不要緊,你可以隨便做其他事情,不用去有意聽,只要你的周圍有英語環境的發音,你的聽力就會提高。
2.保持良好心態
練習聽力,要利用心理學上的無意注意,需集中精力,但不可緊張。遇到聽不懂的語句不要慌張,可置之不理,專心聽后面的內容,不必因為個別詞句對整個語段的理解造成影響。始終保持冷靜、平和的心態。長期堅持下去會受益匪淺。
3.用英語思維
聽的過程中應避免將每個詞句譯成漢語,這樣做浪費時間,影響理解。因為兩種語言的結構差異很大,不是一個英語單詞對應一個漢字,要從語段、語篇上理解,在極短的時間再用漢語思維來不及。逐漸培養用英語思維,不但節約時間,而且提高聽力的準確性。
總之,要學好一門外語就必須加強聽力訓練,把它作為學習其他技能的首要任務。而職場人員由于身兼多職,事務繁多,很難靜下心,持之以恒地學習。語言學習,是一種大量模仿與記憶的過程,它需要人們花精力和時間去做細致的工作,要靠健康的心理和多元的學習方法,對學習保持樂觀態度,采取先鞏固后前進、多渠道的方法,不斷改進學習方法,一步一個腳印地堅持下去,要有鍥而不舍的精神。學外語,檢驗的不只是人智商,也不是學習方法好壞,也是對毅力和恒心的考驗。只有堅持不懈的人才會成功。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