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端來一盤菜,綠油油、翠生生的。嫩綠的兩個橢圓形瓣中,夾著一條纖弱的白骨朵。主人說,這是炒的花生芽。將花生放在溫室里催生,待它長出芽來便炒菜,時機要把握好,否則,幾天后就會長成秧子。對花生來說,這頗有些欺騙的性質,老花生們滿懷希望地積累起全身的精華,殫精竭慮,準備為新生命做最后一搏。這一過程中,它們拋棄了所有的前隙和累贅,煥發出無限的青春激情。結果,在最美麗的綻放時刻,生命遭到無情扼殺。面對哧哧啦啦的油鍋,它們瞠目結舌,才知道主人最初的溫情撫摸原是一場早就策劃好的騙局!
端上桌來的炒花生芽,依然保持著它們目瞪口呆的樣子。用筷子夾一根放在嘴里,滿口是新鮮花生的嬌嫩和芬芳,細嚼時,還有點生澀與苦楚。這就是花生生命的全部,無需油鹽佐料,僅僅是一盤花生芽就足夠我們品盡百般滋味。
其實,這并不是特例。人人熟知的豆芽,就是花生芽的前車之鑒。豆芽因為是一種由來已久的食品,人們忽略了它本身的慘痛歷程。它們一樣是單純地被蒙在鼓里,一樣是充滿了美好憧憬,一樣是在夢想開始的時候被斬盡殺絕。沒有人聽到它們的呼喊和慘叫。
還有毛蛋。那些冰冷的雞蛋躺在老母雞的懷中,被溫柔地喚醒,小生命們以為春天已經來臨。它們蠢蠢欲動,認真地聆聽周圍的聲音,渴望趕緊從蛋殼中走出來,然而,在它們即將孵化成型之際,人類蠻橫地從老母雞懷中搶走了它們。這些尚未孵化完成的雞蛋被稱為“毛蛋”,常被烤了吃掉。它們和花生芽、黃豆芽一樣,積聚了一生的美好,所以在人類口中極其鮮美。
鮮美的東西總是要被覬覦,人類不僅吃種子吃果實,還要吃它們的過程。作為一盤菜,花生芽默不作聲,它們和饕餮者對視著,仿佛在提醒食客要小心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