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各地都在立足實際,扎實穩步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本刊今年第9期刊登的關于“新農村建設”的討論話題一經刊出,立即引起極大反響,讀者朋友紛紛寄來稿件,描繪他們心中的新農村圖景,同時反映了對新農村建設的觀感、呼聲、建議和意見,我們從中遴選出幾封具有代表性的來信,與讀者分享。
我心目中的新農村
一是要有較好的居住環境
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行一些村容村貌的改造,本無可厚非,況且中央一號文件也把“村容整潔”作為新農村的基本要素之一。但是,村容村貌的改善得量力而行。如果連溫飽都沒有解決好的地方,就強迫農民蓋別墅,提前進入所謂的“小康社會”,則無異于打腫臉充胖子。
二是要有良好的社會關系
這幾年在一些地方舉行的“十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公婆”、“好妯娌”、“好鄰居”等評選活動,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對于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培養良好的人際關系很有效。應該進行大力推廣,并形成制度,堅持下去。
三是要有豐厚的物質基礎
簡而言之,就是要有錢,錢不是萬能的,但建設新農村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在入戶走訪時,我們到了一家,老兩口都70多歲,有個30多歲的光棍兒子,問他們“新農村”的概念時,老人一臉茫然,仿佛在聽天書,讓我們這些問話者自己都感到后悔。隨行的村干部說:像這種窮家,哪個姑娘愿意嫁給他們,就是有人相中了該家的小伙子,但嫁過去住在哪兒?咱村里30多戶有20多個光棍。因為窮,小伙打光棍,女孩都遠嫁他鄉。基本的生活、生產資料都得不到滿足,還談什么新農村建設。
住在這樣的地方,吃飯都成問題,建“新農村”真是天方夜譚。所以豐厚的物質基礎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支撐和決定性因素。
四是要有向上的文化生活
沒錢是沒錢的問題,有了錢就是如何提高生活質量的問題。有條件的村可以建一些娛樂設施,比如建文化大院,舉辦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群體活動。舉辦籃球賽、乒乓球賽、卡拉OK賽等,讓健康向上的文化思想和文化活動占領農村陣地。(江蘇 李明義)
新農村建設不僅是改變村容村貌更是提升經濟實力和文化素質
新農村是什么樣子呢?我認為新時代的新農村應該是:村莊布局合理,規劃統一,街道平坦干凈,溝渠配套,兩邊綠樹成行。居住的房子寬敞、明亮、清潔、衛生。污染少,空氣清新,環境優美。鄰里之間應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互相愛護。尊老愛幼,和睦相處,倡導文明,反對愚昧,人人遵紀守法,共建和諧新農村,讓新農村村美、人美、心更美。
但是,目前新農村建設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誤區。
有些人認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無非就是把房子建得大點、豪華點,這種認識是錯誤的、片面的。在我們這里,隨意走進一個村,都能看到熱火朝天的建筑場面。近幾年來,黨的各項惠農政策在農村得到了較好的落實,農村經濟獲得了大發展。隨著農民負擔的減輕,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觀念的改變,他們用自己的錢來改變著落后的面貌,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質量,這是一個好現象,無可厚非。但是,現實生活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的現象,比如建房攀比之風就十分嚴重。在我們這里,蓋一棟房子得6萬~7萬元,有些農民打工、經商掙來的錢,都用在了建房子上。有的人并不富裕,但為了要面子,看到別人蓋,他也蓋,錢不夠,借錢也要蓋。問起緣由,他們的回答也充滿了無奈,“現在的房子越蓋越好,咱蓋孬了,孩子還能說上媳婦嗎?”以致房子也越建越豪華,有些農民因建房負債比較多,使生產、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這種情況,相信在許多地方都存在。還有的村莊,沒有統一規劃,隨意濫建住房,不但影響了村容村貌,有的還阻礙了交通,出入不方便,環境衛生也受到了影響。還有的自行設計,自行施工,存在著不安全等不利因素。以上現象應引起各級政府和領導的重視和關注。(山東省莒南縣嶺泉鎮后左山村委會 徐淑濤 郵編:276621)
新農村建設離不開帶頭人
全國都在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各地都在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縱觀全國發展得較好的華西村、南街村、大邱莊、東凌村、三元朱村、經嶺村等有名的村,他們都有許多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都有一個既懂政治又懂經濟,既會管理又會開拓市場,既懂技術又會經營,克己奉公、德才兼備的村支部書記;都是政治組織和經濟組織的聯合體,村支部書記就是集團的董事長(總經理),實行一套人馬,兩塊牌子,參與政治經濟活動,做大做強一個項目,一個產業;都是以經濟組織的形式把農村的勞動力、田土、荒山、空地、水域等資源統一開發、統一使用;都是在立足村情,搞好調查研究、理清思路的基礎上,根據市場情況發展工業、農業、商業、旅游項目;都是在村級經濟發展起來后就著手解決農民的福利問題,一心一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都有一個穩定的村級領導班子,村支部書記一干就是幾十年;都有項目、產業支撐。對此,我們希望新農村建設中能有這樣的帶頭人。(貴州省遵義縣遠程教育科技服務團辦公室 劉平剛 郵編:563000)
新農村將離我們越來越近
在農村應該多開展“美德在農家”等形式多樣的文明新風活動。新農村不能光有蔬菜大棚,不能光有水泥路、不能大家低頭忙掙錢,還得形成“一人有事大家幫,全村有事共商量,敬老愛幼學賢良、和諧助人成風尚”等良好村風民俗。
村里要集中村民們的意見,制定符合實際,能治“壞習氣”的《村規民約》。像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協會等各種群眾自治組織,都要建立起來,讓大家參與,共同抵制歪風邪氣,弘揚社會正氣,改變“遇事沒人管,誰管遭白眼”的現象。
今后的新農村應是家家住洋房,種地機器忙,寬帶通到家里,自來水流進廚房,我們能像國外一樣,建自己的農場,用機器種地,用電腦管理,做穿西裝、打領帶、開驕車的新農民。(河南 李昕)
編后語:還有不少讀者來信反映,在一些地方,新農村建設論為“景觀秀”,如南方某縣把水利、造林、交通等資金捆綁投入試點村鎮,在試點村花60萬元建豪華大廣場,而廣大農村急需的專項資金卻因此“斷炊”;再如有的農村開展“粉墻運動”,把民房統一刷成“上黃下藍”,“村容整潔”成了“粉飾運動”,一些新農村示范點變成了“官”賞點。這種急功近利的政績觀對新農村建設危害大矣。
我們堅信,本著廣大農民朋友對新農村遠景的美好愿望,只要我們堅持政府引導,農民主體,部門幫扶,干部服務,社會參與,典型引路,示范帶動的工作思路,就一定能穩步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偉大工程,不斷取得新成就。(本刊編輯部 周小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