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養殖業總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傳統的常規養殖,包括豬、牛、羊、雞、鴨、鵝、兔等,這類養殖在我國畜牧業中占主導地位,其產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消費產品,具有巨大的消費市場和消費量;另一類是特種養殖,包括藥用動物養殖(如烏骨雞、蝎子、土元、梅花鹿等)、皮用動物養殖(如狐貍、海貍鼠、貂等)、肉用動物養殖(如肉鴿、肉犬、肉鵪鶉等)、玩賞動物養殖(如貓、狗、鸚鵡等)等。一般來說,常規養殖業市場需要量較大,養殖技術較為成熟,養殖成本較低,而產品的利潤也較為平穩;而特種養殖產品較為稀缺,市場上較為匱乏,容易賣個好價錢,但養殖生產中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風險很大,容易賠錢。農民發展養殖業要盡量規避市場技術風險,選取合適的項目進行發展,具體來說,選擇項目時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市場需求:某種動物是否值得養殖,關鍵在于其產品是否有市場,市場需求是決定養什么的關鍵。項目上馬決策時必須進行周密的市場調查和論證,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考慮市場價格變動及發展趨勢。同時,一旦看準,就要立即行動,以免錯過瞬息萬變的市場機遇,還要有一定的超前意識,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上,提前對市場的發展進行準確的判斷,要避免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
2.考慮當地的自然條件與環境優勢:我國各地環境和地理條件差異巨大,資源特點各有不同,依據各地特點選擇養殖業,一方面可以使選取的品種能更好地適應當地的條件,避免由于品種特點造成不適應而走彎路;同時可以發揮當地資源優勢,充分利用當地質優價廉的資源,降低飼養成本。
3.量力而行:農戶養殖要根據自己現有的實力來選取適宜的養殖項目。有的項目需要較多的資金,如各種種用畜禽的飼養都需要較好的環境條件和引種資金,且飼養周期較長;而雜交商品代的養殖則需要資金較少,飼養周期較短。具體項目中,養豬、養雞的集約化程度較高,生產效率較高,要求的飼養條件也較高;而養羊、肉牛、兔等飼養條件與飼養成本則較低。
4.以平常心對待養殖:前幾年的確有一些通過對某些特種養殖項目的炒作而發財的例子,隨著市場的不斷規范和成熟,這種現象越來越少了。農民朋友要以一顆平常心對待養殖事業,要把握不同信息來源,對不同媒體信息進行認真的篩選,理智地對待,切忌盲目跟風,上了冒牌公司和不法分子夸大宣傳、以次充好、弄虛作假以牟取暴利的當。
另外,有條件時,上項目前最好找有關專家和內行人請教咨詢。(河南農業大學畜牧獸醫學院 康相濤 郵編:4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