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飼養方法
1.雞舍建設。雞舍建設在通風向陽處,雞舍前后每隔3米開1個70厘米×120厘米的采光透氣窗。室內可在一側放置棲架、飲水器、料槽。在向陽的一邊開1個高160厘米、寬70厘米的小門,門外設置鋪有砂子的運動場。
2.孵化。選擇重40克以上的蛋作為種蛋,采用人工孵化。孵化技術要求:①溫度和濕度。分批人孵蛋宜采用恒溫孵化。每批蛋要求交叉間隔放置,入孵種蛋要注意大頭向上放在蛋盤上。入孵1~18天,孵化機內(蛋面溫度)以冬天37.8℃、夏天37.5℃為宜。孵化至第19天轉入出雛機,種蛋注意放平,機內溫度以冬天37.2℃、夏天37℃為宜。相對濕度1~18天為60%,19~21天為70%。②翻蛋。每2小時翻蛋1次,角度90度。③出雛。一般孵至第20天開始出殼,21天基本出雛完畢。④消毒。種蛋產后30分鐘和入孵前必須消毒1次。出雛完畢,消毒1次,常用福爾馬林熏蒸或百毒殺等噴霧消毒。
3.營養與飼養。綠殼蛋雞營養要求如下:雛雞日糧粗蛋白占20%,青年雞粗蛋白占15%,種雞粗蛋白占17%。出殼30天內為育雛期,此期關鍵是保溫,出殼后3天內溫度保持在33℃左右,以后每7天降低2℃。其原則以雛雞均勻分布在熱源周圍即可。先飲水后開食,全天飼喂全價雛雞飼料,每日飼喂4~6次。育雛期內還要注意通風進氣,密度一般10日齡,40~50只/平方米;20日齡,30只/平方米;30日齡,20只/平方米。140日齡母雞體重一般控制在1.16公斤左右,公雞體重為2公斤左右。140日齡將青年雞飼料改換成全價產蛋種雞飼料,在飲水中加入水溶性多維等。農戶養殖可喂一些青菜或青草,一般用量占總飼料的20%左右,但不混入干料中飼喂。產蛋光照的要求是:開產前期每日達16小時,產蛋高峰每日達16~17.5小時。產蛋時雞飼料消耗為每日每只85克左右。注意經常添喂中、粗砂粒,用量每1000只雞喂6~7公斤。種雞每群可養100~200只。種雞除限制飼養外,有條件的還要限制光照,最好55天后每日光照8小時。種雞舍可設置產蛋箱,用木板做成長方形產蛋池,放上細沙,保持環境安靜和干燥。
二、疾病防治
疾病預防貫穿于整個飼養過程。預防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細菌性疾病,首選藥物為恩諾殺星,用10%溶液100毫升加入100公斤水中,讓雞自由飲水。另外,用泰諾菌素、強力霉素等藥物預防霉形體、支原體等呼吸道疾病。經常用百毒殺等消毒。20日齡前后注意預防球蟲病。7~10日齡接種雞新城疫疫苗和雞痘疫苗。12~14日齡,首選雞法氏囊疫苗飲水,種雞要做好雞新城疫、法氏囊、傳染性支氣管炎及減蛋綜合征等滅活疫苗接種預防工作,具體根據當地家雞免疫程序來制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