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者楚丘先生行年七十,被裘帶索(1),往見孟嘗君,欲趨而不能進(2)。孟嘗君曰:“先生老矣,春秋高矣(3),何以教之?”楚丘先生曰:“噫(4),將我老乎(5)?噫將使我追車赴馬乎(6)?投石超距乎(7)?逐麋鹿搏豹虎乎?吾已死矣,何暇老哉(8)?噫將使我出正辭而當諸侯乎(9)?決嫌疑而定猶豫乎?吾始壯矣(10),何老之有(11)?”孟嘗君逡巡避席而有愧色(12)。
(1)被通“披”,穿;帶索,系腰帶。
(2)趨,小步緊走;能,及。
(3)春秋,年齡。
(4)這里是表不平的感嘆,下文兩處通“抑”,表轉折。
(5)將,以為,動詞。
(6)赴,追趕。
(7)超,跳高;距,跳遠。
(8)暇,形容詞作動詞,有空閑;老,形作動,變老。
(9)當,應對。
(10)壯,形容詞作動詞,處在壯年,三十歲(《禮記·曲禮》)。
(11)之,賓語“老”前置于動詞“有”的標志。有何老。
(12)逡(qūn)巡,遲疑;避席,從席地而坐到起立致禮。
[張大文評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