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gqingyang001
“寶典”跟快餐、速配一樣,都是時代節奏加快的產物,它給了少數人益處,卻讓更多的人盲從和迷失。一切講求效率,不求過程,歸根到底是一種急功近利的表現。真正的成功者,從來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成功道路,他們不盲從,不急躁,從容淡定,厚積薄發,獨辟蹊徑,機遇來時便可一舉獲得成功。我想沒有人聽說過李嘉誠、丁磊之類的人會看寶典!時代是飛速發展的,當你拿到一本寶典的時候它可能已經過時了,所以一味相信前人,還不如相信自己。用自己的智慧和方式去追尋成功,即使失敗了,生活的屏幕里也會有獨特的色彩,而不是只看到一片盲從的陰影!
夢芩
有需求就會有供應,這是推之不倒的真理。“寶典”為何能存在,并表現出經久不衰、強盛的生命力,這與現代人渴求成功的迫切心理不無關系。
讀“寶典”有多種心態,你抱著借鑒的心去讀它,它便是你事業的好幫手;抱著休閑的心態讀它,你就能從其故事或寓言里讀到不一樣的精彩;但如果沉迷其中,它便是魔鬼,一不小心,就侵占了你的靈魂。
Totinati
“寶典”的出現應該是教育出了問題。我們的教育并不能給我們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也沒有告訴我們如何掌握實際的應用技能,所以這些書便呼之而出。但就其實質而言,是沒有什么價值的。道理也好,例子也好,在我們的學習中、生活中都不鮮見,而且別人的成功也不可以拿來為已所用。要知道,那樣的時機不會再來第二次,些許的不同就決定著要用不同的方法來對待。
生逢七月
寶典也是別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不是法則,可以借鑒,但不能生搬硬套和盲從。想只通過研習寶典獲得成功無非是想走捷徑,做一些技巧性的工作來代替腳踏實地的努力。真正的寶典是提高修煉自己,那樣才是以不變應萬變。
Dalaohulaile
對于“寶典”這一類的書籍,不妨采取這樣的態度:不要一棍子打死。沒事的時候,翻一翻,看一看,權當參考,或許能看到一點有價值的東西,聯系自己的實際嘗試一下也未嘗不可。但倘若抓住不放,躺在這寶典上做美夢,那真是貽笑大方了。
不午睡的貓
最討厭的,就是這些所謂的寶典說的都是眾人皆知的道理,還弄得很玄似的。真不如看本小說管事兒。而且那些成功的案例無非是在地上撿根針就被錄用了之類的事情。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特性和機遇,每個人的長處短處也都是不一樣的。這么事兒事兒的一概而論,教你怎樣怎樣,能行嗎?我看不行。
septemberblue
“寶典”在我看來就像各種英語詞匯書,每個都把自己的記憶方式和單詞整理說得天花亂墜。適合你的才是好的,哪怕是自己總結出來的并不完善的經驗。對于那些“寶典”,我們可以借鑒,但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
Ovaltine
正所謂開卷有益,書中自有黃金屋。一本書之所以能暢銷,必定有可取之處。我們應該抱著批判地繼承的態度,將其中有用的知識加以借鑒和吸收。
沙漠玫瑰
所謂的“寶典”,在我看來只不過是一些“聰明人”集結而成的“創業堡壘”。我們要活得現實些,活出自己的風采。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把“寶典”看得相當重要,卻忽視了個人自身的努力。“紙上談兵”對于現在的社會已經不再那么靈驗,我看重的是個人的努力!
Morningriver
就像供求關系一樣,有需求就會有供應,有急切的需求就會有龐大的市場。
“職場寶典”這類書籍的暢銷也反映出人們自我創造力的缺失和自信心的欠缺。在這個工業化的時代,人們似乎失去了以往那種搏擊長空的勇氣和果敢,而變得小心翼翼,畏首畏尾,對自己的力量缺乏信任。于是,希望復制他人成功之路的心理在潛滋暗長。這是時代的產物。而人們需要做的是,重新審視自我,認識自我,走出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當然成功為最好。
愛門邊
只是看書學不會駕駛,信奉寶典創不了偉業。成功永遠離不開膽略和眼光、腳踏實地的行動以及不折不撓的意志。這三樣東西任何人都不能給你,更何況是紙上談兵、隔靴搔癢的“寶典”?
天空的味道
“寶典”,說穿了就是一些成功人士給我們的經驗。對于我們這些涉世未深的學生來說,是有一定幫助的。即使寶典里的東西不是全部適用于每個人,但它卻像一盞能照亮前方路途的指示燈,為迷路的人們指出方向。
綠豆冰one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對成功人士極端好奇。但那些成功的秘訣是否真的適合自己,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就如在學校的時候,尖子生愿意把自己的學習方法介紹給大家,但講了之后,大家的成績依然沒有起色。政策要因地制宜,秘籍不也是一樣嗎?癡迷于他人的寶典,和把自己變成外種沒什么區別。
邊緣風影
很多“寶典”就像時尚用品一樣,過了一定階段就徹底無人問津了。與其抱著這些“寶典”啃,倒不如到現實社會去實踐一下,得到的遠比這些“寶典”說的多多了。
711
寶典是一些成功人士根據自己的閱歷總結的經驗,取其之長,補己之短,未嘗不可。
Shapeofmyheart
現在的社會,缺乏的不是知識,而是善于運用知識的人;缺乏的不是經驗,而是能從這些經驗中學習到屬于自己的經驗。寫這些“寶典”的人,必定是在某一方面成功的人,而這些“寶典”所描述的,其實就是這些人的一些成功經驗、知識。如果你能夠從這些“寶典”中學習到屬于自己的東西,那么就是有效的;如果不能,那么就是“紙上談兵”,看再多也是多余。要成為一個成功者,去學習如何將這些固定的文字變為自己的知識或者是經驗吧。
Xrwcock
某些程度上,“寶典”可以給你撥開云霧,但是,要獲得成功,還需要你去披荊斬棘,靠自己的努力奮斗才能實現的。真正成功的人,并不是整天地研究這些“寶典”就能成功,而是在實踐中經歷這樣那樣的挫折,一點一點地積累,一步一步才能獲得的。
Wednes
既謂之寶典,就有其經典之處!何謂寶典?即前輩總結經驗之談!將自己的得失告之大家,給大家一些有效的幫助,這樣的寶典當然有效!不可否認,很多書籍打著寶典的旗號,目的只是盈利,是應該鄙棄的!
唧唧喳喳
每個成功的人,都必有自己獨特的個人心得、經驗;而經驗是靠自己摸索出來的,是不能復制的。如果只是一味地照搬寶典,最終得到的只是一些理論而已。當下我們的教育不就是一種填鴨式的灌輸而未注重實踐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