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是王朔小說的忠實讀者,王朔對社會的洞察能力、批判的筆調,以及小說的張力,給我一種從未有過的閱讀酣暢。基于此,便對王朔有了一種遙不可及的頂禮膜拜。但最近卻驚奇地發現,我所崇拜的作家王朔其實就在我身邊。原來,王朔也沒啥了不起,他只是一個網友而已。我的很多網友都是寫手、磚手、灌手、網絡推手、網絡暴民,王朔也是。
我的網友中,很多都是“寫手”,王朔也是。看了王朔在“鮮花村博客”的各類隨筆,發現也沒啥,就是偶爾用個吸引人的標題,爆個猛料。比如,說那誰誰是誰誰的私生子什么的,以此增加點點擊率。這有啥稀奇,我們這些網絡寫手通常也是這么干的,都是以點擊率來滿足虛榮心的。
我的網友中,很多都是“磚手”,王朔也是。王朔拍磚絕對是把好手,且無論老少,不管大小,挨過王朔“板磚”的不勝枚舉,年齡大的有金庸,年齡小點的有郭敬明,不大不小的有張藝謀,等等。有時候,王朔拍磚也挺逗樂,比如拍相聲演員奇志:“就你那兩下子還說我們北京的相聲呢?你舌頭捋得直腦子也轉不過彎來……你那名字也不是相聲演員的名字,還奇志呢。自個起的吧?太像志大才疏的人了,你怎么不叫奇怪呀?我給你起個藝名:小奇怪。”瞧,人家王朔這“拍磚”的技術。我敢說,如果王朔加入“磚盟”,那咱“磚盟”可就牛了,一定是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我的網友中,很多都是“灌手”,王朔也是。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灌”者留其名。王朔也不甘寂寞,忽一日,6小時不到的時間里,老王連發博文24篇,把矛頭指向他認為的不良媒體,還連續辱罵了成都、沈陽等四個城市。據報載:其博客中“胡言亂語”隨處可見,引發“叢叢怒火”。老王在博客上折騰,我一點都不奇怪,因為王朔在網上爆的料已經太多了,所以我只佩服王朔驚人的“灌水”速度,短短幾個小時,就能敲出那么多字,而且還不嫌累,足以讓我等灌水大軍“仰視”加“崇拜”了。
我的網友中,很多都是“網絡暴民”,王朔也是。“網絡暴民”是指那些滿嘴“網絡粗口”,用嚴厲、粗鄙的言語譴責、辱罵當事人的網友。這段時間的王朔,在網上撒歡,言論不斷升溫,打擊面甚廣,其尖銳、粗俗程度令人咋舌。這些,和構成“網絡暴民”的幾個條件基本吻合。我心里不禁有些犯嘀咕,新書賣不好,就去當網絡暴民,四處罵人,至于嗎?
王朔的小說影響過一大批人,包括我在內都曾以王朔為榮,現在卻總覺得王朔已經蛻變成一個普通網友了,整天在網上混日子,逞口舌,雖然“場面”熱烈了,但真正看王朔小說的讀者,正和這熱烈的“場面”漸行漸遠,因為這熱烈,只能充當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再無其他。
(蘇白摘自《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