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中期,有一套由鄧小平親自過問、出版的書,出版之后在全國很多地方出現了讀者排隊購買,供不應求的現象。這套書的書名就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前不久,《不列顛百科全書》國際中文版的修訂版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包括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等在內的一百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為該書撰寫了詞條。
近日,《小康》專訪了國際中文版中方主編徐慰曾,年過八旬的徐老講述了這套世界聞名的百科全書在中國的出版故事。不難看出,《不列顛百科全書》的出版過程,同時也是我國改革開放,社會發展進程的縮影。

記者聯系徐慰曾的時候,他正在葫蘆島渡假。得知《小康》要采訪他的意愿之后,徐老次日就從葫蘆島趕回。在他的駐地——北京外國語大學一座普通的樓房內,徐老打開了話匣子,往事如流水一般輕淌了出來。近30年來的歲月,從事一套書的出版,《不列顛百科全書》已經成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時也濃縮著他畢生的精力和心血。在他身上,體現著老一輩出版人對事業的追求。在窗外蟬聲的唱和中,徐老說起了《不列顛百科全書》在中國出版背后的故事。
鄧小平當場批準中美開創性合作
徐慰曾是1978年起到當時剛成立的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工作的,此時,他已經52歲,飽嘗了命運中的橫逆和災難。他更無從知曉,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將從這里開始。
在出版社,他開始是臨時工,1979年平反昭雪后,他被正式調入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徐慰曾記得,1979年11月26日,當時擔任國務院副總理的小平同志第一次接見了時任不列顛公司副總裁的吉布尼等人,當時中方陪同接見的有:國家出版局代局長陳翰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負責人姜椿芳、劉尊棋、閻明復等。鄧小平在談話中指出,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世界的先進成果,來加速現代化建設。在談到百科全書時,鄧小平說,三十幾年了還沒有搞這些事,這也反映了我們的落后。在美方提出中美雙方出版機構合作出版中文版《不列顛百科全書》時,鄧小平說,這是個好事情,并當場就批準了這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出版合作項目。
1980年8月12日,中美雙方出版機構負責人在美國簽訂了合作出版的協議書,中美雙方簽署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和不列顛百科全書公司關于合作出版《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的協議書”。9月8日,以不列顛公司董事長斯旺森為首的董事會代表團第二次訪華。當時正值中國召開五屆人大三次會議,鄧小平在百忙之中第二次接見了美國客人,他在會見中指出:中國人民對新的路線、新的方針政策,對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決心是堅定的,同時也是有信心的。我國的形勢在粉碎“四人幫”以后一年比一年好,這是顯而易見的,但現在還有許多困難,還有許多弱點。認識弱點,才能克服弱點;只有認識自己不行,才能努力去學習,逐漸地行起來。認識落后,敢于把自己的缺點講出來是需要勇氣的,我們有這個勇氣。外賓們聽了之后,非常感動,高度評價了鄧小平的這番講話,認為這體現了鄧小平的實事求是精神和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決心。他們回國之后,將鄧小平的講話在《不列顛百科全書年鑒》和其他報刊上作了介紹,產生了良好而巨大的影響。鄧小平在談到這次出版合作時,再次對外賓們說:這是件好事情。幾乎全世界都知道你們的百科全書在學術領域享有權威性的地位。我們中國的科學工作者把你們的百科全書翻譯過來,從中得到教益,這是很好的一件事情。這項工作同四個現代化有關嘛!
鄧小平除了稱贊這項出版合作外,還對中文版《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的編輯方針作了指示。他對美國客人說:……外國的部分搬你們的就是了,中國部分自己來寫,可能還有許多議論、爭論和一些不同的看法,通過平等協商解決好了。
此次合作中,徐慰曾被任命為中美《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以下稱《簡編》)聯合編審委員會中方秘書、《簡編》副主編、《簡編》編輯部副主任。徐慰曾認為,在經歷了長期的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特別是在“文化大革命”結束后不久,如果沒有小平同志兩次接見美國客人,并當場批準這項合作,中國一家出版社要和美國一家出版公司合作出版這樣一部涉及許多政治敏感問題且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大不相同的書,幾乎是不可能的。同樣重要的是,鄧小平同志關于編輯方針的指示,也為以后解決一系列難題指明了方向。后來,雙方正式成立了由中美雙方學者組成的聯合編審委員會,委員會開過三次全體會議、十余次工作會議,經過反反復復的協商、討論甚至爭論,最終解決了一系列有爭議問題。

在《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的中美聯合編審委員會的中方成員中,有劉尊棋、錢偉長、周有光和徐慰曾,以及參加這項工作的400多位專家、學者、譯者和編輯。凡是上了年紀的,大多數都受過不公正待遇,有過坎坷的經歷,在鄧小平的感召下,大家無不以飽滿熱情,無私忘我地投入了這項工作,最終僅以五年多的時間,使近代中國第一部中美合作的綜合性百科全書于1985年問世。
鄧小平第三次會見吉布尼
1985年9月10日,鄧小平接見美國不列顛百科全書編委會副主席弗蘭克·吉布尼之前,徐慰曾受組織委托,向鄧小平匯報了經他親自批準的《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的編輯和出版等情況。鄧小平三次接見美國不列顛公司代表團和中方文化部與出版機構的負責人時,徐慰曾也在場。會議開始時,鄧小平接受了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總編輯姜椿芳贈送的《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一至三卷,還接受了吉布尼贈送的1968年出版的《不列顛百科全書》英文版第一版的第一至第三卷復制本。鄧小平在談話中指出:我對這次合作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賀,明年全部出版是很好的事情。這部百科全書是非常有用的。這是知識讀物。現在我們搞四化建設缺乏知識,知識不足,應該從多方面取得知識。
《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出版后,徐慰曾一直關心國內外讀者對該書的反應,并從各方面進行檢查,參加各地書展、主動到各購書單位召開會議,傾聽各方面意見、建議,發現該書資料單薄、不能滿足讀者的普遍要求,在質量上也有不少缺點、差錯,在裝幀設計、圖片、印刷質量等方面也比較簡單、不太令人滿意。隨著改革開放的形勢日益發展,廣大讀者對于知識的需求越多、越廣、越高,徐慰曾深感自己還沒有完成任務,未盡到責任。必須盡快出版一套內容豐富、卷數更多、圖文并茂、印刷精美的大型不列顛國際性百科全書中文版。
經過了大約五年左右調查、研究,通過和美方協商,廣泛聽取新聞出版界領導同志和各方面專家、學者以及許多親友同事的各種意見、建議后,徐慰曾更深認識到出版全本《不列顛百科全書》是自己面臨的新任務,必須面對,要排除萬難,盡快完成。否則,自己不能算完成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前領導小組成員,《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美聯合編審委員會中方主席劉尊棋的委托,也沒有做好鄧小平多次所說的“這是個好事情”。
貸款出版國際中文版
1994年,《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出版已近10年,當初的對美合作和編譯工作由設在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內的編輯部負責,而出版與發行的工作都由設在上海的中國大百科出版社承擔。但隨著體制改革,出版社要自負盈虧,國家不再撥經費,特別是上海分社分家獨立后,《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的全部工作必須統一由北京的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進行,而全面修訂更是刻不容緩的事。這時社長單基夫等和徐慰曾幾次談話,希望他再挑擔子。后來社委會決定授予徐慰曾全權,由他擔任國際中文版主編兼編輯部主任并撥給編譯經費200多萬元等。徐慰曾等人于1995年2月正式開始組建編輯部,并擬定了一項緊迫的計劃,在三年內完成編譯工作,并力爭1998年出書。

工作開始后不久,就遇到了經濟困難,要編輯部自己設法籌集資金。徐慰曾等作過各種嘗試,如大家集資、請求資助、貸款等,但一時都難以進行,最后還是美方何德樂幫了忙,他答應以較低價格供給編輯部1993年版的英文原版《不列顛百科全書》700余套。在新聞出版署及社內發行部,百科書店等支持下,編輯部較快地進口這套書并立即銷售,徐慰曾也以主要精力抓這件事,動員編輯部人員,請求專家、學者和親朋好友支持。除了資金外,編輯部遇到了許多困難,如任務大、時間緊、編輯力量不足,后來又因版權問題內外磋商等,但在整個團隊的努力下,這些困難都被先后克服了。1998年初,國際中文版開始發稿,編輯部又向銀行借款數百萬元以支付出版印刷費用。
徐慰曾至今仍清楚地記得,絕大多數工作人員連續3年沒有休假,放棄了節假日,夜以繼日地辛勤工作;許多人不顧年老,帶病堅持;有些工作人員在此其間離世。就這樣,徐慰曾和他帶領的團隊經過艱難的跋涉后終于迎來了光明。1998年10月9日,第9屆全國書市在西安舉行。10月12日,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和美國不列顛百科全書公司聯合舉行了《不列顛百科全書》國際中文版出版發行的發布會。這套享譽世界的百科全書,在中國出版后印刷達8次,得到了中國讀者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