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收藏特別強調體育專題的涵蓋面,包括文獻資料要與體育獎牌、火炬、紀念牌、證章、身份證、宣傳畫、比賽秩序冊、成績冊、指南手冊、運動服、器材、隊旗、會徽、吉祥物、紀念章、門券、包裝品、標識物等。
體育老照片
能夠直接還原歷史瞬間的體育老照片是收藏品的一個重要的門類,已有百年歷史。一張收藏價值較高的體育老照片應同時具有新聞性、觀賞性、文物性。世界紀錄打破的瞬間、超級體育明星高難度的動作、獲勝時的姿態、領獎臺上的笑容等,都是體育老照片收藏的要素。愛好者眾多的體育項目是收藏首選。被收藏的體育老照片應“光、影、景、形、神”兼備。體育老照片是傳播奧林匹克精神最形象的藝術品,使其在傳播歷史與科學文化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是“人文奧運”的重要內容。
第一屆奧運會外文畫冊
第一屆奧運會于1896年4月6日開幕。希臘國王喬治一世宣布了大會開幕。維凱拉斯、顧拜旦等國際奧委會官員出席了開幕式。在開幕典禮中,演奏了一曲莊嚴的古典弦樂《撒馬拉斯頌歌》,作曲者為希臘薩馬拉斯,作詞者為帕拉馬斯。1958年,國際奧委會將它定為奧運會會歌。希臘人對這次大會表現了極大的熱情,出席開幕式的觀眾達8萬人,這一數字直到1932年洛杉機奧運會才被突破。應邀參賽的有澳大利亞、奧地利、保加利亞、英國、匈牙利、德國、丹麥、美國、法國、智利、瑞士、瑞典和東道主希臘13個國家的311名運動員,比賽項目有田徑、游泳、舉重、射擊、自行車、古典式摔跤、體操、擊劍和網球9個大項。首屆奧運會沿襲了無女子參加的古奧運會舊制。
第一屆奧運會主會場是在雅典古運動場的廢墟上重建而成的,用大理石建造,呈“u”字形,周長333.33米,長192米。因轉彎角度窄,易出事故,東道主沒有設200米項目,這在奧運會中是僅有的一次。雅典馬拉松賽的路線是昔日菲迪皮得斯所跑過的路線,在馬拉松至雅典之間,全程40公里。1894年在巴黎會議上制訂的奧林匹克憲章明確規定,各項比賽只許業余運動員參賽,但擊劍可以例外。本屆擊劍只有花劍、佩劍兩劍種,業余和職業兩種比賽。
據記載,國際奧委會曾向清政府發了邀請,但清王朝不知奧運會為何物,未予理睬。其他亞、非國家亦未前往。
我收藏的《第一屆奧運會》外文畫冊,記錄了110年前的奧運景象。
50年前的奧運選拔賽
1956,年第16屆奧運會在澳大利亞舉行。當年,中國為了參加這屆奧運會,在北京體育館舉行了選拔賽。在選拔賽閉幕式上,國家體委宣布了我國第一批49名運動健將的名單,國務院總理周恩來親自授予他們“運動健將”證章。國家體委主任賀龍元帥叮囑人選隊員:“一定要表現出中國運動員的精神!”就在中國奧運代表隊到廣州準備出發時,遺憾的事情發生了。在當時的國際奧委會主席,美國人布倫戴奇為首的少數人的操縱之下,奧委會將臺灣所謂的“中華奧委會”繼續保留在成員名單上,一面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面同意臺灣以“中華民國”名義參加1956年奧運會,并規定兩個代表團使用的名稱一個是“北京中國”,一個是“臺灣中國”。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在反復交涉無效的情況下,1956年11月6日聲明:“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強烈抗議國際奧委會分裂中國的做法。宣布拒絕參加第16屆奧運會。”其后,中國奧委會于1958年8月19日宣布斷絕與國際奧委會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