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保護數字出版的知識產權,如何防范和打擊各種侵權盜版行為,如何建立適應數字化時代的法律、法規體系,都需要相關企業和政府部門投入更多的精力。
7月18日,國家版權局、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北京聯合舉辦了“2007國際版權論壇”。此屆論壇圍繞“互聯網版權保護與產業發展”的主旨,針對網絡出版發行版權保護、網絡游戲產業版權保護等問題做了深入的探討。
傳統出版急需轉型
“中國出版業正站在一個值得期盼的歷史拐點上。數字化時代對傳統出版產業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社長賀耀敏認為,互聯網已經成為現代社會必不可少的工具和紐帶,也正因為如此,傳統出版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長期以來,傳統出版一直承擔著傳承文明、傳播知識、匯集信息的使命和作用。而在今天,互聯網和數字出版成為出版業關注的新經濟增長點。” 賀耀敏分析認為,首先,在互聯網時代,傳播載體如視頻、音頻、數據庫檢索等都已經脫離了簡單的文字和文本傳承的框架; 其次,傳播途徑的多元化大大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知識的集成越來越重要。“傳統出版的缺陷也越來越明顯,這種缺陷實際上不僅僅是傳統出版業本身的缺陷,也是它那個時代的缺陷。”
由于各種出版活動越來越受制于互聯網的發展,現在正在形成一種新的市場霸權,各種圖書和服務都空前集中地擺放在所有客戶面前供其選擇,商品的特殊性往往要被消費者的個性化所代替。
“當然,這不是說傳統出版已經陷入了絕境,新技術給傳統出版業帶來的與其說是生存的挑戰,倒不如說是發展的機會。傳統出版業可以充分利用新技術去實現一次從傳統向現代的飛躍與轉變。”賀耀敏說。
業內專家認為,網絡出版和數字出版的優點十分明顯,一方面它們更具有開放性、即時性、多媒體性、無差別性和交互性;另一方面它降低了出版的成本,大幅度地減少了傳統出版的許多中間環節,使出版產業更加綠色和環保。
賀耀敏告訴記者:“網絡出版和數字出版無疑將成為中國出版業轉型的必由之路。當今的互聯網技術和數字技術已經足以推動數字出版的發展,數字出版的主要障礙不是來自于技術是否成熟,而是來自于出版界的抵觸或者漠視。”
顯然,網絡出版和數字出版給知識產權的保護帶來了一系列更新的問題和更難的課題,如何更好地保護數字出版的知識產權,如何防范和打擊各種侵權盜版行為,如何建立適應數字化時代的法律、法規體系,都需要政府部門和相關企業投入更大的精力。
新技術沖擊版權制度
新聞出版總署署長、國家版權局局長柳斌杰在會上公開表示:“在近期由國家版權局等8部委等參與的網絡文化環境整治專項行動中,我們共查處網絡侵權案件608件,關閉非法網站280余家,沒收服務器110臺,有效遏止了網絡侵權盜版活動蔓延的速度。”
柳斌杰署長同時指出,新技術帶來的行業沖擊是不可避免的。一是版權作品的種類和數量快速增加; 二是網絡環境下的版權保護新問題層出不窮、矛盾越顯突出。比如網絡對圖書、音樂、電影等作品的傳統傳播方式形成強烈沖擊;P2P技術、搜索引擎、博客和播客、在線音樂影視的收聽、收看、下載等問題,引發了著作權人、作品使用者和廣大公眾的利益沖突; 三是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使版權保護的難度增大了。
近日,娛樂基地網站在北京再次起訴百度,要求被告立即停止對原告千余首著作權歌曲進行搜索和深層鏈接的侵權行為,索賠金額高達一億元。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已經受理了該案,如此巨額的賠償數字也使“娛樂基地訴百度案”成為中國最大的知識產權案件。
“唱片公司起訴百度搜索和雅虎中國的性質如出一轍,但審判結果截然相反。而雅虎美國的搜索網站只能搜索出屈指可數的幾個正版付費網站,說明我國相關法律有相當大的空缺。”德君律師事務所主任劉平在會上強調,辨別網絡傳播行為是否屬于ISP行為還是ICP行為,不是從該網站特許經營執照上分析,而是從具體行為分析,國內很多網站“打著ISP的之名,行ICP之實”。
顯然,數字網絡技術給版權制度帶來的沖擊,使得版權與其他知識產權相比,對“保護”有更大的依賴性。能否進一步完善版權保護制度,有效保護網絡版權、打擊在線盜版行為,對互聯網產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
新版權政策即將出臺
新聞出版總署音像電子和網絡出版管理司副司長寇曉偉表示,目前網絡出版已經覆蓋了傳統出版的所有領域,在市場需求和技術創新的促進下,網絡出版呈現出不均衡的發展態勢,主要表現為學術文獻出版和大眾消費出版兩頭熱的狀況。
在互聯網突破傳統地域界限、取消中間環節之后,傳統出版產業靠地域分割壟斷區域市場的局面已經被徹底打破。在這樣的生存環境中,誰具有了平臺化的優勢,誰就具有了競爭的優勢。
地域壟斷被打破的同時,新的壟斷即將誕生,那些對內容、技術、渠道和資金資源具有更大集約整合能力的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正變得日益明顯起來。按照信息產業的競爭規律,30%甚至更少的企業將會擁有70%以上的市場。互聯網產業則把這個規律推到了極端。
寇曉偉副司長透露,目前針對互聯網出版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新聞出版總署正在修訂互聯網出版暫行規定,即將頒布《互聯網出版服務管理辦法》。此外,總署還在調研的基礎上,頒布網絡文學、網絡游戲、網絡雜志等方面的規章,以利于及時有效地對這些網絡媒體進行審批。
今后,新聞出版總署將鼓勵有條件的音像、報紙、期刊進行網絡出版,鼓勵以股份制等方式打破地域壟斷,培育大型的出版集團,增強主要新聞出版集團戰略投資地位。“為規范管理網絡出版企業,總署正在提高準入門檻,對從事網絡出版的企業實行審批制和許可制。此外,對那些經營不規范、條件不具備的網站,總署將依法進行清理整頓。”
針對有些網站未經合法授權將他人的作品非法傳播或下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私服、外掛等方式進行非法網絡出版活動,寇曉偉副司長認為,這嚴重阻礙了網絡出版產業的發展,影響了社會的穩定。“為保護知識產權、維護創作者的合法權益、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新聞出版總署將采取措施,對非法網絡出版活動予以堅決打擊。”
鏈接:網絡出版
網絡出版是將信息作品登載在互聯網上,供眾多人瀏覽、使用、下載的傳播行為。通常我們把網絡出版分為簡單出版、多媒體出版和混合出版三種類型。
簡單出版主要是指以文字、圖片形式為主的出版形式,包括各類文章、文學作品、學術研究著作以及短信、賀卡等。這種出版形式具有易于檢索、閱讀瀏覽方便、傳輸帶寬少等特點。多媒體出版是指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出版,包括動漫出版物、多媒體彩信等等。混合出版是將簡單出版、多媒體出版和交互服務結合在一起,形成不可分割的網絡出版形式,比如游戲社區服務、聊天記錄、實時信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