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詞源上看,壟斷的本意是指“站在集市的高地上操縱貿易”。引申以后,指對市場的獨占性行為。能夠站在制高點上操縱市場,意味著權力、地位、智慧和財富。對這種不同尋常的成功,本可以用很多詞匯來贊美,可是“壟斷”不是溢美之詞,而是弱小者對強大者欺壓的抱怨和控訴。弱者眾、強者寡,使反壟斷的聲音聽起來像民意、像正義。
6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上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草案)》,歷經20年的反壟斷法將提交人大審議。“站在高地上操縱貿易”從此將面臨正義之劍的制裁。
20年來,關于反壟斷法的爭論主要集中在所謂“行政性壟斷”的問題上。“行政性壟斷”是基于行政權力形成的壟斷,論者一般將我國的電力、鐵路、電信等行業的當前狀況統稱為行政性壟斷。這些行業里都是由少數幾家大型國有企業獨占市場。
消費者批評行政性壟斷性企業的產品與服務價高質低、強買強賣。經濟學家批評不合理的市場準入制度無法充分競爭,限制了產業發展。
在IT領域,電信業與電腦業是兩個對比鮮明、反差巨大的行業,一個行政壟斷,另一個充分競爭,不妨對比一下。
不錯,電信業里確實存在價高質低、強買強賣的情況。可是,電腦業盛行價格戰,極低的利潤,迫使消費者面對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大面積存在的局面。在政府的制約下,電信大幅降低資費、改進服務;電腦業不斷整頓市場秩序,強化消費者保護措施。
對于消費者,充分競爭的電腦業肯定比行政壟斷的電信業好嗎?
不錯,由于行政壟斷,電信業的企業數量遠遠少于電腦業。但是,在2006年的世界500強中,中國移動與中國電信雙雙上榜,而電腦行業則榜上無名。在美國《商業周刊》最近發布的IT百強中,中移動位居第十,電腦業則名落孫山。
還有,由于行政壟斷,巨大的電信運營業造就了華為、中興、大唐等一批在世界信息產業界舉足輕重的優秀企業。這些企業不僅規模大、效益好,而且正在與國際大廠在全球展開競爭,沖擊國際大廠在知識產權上的壟斷地位。反觀電腦行業,只有一個聯想沖了出去,整個電腦行業還在無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無休止的價格戰、艱苦招架國際大廠搶奪中國市場的泥沼中奮爭。
對于產業發展,充分競爭的電腦業肯定比行政壟斷的電信業好嗎?
最近,有報道說中移動等企業要回國內A股上市。還有報道說中移動一家的利潤將占A股市場上所有企業利潤的18%。現在中國人都在踴躍地進入股市,一旦擁有中移動的股票,情形會怎樣?如果用戶變為股東,就成了“站在集市的高地上操縱貿易的人”的主人。反觀電腦業,尚無一家企業能有如此作為。
對于一般老百姓,充分競爭的電腦業肯定比行政壟斷的電信業好嗎?
值得慶賀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草案)》充分吸收了中國改革開放20年來對行政壟斷的認識和總結,沒有被西方經濟學界所左右,對行政壟斷行為做了十分謹慎的界定,充分保護了行政壟斷的合理、限制了它的過分,
有了反壟斷法,現在不僅應該思考如何執法,更重要的是應該思考如何分享壟斷,讓普天同享改革的偉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