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品牌攻破時尚“重鎮”,本土男裝應以設計崛起 安 杰
中國男裝進入了殘酷的“冠軍崛起階段”,但更殘酷的事實卻擺在了眼前:國際品牌蜂擁而入上海、北京、廣州等地最具流行指數的商圈,并在這些地盤輕松地壓制住了中國本土品牌的擴張。國際品牌攻破上海等時尚重鎮只是他們初試牛刀的第一站,還無法與食品、飲料、手機、汽車等行業巨鱷在中國的驚人突破相提并論。
實際上,當我們還在服裝領域里鉆研生產與成本、營銷和傳播的時候,國際品牌早已進入了“巨無霸崛起”和“個性品牌崛起”階段。這個階段比拼的核心是“設計力”!
“巨無霸”品牌的特征是:圍繞“設計崛起”定律,將“設計”文章做到極致。要么以超乎數量的設計師和多元品牌取得銷售霸主地位;要么擁有世界頂級設計師,走設計文化沉淀的路線,讓追逐者在同類領域里基本放棄對第一名的爭奪,甘愿做第二名、第三名。前者如Gap(美國)、Inditex(西班牙)、H M(瑞典)等;后者如世界十大男裝品牌ARMANI、HUGO BOSS等。
而個性品牌則是依靠細分領域或個性人群取勝,以對抗巨無霸品牌,如DOLCEGABBANA、ODBO等,它們對設計實力的要求甚至更苛刻。
一個新的競爭時代正在來臨,這個時代逼迫中國男裝必須盡快抓住服裝發展的本質。這個本質,或者說秘密通道,就是“設計崛起”定律!
“設計崛起”定律的關鍵因素包括設計文化的演繹、設計團隊的規模、面料資源的控制以及明星設計師的數量等。
原材料漲價引發對產品升級的新思考 楊永華
近期原材料市場漲價,諸多企業感受到生存壓力,并把產品升級作為應對原材料市場漲價的主要舉措,但升級為何總是以“留級”收場?
是升級產品本身的問題嗎?
產品升級是一種手段,而真正的目的在于關注更高層面的消費需求。現實中,撇開市場需求,片面關注既有產品肯定不對,但把對更高層面消費需求的關注,最終落實到現有產品上肯定更不對。
產品升級是否意味著品牌也必須升級?
一些企業認為品牌不足以支撐升級產品,是屢屢失敗的原因。事實上,產品不同于品牌,產品重銷售,品牌重傳播,在品牌不升級的條件下,一樣可以實現產品升級。
中小企業如何完成產品升級?
不少中小企業產品升級進入了一個誤區,即產品升級就是去爭取更高一級競爭對手的目標顧客。事實上,中小企業的產品升級應該是有效地滿足自己的目標顧客群的更高需求,或者說引導他們進入更高消費層次。
產品升級,能否幫助企業解決原材料漲價的財務壓力?
原材料漲價,企業的收益減少,甚至為負,企業將其歸罪于產品檔次低,并希望通過產品升級來減輕企業財務壓力,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產品升級是企業應對市場競爭和消費結構變化的需要,產品成功升級的結果,才是改善企業財務狀況。升級后的產品面臨的是新的消費群體或原有目標消費群更高層次的需求、新的競爭對手,需要企業新的投入,因此產品升級在短期內往往只會增加企業財務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