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整合大勢所趨強者恒強
隨著中國經濟的日益強大和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2007年,“走出去”和吞并戰略也成了中國企業增強自身實力、擴大市場份額的舉措。
中國移動鍥而不舍的國際化并購,在今年年初總算有所斬獲。1月22日,中國移動宣布,以2.84億美元的現金收購Millicom旗下的巴基斯坦第五大移動運營商Paktel 88.86%的股份。在此前進行的兩次國際化并購角逐中,中國移動都遭遇了失敗。有業內人士分析,這次收購可以說是中國移動國際化戰略的一次“試水”,“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而我國臺灣PC廠商Acer出資7億多美元對前美國第三大PC廠商Gateway的并購更是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已經在歐洲市場站穩腳跟的Acer大舉挺進美國市場的野心昭然若揭。這顯然給了在國際化戰略上剛剛有所收獲的聯想一記重拳,世界第三大PC廠商的地位隨時有可能動搖,其在海外市場的表現牽動著整個業界的神經。
11月19日,納斯達克上市公司華友世紀控股集團和國內著名傳媒公司光線傳媒有限公司共同宣布,以換股方式進行股權合并,合并后雙方將組建成為一家新的公司——光線華友傳媒娛樂集團,新公司將成為一個跨手機、互聯網和電視的綜合娛樂媒體集團。傳聞已久的“光華姻緣”終于有了美滿的結局。然而,美滿的“婚姻”卻難掩有著SP背景的華友世紀轉型的辛酸。有評論人士稱,如果把“TOM退市”看做SP的“逃亡”,那么華友世紀與光線傳媒的結合,可算是SP的絕唱。
傳聞已久的蘇寧并購大中在年底“半路殺出了程咬金”。12月16日,國美宣布以36.5億元得到了大中電器的獨家管理權和經營權。整合后的國美大中3C賣場將憑借在渠道數量和營銷模式上的優勢,更加強勢地殺入IT主渠道,給傳統IT賣場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
現實逼迫戰略轉型分道揚鑣
有合的喜悅,就有分的難過。2007年,IT界也不乏值得深思的“離騷”。
壟斷加行業保護,敵不過技術與市場的劇變??鐕揞^伊士曼柯達與中國本地企業樂凱之間的影像行業跨國聯姻11月份結束了“四年之癢”??逻_以低價將其所持的樂凱股權全部出售給了一家名為廣州誠信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的本地企業,徹底退出樂凱,僅股權轉讓一項就虧損了約一億元人民幣現金。
2003年10月,為了加大對中國傳統膠卷行業的整合與投資,樂凱與柯達達成了一項為期20年的合作協議,柯達將以總額約為一億美元的現金和其他資產換取樂凱膠片20%的股份。然而,此后數字影像興起,傳統膠片產業落寞,雙方合作的動力大大減弱。
柯達自身亦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其“全力進軍數碼領域”的轉型漫長而痛苦。從2004年起,柯達在全球裁員逾兩萬人,重組費用投入超過30億美元??逻_四大業務中只有商業圖文影像集團的地位和業務得到了提升,其他業務或被出售、或全面收縮、或外包。今年10月13日,柯達更是宣布將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后,結束與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長達百年的奧運贊助合同。
明基與西門子的跨國婚姻也在今年年初徹底畫上了一個句號。BenQ Mobile在宣布破產申請后未能找到下家,因此也就正式進入到了破產清算階段。在中國,明基手機業務的調整也在進行:北京的研發中心已經完全關閉,蘇州的工廠也完全關閉; 德國的3000多員工和國內的相關研發人員也都相繼遭殃。
“明基手機犯下的錯誤是由于想走捷徑而導致的,將來我們不會再急于求成?!?1月11日,在明基2007年策略發布會上,明基電通中國營銷總部網通事業群總經理姚鴻州無奈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