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nux繁榮難掩虛弱體質
桌面Linux在2007年聲勢浩大,戴爾全面轉向由桌面Linux領導廠商Novell提供的產品,兩者之間的合作金額有望突破百萬美元,這是桌面Linux商業史上的一個奇跡。
2007年是不是桌面Linux朝思暮想的歷史大拐點呢?現在難下斷言。但眾多的PC廠商都在傾向于在特定的產品、特定的市場上大規模引入桌面Linux產品。據民族軟件積極倡導者倪光南院士統計,桌面Linux今年預裝量可突破千萬臺。
不少業界人士稱,桌面Linux已由虛轉實,但整個產業的爆發點還遠遠未到,產業還是非常弱小。一些桌面Linux廠商在取得預裝量突飛猛進的時候,也感覺到很迷茫,他們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用戶最終使用了他們的產品。
雖然在2007年,桌面Linux取得了讓世人矚目的成績,但是本身存在的問題還是難以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決。比如,廠商眾多、工作重復、高端人才稀缺且分散,不能形成優勢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造成軟件水平難以快速提升等。另外,國內Linux廠商財力單薄。國內還沒有出現上市公司,而且制定短期上市計劃的企業幾乎沒有,主要的原因是企業發展中缺乏資金介入,財務狀況不到上市的條件。還有,公司管理體制混亂、資本層面與業務層面往往意見不統一、企業管理缺乏效率,造成企業運營混亂、企業待遇低、人員流失率大。
與強大的微軟相比,桌面Linux要做的功課還非常多,歷史契機在何處已經變得非常模糊。
虛擬化升溫應用尚待做實
虛擬化技術的進步和用戶需求的不斷增加,誘使業界眾多的IT廠商聯合起來將其奮力推下了神壇。
虛擬化技術并不是這個時代的產物,上世紀70年代,在大型機上運行的虛擬分區技術就是它的雛形。
然而早期,使用虛擬化基礎設施的成本極高,應用也相對有限,所以只有少數廠商享有該技術。直到近年來基于x86架構的虛擬化技術出現后,它才正式飛入了尋常百姓家。
與2006年不同,在記者對眾多行業CIO進行調查后發現,2007年中很多企業已經對虛擬化技術頗為了解,有些甚至做了初步嘗試,虛擬化技術在與用戶應用環境的磨合中不斷成熟。更為重要的是,隨著用戶開始把虛擬機部署到生產環境里面,他們對更有效地利用虛擬化環境的新型管理工具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在這種情況下,這個領域的競爭也在日漸升溫。
由于底層技術已經成熟、穩定,廠商們紛紛向市場推出新的工具。這一動向在2007年表現得尤為明顯。從國際巨頭IBM、intel、AMD、微軟、惠普、甲骨文、VMware,到國內的服務器廠商聯想、浪潮等,每家都在宣傳自己的虛擬化技術有多可靠。
但是用戶對虛擬化越來越理性的認知,讓廠商的“如意算盤”進展得并不是一帆風順。從很大程度上來說,促使用戶對虛擬化技術產生興趣的正是利潤。用戶渴望降低成本,而虛擬化技術能幫助企業有效利用各種IT資源。
盡管虛擬化技術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用戶日益增長的IT需求,但如今虛擬化技術的現狀是: 百家爭鳴使得它還沒有形成一個很統一的標準,正是統一標準平臺和開放協議的缺失,成為了虛擬化難以快速普及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