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庸者笑而應曰:“‘若為庸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大史學家司馬遷以其卓越的文學才能,寥寥幾筆就將秦朝掘墓人,中國農民起義的鼻祖陳勝勾畫得活靈活現,而且把陳勝不甘于平民百姓的強大的心理欲望和王者心態原形畢現。陳勝最終起義失利被自己的司機(車夫)殺死,為亭長劉邦創立大漢王朝打了前戰。風水輪流轉。300年后,另一個梟雄曹操,戎馬一生,用無數將士的鮮血控制了中國北方的半壁江山,晚年如此感慨,“我的志向是管好一個縣。沒有想到一不小心混到江湖大哥的地位。”并且,從曹阿瞞臨終彌留對妻妾女紅這些蠅頭小事的安排,足以看出這位毀譽參半的大英雄感慨的真實性和做人的平常心,也印證了中國那句俗語,時勢造英雄。”
商場如戰場。在沒有戰爭的年代,企業家就成了時代的英雄。我們回頭看一看這些大企業家的成敗得失,會驚然發現太多的相似之處。中國最大的硅膠生產企業——宏達化工董事長朱德洪自學高分子化學,一舉攻克世界性技術難題,給國家帶來巨大的科研價值和市場價值,可他只有小學學歷。內蒙古億利科技集團的老總王文彪是內蒙古沙漠深處的一位漢子,為了改變窮困的生活,領著一幫伙計到沙漠深處挖鹽,用賣鹽的錢,在沙漠上種植甘草,與大自然頑強抗爭。
無論朱德洪,還是王文彪,他們的起點很簡單,解決人們生活的實際需要,人生目標也在于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然而,我們也仔細研究一下曾經創造了無數輝煌,引領中國彩電行業走向繁榮的倪潤峰,特別是他二次出山,將背投這個戰術性的產品當做戰略發展孤注一擲時,終于讓長虹背上了龐大的債務。稍加留意,就可以看出來,長虹之所以受騙,根本原因不在于騙子的騙術有多么的高明,而在于倪潤峰二次出山之后,要對自己的品牌再一次證明,要從成功走向持續成功。于是,這場名譽捍衛戰和所謂的“歷史責任”蒙住了久經商戰老江湖的心智,讓騙子鉆了空子。同樣,現在鋃鐺入獄的伊利前老總鄭俊懷,凡是在他身邊工作過的人,都了解他的節儉,也都知道他做人的謹慎。以致司法機關公布他因高層收購貪占財物數百萬元時,很多人都難以置信。鄭俊懷使伊利從最初只有四十多人的回民食品廠發展到資產數百億的乳業巨頭,正當的收入已讓鄭俊懷下一代也富足無憂,為何還能使本來一個很節儉的人貪污幾百萬呢?道理很簡單,心理失衡。作為一個國營企業,鄭俊懷在伊利從小變大、創造驚人的財富之后,在自己的正當所得與自己創造的財富不成比例后,就產生一種心理失衡。總覺得自己付出很多,精力,青春,親情,創造了幾十億,上百億的社會價值,轉眼鬢生華發人亦老,于是,想抓住什么,想補償,便產生了超出生活需求之外的占有欲望,陷入一個心理黑洞。
心靈的起點,就是終點。墨菲定律一再告誡我們,任何事情只要能向壞的方向發展,就一定向壞的方向發展。而這個壞的起點,就是人的本心。于是,上帝給人們開了一個這樣的玩笑,只要最在乎什么,一定會在在乎的地方跌倒。在乎名的,常常會落個身敗名裂,看重利的,時常最后一無所有。因此,無欲則剛成為人生的一大戒律。
生命是珍貴的,珍貴得無論用任何方式度過,都將是一種浪費。無論企業家也好,時代英雄也好,看透生命也就是一個從生到死的過程。于是,所有的名呀,利呀,都變成了過眼浮云。看透了名利,就等于打通了企業家的任、督二脈。打通任、督二脈,也就守住了本心,守住了本心,也就守住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