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患者越來越多,其中一部分人可能會發生一些意外情況,從時間上看,有近期發生的和遠期發生的。
近期發生的并發癥,主要與置入手術有關。首先,因為現在采用靜脈系統心內膜置入起搏電極,當切開或穿刺靜脈時,造成血管的損害,可能出現大出血、血氣胸、局部血腫等情況。其次,在安裝電極時,需反復調整位置,否則電極會刺激心臟,致使發生室性心動過速、心動過緩等心律失常,甚至還會發生心室顫動而致殘。另外,有些患者原有心力衰竭、心臟增大、室壁變薄等癥狀,起搏器不易固定,在心臟搏動中可能發生電極脫落,使起搏失敗。更有患者因手術中消毒不嚴或抵抗力差,可引起心臟起搏器埋藏的皮囊處感染,傷口經久不愈,甚至還會發生感染性心內膜炎,并伴有皮囊處血腫、皮膚壞死等情況。也有些患者出現局部肌肉收縮、皮囊裂開、電極松脫等并發癥,偶爾會發生多發性腦膿腫。
遠期發生的并發癥主要與起搏系統有關。可能會出現下列情況。
1.起搏器綜合征。這是由于采用心室起搏方式后喪失了心房的輔助泵血功能,使心排出量下降所致。表現為起搏器工作時,患者有頭暈、血壓下降、四肢無力等癥狀。這時需要更改起搏方式。
2.心律失常。這可能是由于導管電極引力過大、移動等情況所致,也可能是雙腔起搏時引起的起搏器介導性心動過速,這些都需要由專科醫生立即處理。
3.心肌穿孔。由于局部心肌供血較差,電極過硬,又長期刺激,引起心肌局部穿孔。這時需由外科醫生立即處理。
4.電極脫位。電極脫位可使起搏失敗,不得不重新安裝起搏電極。
5.起搏器故障。包括電池耗竭、電極穿孔或斷裂、感知失常、無起搏脈沖輸出等,這時需要更換起搏系統。
6.局部心肌起搏閾值逐漸升高,超過原來設定值,造成起搏失敗。還有起搏器在皮下游走、局部感染、血栓形成、出現心臟雜音、起搏器依賴等問題。
上述并發癥固然不少,但實際上發生的概率是比較低的,只要醫生在安裝心臟起搏器前后認真仔細地操作與觀察,患者積極配合,那么,大多數情況可以避免或得到及時的處理,不至造成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