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葵,又名木耳菜、承露、天葵、紫角葉等,為落葵科植物落葵的葉或全草,我國各地均有栽培。中醫認為,落葵性味甘、酸、寒,人心、肝、脾、大腸、小腸經,有清熱滑腸潤燥、涼血解毒生肌之功,適用于大便秘結、小便短澀、痢疾、疔瘡癰腫,斑疹等。《名醫別錄》言其“主滑中,散熱”,《本草綱目》言其“利大小腸”,《陸川本草》言其“涼血,解毒,消炎,生肌,治熱毒,火瘡”。營養分析表明,本品含葡聚糖、黏多糖、胡蘿卜素及有機酸、皂苷、鐵等。落葵花,為落葵科植物落葵的花,《國藥的藥理學》言其“花汁為清血解毒藥。解痘毒,又治乳頭破裂”。現介紹幾則治療方,供選用。
1.落葵粥:落葵、大米、調味品各適量。將落葵洗凈,切細;大米淘凈,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熟時加入落葵、蔥、姜、大蒜等,煮至粥開即可服食。可清熱解毒,適用于疔瘡癰癤,腫脹疼痛,濕熱痢疾等。
2.落葵飲:落葵適量。將落葵洗凈,切細,加清水適量煮沸后,去渣取汁代茶飲,每日數次,頻頻飲服。可清熱解暑,適用于中暑煩渴、胸悶不舒等。
3.清炒落葵:落葵、調味品各適量。將落葵洗凈,切段,鍋中放素油適量燒熱后,下蔥、姜爆香,而后下落葵,炒至熟后,放鹽、味精等調味即成。可通利大便,適用于熱結便秘及老年人習慣性便秘。
4.落葵燉豬蹄:落葵250克,豬蹄1對,調味品適量。將落葵洗凈備用。豬蹄去毛,洗凈,剁塊,放高壓鍋中煮熟,而后取出燒沸,下落葵,蔥、姜等調味品,煮沸即成。可清熱利濕,適用于風濕痹痛。
5.落葵燉雞:落葵250克,老母雞1只,調味品適量。將落葵洗凈備用。老母雞去毛雜,洗凈,剁塊,放高壓鍋中煮熟,而后取出加水燒沸,下落葵,蔥、姜等調味品,再煮沸即成。可益氣補虛,適用于虛勞損傷、久病不復、肢軟乏力等。
6.落葵綠豆粥:落葵葉100克,大米、綠豆各50克,調味品適量。將落葵葉洗凈,切細;大米、綠豆淘凈,加清水適量煮粥。待粥熟時調入落葵葉及調味品等,煮至粥開即可服食,每日1劑。可清熱解毒,適用于腸胃積熱、大便秘結、口臭等。
7.落葵花汁:鮮落葵花適量,洗凈,榨汁,裝瓶備用。使用時用棉簽蘸藥液外搽患處,不拘次數,連續1周。可清熱解毒,適用于水痘、乳頭皸裂、痱子、癤腫等。
8.落葵糊:落葵適量,擇凈,搗爛,外敷患處,敷料包裹,膠布固定,每日換藥兩三次。可清熱解毒,適用于瘡癤腫痛、皰疹、乳癰初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