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比喻說,對立法者而言,它的臨盆可能不是一句“瓜熟蒂落”能輕易概括的;就立法程序而言,它的降生只是一個過程的結束,而對于法律的施行而言,對廣大的人力資源從業者而言,它才剛剛開始……
作為一部從一審到四審經歷了近三年的新生法律,《勞動合同法》的出臺引起了方方面面的關注。那么,怎樣讓廣大的用人單位和員工很好地了解、掌握法律的內容,這部法律實施還有哪些準備工作要做?就此,本刊采訪了正在為《勞動合同法》的宣傳、實施而忙碌的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法制司司長閆寶卿。
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職業》:閆司長,《勞動合同法》已經出臺,各方面對這個法付出了很多心血,它的出臺對和諧勞動關系的建立將有哪些具體作用和重要意義呢?
閆寶卿:《勞動合同法》的制定與出臺,是自1994《勞動法》頒布以來,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障法制建設中的又一個里程碑。這部法律的頒布實施,對于更好地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構建和發展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制定《勞動合同法》是尊重勞動,保護勞動者的重要舉措。《勞動合同法》通過對勞動合同的訂立、履行、解除、終止等做出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和我國國情的規定,在尊重用人單位用人自主權的基礎上,要求用人單位必須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規定用人單位必須全面履行勞動合同、引導用人單位合理約定勞動合同期限、規范用人單位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行為、要求用人單位在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時必須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進一步完善了勞動合同制度,有效地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第二,制定《勞動合同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勞動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社會活動,勞動關系是最基本的社會關系,所以,以人為本,重要的是要以勞動者為本;社會和諧,重要的是勞動關系的和諧。勞動關系和諧穩定,是保證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的前提和基石。在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一方面有共同的利益,另一方面又有不同的利益需求,是一對既統一又對立的矛盾共同體。《勞動合同法》在維護用人單位合法權益的同時,側重于維護處于弱勢一方的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以實現雙方之間力量與利益的平衡,從而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第三,制定《勞動合同法》是完善勞動保障法律體系的重要舉措。勞動合同在保護勞動者各項勞動保障權益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勞動合同一方面從形式上確立勞動關系,從而為勞動者獲得勞動報酬、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等各項法定權益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又從內容上具體約定了勞動者的工資、工作內容、工作時間等權益,從而為勞動者實現和保障自身的權益提供了依據。勞動合同的重要性,決定了《勞動合同法》在勞動保障法律體系中處于基礎地位。制定《勞動合同法》,不僅可以直接維護勞動者的勞動合同權益,而且還可以起到間接維護勞動者的其他各項勞動保障權益的作用。由此可見,《勞動合同法》的出臺,標志著我國在完善勞動保障法律體系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企業也將是法律的受益者
《職業》:在《勞動合同法》的制定過程中,用人單位就有不少擔心,現在企業普遍感到壓力很大,認為今后的員工更難管了,勞動爭議會增多。您認為在《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中會出現企業擔心的問題嗎?
閆寶卿:在側重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同時,《勞動合同法》根據實際需要,在許多方面也考慮到了企業的利益,增加了維護用人單位合法權益的內容。比如,為保護用人單位商業秘密和知識產權,促進創新和公平競爭,新規定了競業限制制度。為鼓勵企業加強員工培訓,提高勞動者技能,允許用人單位與提供專項培訓費用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勞動者約定服務期以及違反服務違約金。又比如,《勞動法》規定,勞動者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用人單位規章制度的;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用人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用人單位可以隨時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法》除了延續以上規定外,為了保護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還補充規定了用人單位可以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即: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即勞動者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勞動合同的),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同時,增加了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替代方式。《勞動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的。《勞動合同法》一方面延續了《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另一方面考慮到在這三十日時間內,勞動者往往需要時間去尋找新的工作,因此,借鑒一些國家和地區實行的代通知金制度,增加規定了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的替代方式,即在符合以上三種法定情形時,用人單位既可以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也可以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然后解除勞動合同。還有,修改了用人單位裁減人員的規定。《勞動合同法》一方面強化了對用人單位與符合條件的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要求,另一方面考慮到用人單位調整經濟結構、革新技術以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放寬了用人單位在確需裁減人員時進行裁減人員的條件:
一是增加了用人單位可以裁減人員的法定情形。《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只有在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確需裁減人員的,才可以裁減人員。《勞動合同法》除延續《勞動法》以上規定外,增加了兩種用人單位可以裁減人員的情形: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二是放寬了用人單位裁減人員的程序要求。《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裁減人員的,都應當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并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勞動合同法》將《勞動法》以上規定內容調整為,用人單位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才應當按照以上規定的程序執行;裁減人員不足二十人且占企業職工總數不足百分之十的,無須按照以上規定的程序執行。
從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勞動合同法》對用人單位的利益也給予了盡可能的考慮,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對法律條文進行了有利于用人單位的相關調整。
任何一部法律,對企業、員工權利的行使和義務履行的要求都是共同的,相信企業只要守法經營,不追求短期利益,尊重員工的權利,勞動關系就會更加和諧,從長遠看,企業和員工一樣,都將是法律的受益者。
實施前的三大準備工作
《職業》:2008 年1 月1 日《勞動合同法》就要正式實施了,現在還有哪些準備工作要做?
閆寶卿:現在離《勞動合同法》的正式實施還有幾個月的時間,按照勞動保障部的統一要求和部署,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工作要做。
一是統一思想認識,切實加強領導。《勞動合同法》的頒布實施事關廣大勞動者的切身利益和用人單位的經營管理,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勞動者、用人單位和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充分認識做好宣傳普及工作對于貫徹落實《勞動合同法》的重要意義,要成立專門工作班子,制定好宣傳工作方案,在勞動保障系統和廣大用人單位、勞動者中廣泛宣傳普及《勞動合同法》,使勞動保障部門工作人員以及用人單位、勞動者領會本法的精神,掌握本法的內容,自覺遵守和執行本法,為法律規定的落實形成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二是堅持正面引導,突出宣傳重點。要全面介紹本法對《勞動法》確立的勞動合同制度做出了哪些修改完善,闡釋為什么要做出這些修改完善,宣傳做出這些修改完善的重要意義。對于社會上的一些不同認識,要有針對性地做好回應和解釋工作。
三是改進宣傳方式,注重宣傳效果。宣傳活動要堅持面向基層,面向用人單位,面向廣大勞動者,把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作為宣傳的重點對象。按照勞動保障部的總體部署,今年年底前將開展兩項重要宣傳活動,一是在全國范圍內進行一次勞動合同法知識競賽;二是開展勞動合同法宣傳月活動。廣泛運用各種宣傳方式,包括與有關新聞單位密切合作,通過舉行法律咨詢活動、在主要媒體開辟專欄、答記者問、撰文進行法律解讀、印發宣傳資料等方式,通俗易懂地做好法律闡釋工作,及時解答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提出的各種問題,把法律原原本本地介紹給廣大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使本法確立的各項勞動合同制度深入人心。
《職業》:《勞動合同法》實施前,還將制定哪些配套法規?
閆寶卿:為保證《勞動合同法》的順利實施,將陸續制定發布一些相關的配套法規。現在,我們正在進行相關的調研,組織各級勞動保障部門全面清理勞動合同法頒布之前制定的有關勞動合同制度的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對需要廢止的予以廢止,對需要修改的予以修改;同時,結合勞動合同制度實踐以及學習宣傳勞動合同法中需要進一步明確的內容和解決的問題,制定配套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這些工作都將于近期啟動。
實施的關鍵是普法和執法
《職業》:《勞動合同法》以高票通過,表明立法機關對此法達成了高度共識,而且該法公布后,也受到了社會各界好評,那么,要使這個法得到很好實施的關鍵點是什么?
閆寶卿:我認為,關鍵還是要做好此法的宣傳工作,面向基層,面向用人單位,面向廣大勞動者,通過多種形式,宣傳法律條文,普及法律知識,在全社會掀起學法、懂法、守法的高潮,為進一步推進勞動合同制度的實施營造有利的社會氛圍。對于社會上的一些不同認識,要有針對性地做好回應和解釋工作。要以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關心的熱點問題為宣傳重點,尤其是要重點宣傳《勞動合同法》針對一些用人單位不訂立勞動合同、濫用試用期和違約金條款、勞務派遣用工形式不規范、勞動合同短期化等問題所做出的制度完善,及時消除一些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誤解和疑慮。
《職業》:作為負責勞動合同制度實施的監管部門,下一步,勞動保障部門將如何貫徹落實《勞動合同法》?
閆寶卿:一部好的法律,只有很好地貫徹落實,才能真正發揮社會作用。貫徹落實這個法,勞動保障部門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宣傳普法、完善制度、監督執法。
首先是廣泛開展勞動合同法的宣傳普及工作。通過開展專門培訓、專題研討、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方式,在廣大用人單位、勞動者中廣泛宣傳和普及勞動合同法,使勞動保障部門工作人員以及用人單位、勞動者領會本法的精神,掌握本法的內容,自覺遵守和執行法律規定。其次是完善配套法規制度。第三是大力加強勞動合同法的監察執法。勞動保障部會同全國總工會、中國企業聯合會去年提出三年實現各類企業與勞動者普遍依法簽訂勞動合同,基本實現勞動合同管理的規范化、法制化。現在,《勞動合同法》為推進這項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據。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認真履行勞動合同法規定的勞動保障監察職責,加大《勞動合同法》的監察執法力度,組織開展依法訂立勞動合同情況專項執法檢查,做好受理投訴舉報、開展日常巡視檢查等工作,積極預防和及時查處違法行為,推動《勞動合同法》全面貫徹落實,維護廣大勞動者合法權益。
《職業》:《勞動合同法》明確了勞動保障部門的監管責任,那么,我們現有的監管執法隊伍能否承提起這一責任?如何監察到位,避免山西黑磚窯等類似事件的發生?
閆寶卿:《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對我們的執法隊伍、執法能力和執法效果將是一次考驗。所以必須做到機構落實、人員落實、工作落實。首先,要完善監管機構,包括勞動保障部在內的各級勞動保障部門的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將進一步健全和完善。其次,加強隊伍建設必須提上日程,監管人員的培訓將全面開展,同時還將加強對用人單位法定代表人和勞資管理人員的專題培訓,開展“勞動合同法普及月”等專項活動,與全國總工會等相關部門全力配合,
認真研究和落實監管工作的各個細節,履行好監管職責,保證法律的順利實施。
《職業》:您對此法實施的前景如何估計?
閆寶卿:相信有各部門的協力配合,有企業的理解支持,有勞動者維權意識的增強,這部人們期待很高的法律,會在營建和諧的勞動關系、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