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時光的荒涯上,曾傳唱過“三國爭霸、群雄逐鹿”的壯闊佳話。而今,充斥著合作與崩析、權謀與紛爭的現代職場,儼然硝煙彌散的三國戰場;無數人在其間奔波勞作,有人收獲了得意喜樂,有人飽嘗艱辛失落。本刊在此選登職場小說《三國職場人生》的部分精彩章節。在散去了狼煙、湮滅了劍影刀光的今天,靜心重讀那一幕幕金戈鐵馬的崢嶸往事,一部三國儼然一出職場人生的大戲,或者我們可以從那些詼諧幽默的語言中獲取一些游刃職場的嶄新啟示……
【1】
聯手收購徐州公司,如果有協作,效果會更好
三國典故:曹操劉備聯合滅呂布
呂布是三國時期杰出的經理人,搶了曹操老家袞州公司后,呂布當了老板。但這個公司沒開幾天,就被大老板曹操趕出了袞州。走投無路的呂布想起了劉備,跑到劉備管轄的徐州公司,請劉備安排一個工作崗位。劉備手下的干部們,都反對劉備給呂布安排工作,覺得呂布為人出爾反爾,總是殺老大、搶老大的公司。
但劉備想了想,覺得跟曹操這樣的大老板靠得太近,自己又是剛剛接管徐州公司,覺得很不安全?,F在呂布這樣出色的經理人來了,如果給呂布安排一個崗位,可以很好地應對曹操公司的壓力。雖然呂布這人出爾反爾,但自己有關羽張飛兩兄弟,并不懼怕呂布能夠使出什么陰招來;這次是在危難之際幫助了呂布,跟其以往的情況有所不同,他應該不會像以往那樣的,于是劉備給呂布安插了一個崗位。
但呂布當老板的癮還沒過足,沒幾天就把剛剛接管徐州公司不多久、還沒有完全站穩腳跟的劉備趕出了徐州。被趕走的劉備一肚子悶氣,無奈之下,來到曹操公司,在曹操那里暫時當了經理人,對呂布的怨恨深深地埋在心里。
曹操希望統一北方市場,呂布的徐州公司在自家公司旁邊,成了心腹大患,要想統一北方市場,首先得收購呂布的徐州公司。曹操正在謀劃如何收購呂布的徐州公司時,有位干部建議,最好讓劉備也出點力。曹操想了想,覺得提議不錯,于是讓劉備先期進入徐州市場,曹操隨后就過來,一起收購呂布的徐州公司。
呂布聽說曹操劉備聯手收購徐州公司,急了,馬上進行了反收購行動,跟先入徐州市場的劉備拼了起來。曹操很快加入競爭,曹操劉備聯手果然不同凡響,三下兩下,徐州公司被曹操收購了,呂布的反收購行動徹底失敗。
曹操為什么要聯合劉備?
曹操收購呂布的徐州公司,肯定沒問題,畢竟曹操公司的實力,遠遠大于呂布的徐州公司。但曹操還是接受了手下干部“與劉備聯合”的建議,曹操怎么會這樣做?
曹操是大老板,他的目標不僅僅是收購呂布的徐州公司,而是統一全國市場。最大的危險不是呂布的徐州公司,而是統管翼州的袁紹公司。曹操收購呂布的徐州公司,是希望將來收購袁紹公司時,后方沒有制脅。但目前在收購徐州公司時,如果消耗精力過多,就會在繼續收購袁紹的翼州公司時,顯得吃力。但是讓劉備加入收購,則可以分擔自己的一部分壓力。另外,劉備對呂布恨之入骨,肯定會出死力,跟上次十八部經理會董卓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樣算計下來,跟劉備聯合收購呂布公司,曹操一點虧都不吃,事半而功倍的事情,曹操怎么肯放棄呢!
現代職場啟示:很多職場人士工作時,覺得自己一個人就能夠把某項工作做好,并不愿意與他人一起協作,甚至拒絕他人介入自己的工作范圍。可領導希望他能夠跟其他同事合作,取得更好的工作業績,努力提高整個部門的績效,取得更大的工作成績。拒絕跟他人協作的下屬,肯定會讓領導頭疼,提高部門整體效率,畢竟是最重要的事情。另外,時間方面也會有影響,明明兩個人能夠在3 天內完成的事情,這位職員偏偏要自己做,過了10 天才做好,雖然工作是做好了,但時間上卻浪費得太多。即使從個人角度出發,假如你能在3 天內,跟同事合作完成一件工作,為什么一定要自己花上10 天時間才完成工作呢?沒有必要的。雖然這份工作的成績要跟同事共同分享,但多出來的7 天時間卻能夠完成另外兩份工作了,總體上取得的工作業績,還是要大于自己一個人單打獨斗。
職場人士在工作的時候,應該多多考慮,如何更好地把工作做好,而不是一味考慮自己一個人如何完成作業,應該充分發揮同事的助力,不管同事的能力高還是低,參與進來后,肯定對你的工作是利遠大于弊。
【2】
誤把對手當兄弟,引虎驅狼不償失
三國典故:劉樟請劉備入川拒張魯
劉樟跟張魯不和,兩家公司經常為一點小事大動干戈,因彼此勢均力敵,也相安無事。報父仇的馬超被曹操逼得走投無路,投奔了張魯。當了張魯經理人的馬超,為了做出點成績感謝張魯的收留,主動要求搶劉樟的地盤。張魯當然很高興,可以教訓教訓劉樟了。劉樟緊張得不得了,最后聽了張松的話,到荊州請劉備來益州公司幫忙。
請劉備來幫忙?益州公司很多干部馬上反對。大家都知道劉備是個真正的企業家,凡是企業家,都以吞并收購公司為己任。今天把劉備請來,明天益州公司就會被劉備收購了。請劉備來,等于為了趕走家里的狼,卻找來一只老虎。
劉樟覺得,劉備跟自己都是東漢公司直系親戚,劉備不會搶自己的益州公司。劉樟對張松和法正很是信任,對于公司里那些老頑固分子很不滿意,自古忠言多逆耳啊!而主張請劉備來益州抗拒馬超的張松與法正,實際上已經被劉備挖墻腳了,一個勁兒地在劉樟耳邊說劉備的好話,盡顯溜須拍馬之能,聽得劉樟滿懷歡喜。
劉備很快進了益州,跟劉樟打過招呼后,去了益州北部市場跟馬超爭鋒。過了一段時間,馬超見奈何不了劉備,就離開了益州。此時的劉備正盤算著怎么收購益州公司,一時間拿不定主意,但又不能夠讓劉樟起疑心,于是放出風來說馬上離開益州回荊州公司。
張松急了,趕緊寫信勸劉備把益州公司收購了。這封信不幸被劉樟看到,不管是多笨的老大,對于背叛自己的下屬,從來都是毫不留情的,于是張松被砍了頭。劉樟開始對劉備進行全面圍剿。
然而劉備不是張魯,加上劉備收購益州公司是早有預謀,而劉樟卻是倉促間不得不應戰,哪里抵擋得過野心勃勃的劉備的攻勢。三年后,劉樟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把益州公司低價轉讓給了劉備。
自此,劉備的天下三分策劃的第二步初步實現。而劉樟因為請來劉備到益州,和張魯拼市場,最終連自家公司也被人收購了去。
劉樟聯合劉備對不對?
除了已經被劉備挖腳的張松與法正,劉樟益州公司的經理們都反對劉樟聯合劉備,這些經理們反對的主要理由有三點。第一點:劉備是真正的企業家,企業家的本能就是收購兼并其他公司,擴大自己公司。劉樟并不是優秀的企業家,這方面意識根本比不上劉備。劉備一旦進益州,按照劉備過去的所作所為,隨時都可能收購兼并益州公司,等劉樟意識到劉備真正的想法后,肯定來不及實行反收購措施。
第二點:劉備在市場上拼殺多年,而劉樟的益州公司幾十年歌舞升平,沒有人意識到危機,大家在舒服的辦公室生活中閑散慣了。一旦劉備來了益州公司,看到益州公司雖然富裕但是管理不好,憑著劉備在市場打拼多年的經驗,收購益州公司只是遲早的事情。
第三點:張魯派來的馬超跟劉備比起來,等于拿狼跟老虎做比較。找一只大老虎放在家里防狼,狼被趕走了,老虎怎么辦?要知道老虎不是吃齋的,老虎吃的是肉。劉樟的益州公司連狼都對付不了,哪里有能力對付老虎一樣的劉備呢?
劉樟請劉備,一方面是張松與法正的撮合,張松與法正被劉備挖了墻腳,劉樟自然不知道;另一方面則是劉樟的錯覺了——劉備是親戚,親戚不會搶自己的公司。這種想法在企業界里,簡直就是弱智。劉樟認為,親戚不會搶自己的公司,卻忘了劉備在荊州的事。實際上,劉備在荊州時,雖然沒有搶劉表的荊州公司,但確實介入了劉表的荊州公司的繼承紛爭,而且劉備在紛爭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不光彩。
現代職場啟示:很多職場人士離開公司選擇創業時,因一時經濟實力不夠,于是找幾個朋友聯合一起創業。共同創業的想法是好的,畢竟剛開始時,一個人創業成功的幾率很小,聯合后力量就大了,創業容易成功,就像劉關張桃園三結義那樣。但在選擇共同創業的朋友時,要仔細擦亮眼睛,要認真想一想,所合作的人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
要根據自己的性格習性,尋找真正志投意合的朋友。跟正確的人合作,才能獲得正常的合作結果。
如果存在某些分歧,要看一看這種分歧是什么樣的分歧,假如沒有根本利益沖突,自然無妨;假如兩個合作的人,在根本利益上就存在嚴重分歧,或者兩個合作的人,在思維理念上存在嚴重的分歧,那么這種合作,自然就是錯的結果。
(連載七)
《三國職場人生》 購書電話:010-64919955-2151;
電子郵箱:369@vip.163.net
作者簡介
舒乾:長三角經理人,工作十余年,曾服務于國營、臺資、美資企業,歷任工程師、經理、廠長等職崗,擅長企業管理、職業問題咨詢;在《演講與口才》《職業設計》《理財》《寧波人才周刊》等發表數十篇企管、職場作品;著有《三國職場人生》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