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是政略的延伸,和平年代大國博弈重在造勢,“和平使命——2007”舉世關注。透過紛繁喧鬧的表象,研判大國間的攻防,對于此次軍演,俄中美又各自潛藏著什么樣的戰略考慮呢?
俄羅斯:恢復元氣,實施戰略反彈
重兵反恐,俄羅斯志在必得。前蘇聯解體后,在俄羅斯那些隱藏的歷史、文化、宗教矛盾日益暴露和激化,“三股勢力”一度猖獗,“別斯蘭”人質事件在人們內心留下了難以彌合的創傷,車臣的形勢仍有反復和動蕩,中亞和中東的恐怖活動頻有發生?!昂推绞姑?007”演習就是在反恐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俄國防部高官多次聲明“演習不針對其他國家,不涉及成員國以外其他國家利益”,其目的就是為了“反恐和應對本地區極端組織網絡,打擊暴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和宗教極端勢力這三股勢力,維護本地區的安全穩定,促進本地區的發展與繁榮。本次演習的“劇本”就是恐怖分子正在某國境內構建恐怖基地網絡,激進分子劫持了當地居民作為人質,并占領了戰略設施,該國請求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給予幫助,在得到聯合國安理會授權后,6個成員國決定救援。俄方參演部隊2000名,包括34摩步師、內務部特種部隊車里亞賓斯克23分隊、聯邦安全局、“格魯烏”(總參謀部的情報總局)皆系俄部隊的精銳,在歷次反恐實戰中屢有建樹,從其參演部隊的性質和規??梢钥闯龆怼胺纯帧钡臎Q心和信心。
強人治國,“北極熊”伺機出擊。由于全球能源的緊缺而導致油價的飛漲,虛弱的“北極熊”元氣得以恢復,今天俄羅斯外匯國家實力大幅提升,以普京為代表的強硬派的“強人治國”方略愈加高揚,俄羅斯渴望找回前蘇聯時代的影響力,維護其國家的利益和尊嚴。當前它最需要的是找一個復興的平臺,因此俄方對“和平使命——2007”格外青睞。在俄方積極支持下演習升至團級規模,人數達4000人,而且俄方主動投入十億盧布(約合3880萬美元)用于演習,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為此全力以赴,甚至接連缺席了俄軍舉行的三項重大軍事演習。中亞五國背靠俄的戰略腹地,其油氣資源僅次于中東,連接東亞、西亞、中東、南亞,而且可以從歐亞大陸腹地就近南下進入印度洋,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能源優勢舉足輕重,可以說是俄羅斯的戰略后院,但今天已被美國指染,俄如鯁在喉。而本次演習主場就是在俄羅斯境內靠近“西亞”、“中亞”的車里雅賓斯克州,不難看出俄方的弦外之音。
聯中抗美,“雙頭鷹”不再猶豫。傳統上俄在國家政略上兼顧歐亞,搖擺不定,但今天俄羅斯難以擺脫美國的糾纏與牽制,盡管其擁有強大的戰略力量,可是地緣政治的弱勢姿態難以讓俄羅斯增加同美國對抗的有效砝碼。面對美國及北約進一步威脅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和生存空間的咄咄逼人之勢,俄羅斯毫不猶豫地走上了同美國和北約的對抗之路。俄羅斯想與美匹敵,唯一的途徑是尋找足夠的外力,“聯中”憑借上合組織的力量來提高俄羅斯的戰略自信,是俄由來已久的渴望。為此,其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巴盧耶夫斯基大將與新任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上半年相繼訪問中國,普京親自向胡錦濤主席發出了到場觀看演習的邀請。莫斯科希望讓外界知道,在美歐之外,俄羅斯完全可以建立另一個地區安全聯盟,同時也給上合組織國一個堅定信念的暗示。西方分析家甚至認為,俄羅斯和中國正在準備將上海合作組織建設成為“歐亞地區的北約組織”,但中國方面則對此表現出謹慎。
美國:拆解中俄,懼怕攻守易勢
擔心不敵中俄聯手。面對共同的地區非傳統威脅,俄羅斯和中國為了維護周邊和諧的國際環境而走到了一起,形勢分析家認為此次軍演的真正意義在于中、美、俄在中亞,乃至世界領導舞臺上的一場戰略博弈,“中亞成員國此次雖然都參加到這次的演習中,但是它們所占的份額并不大。然而,中俄能聯合軍演,將這些小國動員起來,本身就說明上海合作組織的內部合作正在日益深入與密切,這也是美國所最不愿看到的結果。對于美國和北約來說,上合組織與集體安全條約組織的聯合存在著潛在的挑戰。美國戰略專家科恩認為:“如果中俄攜手,那么一旦爆發大規模軍事沖突,中俄軍隊將是一個強大的對手,美國在中亞和遠東地區的戰略利益將不保?!币虼嗣绹恢痹噲D干涉上合組織,一方面試圖爭取上合組織觀察員的資格;另一方面,利用與印度以及中亞國家的關系,試圖將上合組織的其他成員國從中國和俄羅斯身邊拉走,甚至還試圖說服中國,別跟俄羅斯走得太近,以免落入“反美陷阱”。
擔心北約東擴的失敗。蘇聯解體后,美國憑借其強大的軍事力量,清除“異己”,通過戰略布局的方式從側面不斷遏制俄羅斯的戰略空間。上合組織在2006年11月宣布“和平使命——2007”演習計劃,25天后,北約就在拉脫維亞首都里加召開峰會,推動了北約在前蘇聯地區進一步擴張的步伐。美國眾議院在2007年3月6日又投票通過支持擴大北約軍事聯盟的決議,同意讓阿爾巴尼亞、克羅地亞、馬其頓以及兩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及時加入”北約。對于北約新一輪擴張,俄羅斯進行了嚴厲地抨擊,稱美國在俄傳統勢力范圍擴張已成為俄國家安全的首要威脅,這也促成了俄羅斯積極參演的原動力之一。美國的“不放心”,也成了理所當然,它不愿意看到“全球北約”的計劃落空,因此它會特別關心這次聯合軍事演習以及演習之后的東歐、中亞形勢和中俄關系的走向。
擔心臺海形勢“失控”。美國不愿意出現新的挑戰,雖然中國走的是和平發展的道路,但它仍然疑慮重重。半個世紀以來,臺灣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國的干預。近來中國的迅速發展以及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起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使美國感到了潛在的挑戰,而遏制中國的一張好牌就是臺灣。美國把控著臺海局勢,把臺灣看成一艘不沉的航母。為了實現所謂的兩岸的武力平衡,找出美國在臺海問題上利益、風險、代價的平衡點,它加強與中國周邊國的合作,加強軍售,實現了美、日、澳三角的軍事聯盟,并頻繁放話一旦臺海有事,必定介入,所以對于此次軍演,美國也擔心是中國聯手俄羅斯對美國挑釁做出的一個回應信號。
中國:開放發展,維護世界和平
實施開放發展的現代國防思維。解放軍走出國門是一種挑戰和戰略嘗試,在今天和平和發展為主流的情況下,什么是國家武裝力量的合理定位?隨著國家利益的拓展,解放軍必須從全球范圍來審視已經融入世界的國家利益;在面對多種挑戰與威脅時,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解放軍應該有世界的眼光來選定參照系;在建設和諧世界,維護世界的安定與發展的大背景下,解放軍必須走出封閉的軍營,走出開放的國門,走上國際舞臺,堅持“中國式”與“世界型”的統一,實施現代國防思維。解放軍要通過維和、反恐、救災,演習、互訪等難得的機會,實現透明、開放、交流,讓世界了解他們、相信他們、支持他們,同時也要讓解放軍認識世界、融入世界。此次軍演是解放軍首次成建制、大規模、攜重裝備出境參加的多國聯合軍事演習,美國戰略專家馬力克說“中國更傾向于讓其對外政策和日程表在地區和全球組織中得到認可”。
提升解放軍新時代的戰力。和平時期錘煉部隊的最難得機會,是走出去,在陌生地域進行實戰或接近實戰的軍事演練,如維和、反恐、聯合軍演等。此次“和平使命——2007”無疑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對此中方導演部指揮組組長魯傳剛大校7月30日表示:“和平使命——2007”作為一次全方位的鍛煉,在遠程機動、協同作戰、精確作戰和遠程保障四大能力對解放軍提出了考驗。這是中國軍隊第一次大規模、成建制、多軍種、遠距離的跨國投送,鐵路輸送單程達10300公里,空中航線距離約2700公里{參演部隊不僅要與其他五國的武裝力量進行協同,還要很好地完成內部來自不同軍兵種、不同單位的部隊之間的協同,僅中方就包括1個陸軍戰斗群、1個空軍戰斗群和1個綜合保障群,包括了殲轟航空兵、空降兵、運輸航空兵、特種兵、裝甲兵、陸軍航空兵等多個兵種;這次演習戰場元素的高度濃縮,信息化技術含量很高,對參演部隊精確集散、精確指揮、精確打擊等都提出保障的難度。他說:“這次演習也將在解放軍兵力投送、聯合作戰等歷史上寫下新的紀錄。”
維護平等和諧的世界和平。打擊恐怖主義維護世界和平是中國軍隊的重要使命,今天恐怖組織呈現網絡化、國際化的趨勢,單靠一國進行反恐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國堅持在“平等合作,雙向互利”基礎上與有關國家開展雙邊反恐合作。上海合作組織舉行的年度軍事演習,便是解放軍反恐怖訓練的重要平臺。2002年以來,解放軍先后與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等上合組織成員國舉行了雙邊或多邊的陸地反恐演習。近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積極參加各類國際性的反恐演習,在國際軍事舞臺上頻頻亮相,先后17次舉行國際聯合軍演,這些演習對于遏制和打擊恐怖主義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對地區和平穩定產生積極的影響,同時對全球反恐做出重大貢獻,符合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和防御性的國防政策,是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的重要體現。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這是中國人民,甚至是亞洲人民,乃至于世界人民賦予中國的和平使命,這符合當今求和平、謀發展的世界大勢,與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國策一致,與推動建設和諧世界的理念一致。
(責任編輯: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