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8日,在阿根廷總統大選中,執政聯盟“勝利陣線”總統候選人、現總統基什內爾的夫人、參議員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最終以45.29%、比主要競爭對手埃里薩·卡里奧高出22個百分點的得票率,當選阿根廷歷史上第一位民選女總統。她將于12月10日宣誓就職,任期四年。“我們取得了完勝”,獲勝后克里斯蒂娜對支持者說,“但這不是賦予我們特權,而是更大的責任和義務。”
阿根廷政壇奇葩
克里斯蒂娜1953年2月19日出生于布宜諾斯艾利斯省拉普拉塔河畔的一個普通家庭。受父母熱衷政治的影響,她從小就對政治感興趣。1970年,克里斯蒂娜考入拉普拉塔大學法律專業。那時,克里斯蒂娜留著長長的頭發,身材姣好,被認為是“法學院里最漂亮的女生”,并且愛與人激烈辯論政治問題。在此期間,她受到同窗基什內爾的傾慕,兩人于1975年結為連理。克里斯蒂娜在提到丈夫時總是一臉幸福:“我們患難與共,雖然也會吵架,但很快就煙消云散。我們做任何事情都在一起,直到永遠。”基什內爾夫婦育有一子一女。盡管公務繁忙,但克斯里蒂娜在照顧家庭方面一直是親力親為,且平時行事低調,被人們譽為好妻子和好母親。
1983年,克里斯蒂娜步入政壇,并于1989年當選為圣克魯斯省眾議員。在2003年4月舉行的總統選舉中,她為丈夫基什內爾當選總統發揮了重大作用。基什內爾執政后,阿根廷經濟逐漸走出自2001年爆發經濟危機以來的低谷,很多人將基什內爾任期內實現的經濟復蘇歸功于他的“首席顧問”克里斯蒂娜。在丈夫贏得總統大選后,她一再聲明,“我不是第一夫人,而是第一女公民”。2003年5月25日在國會舉行新總統就職儀式上,克里斯蒂娜沒有遵照常規以“第一夫人”的身份與丈夫一起出現在主席臺上,而是選擇了在臺下參議員席位就座,充分表明其有強烈的獨立性和政治權力欲。而正是這一點使她在男人為主的拉美政治圈中脫穎而出。“我很強勢,但并不傲慢”,克里斯蒂娜這樣描述自己,“我不像看上去的那么厲害,我只是充滿活力,對人對己都嚴格要求”。
而阿根廷人濃重的“埃維塔情結”也為克里斯蒂娜加分不少。許多阿根廷人至今仍非常懷念南美國家歷史上著名的第一夫人、前總統胡安·庇隆的第二任妻子埃娃·杜阿爾特·庇隆(又稱埃維塔)。克里斯蒂娜談吐優雅、穿著入時,發表演講時充滿感情,舉手投足之間頗具當年庇隆夫人的風采。
克里斯蒂娜獲勝的主要原因
一、政府政績斐然。基什內爾自2003年5月執政以來,加強政府宏觀調控,擴大對社會事業的投入,使阿根廷經濟逐漸走出2001年經濟危機以來的低谷,并保持快速增長,失業和貧困人口逐漸減少,人民生活明顯改善。阿根廷連續4年經濟增長超過8%,工資水平上漲了89.4%,貧困率從54%降至23.4%,赤貧率從27.7%降至8.2%,失業率從17.8%降至7.7%。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阿根廷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率將分別為7.5%和5.5%,均高出拉美地區平均水平。
二、“勝利陣線”不斷發展壯大。“勝利陣線”由基什內爾總統在2003年競選聯盟的基礎上創建,是以正義黨庇隆主義派為核心、吸收包括激進黨等反對派人士組成的跨黨派聯盟。勝利陣線在基什內爾執政期間迅速發展,并于2005年在全國議會中期選舉中贏得參、眾兩院的絕對多數席位。這種務實的跨黨派聯盟使克里斯蒂娜的同盟者遍布各政治派別,組成一個寬泛的橫向網絡,贏得了最廣泛的支持。
三、克里斯蒂娜從政經驗豐富。早在1989年,克里斯蒂娜就當選為圣克魯斯省眾議員,并從1995年起三次高票當選為國家參議員,現任參議院憲法委員會主席。在梅內姆政府時期,她因積極參與針對梅內姆政府涉嫌洗錢和向國外轉移銀行資金等問題的法律調查贏得了較高聲譽。在基什內爾當選總統后,作為第一夫人在國務活動中表現突出,獲得阿根廷民眾普遍好感。為回擊反對派對其“國際視野狹窄”的攻擊,增強國際影響力,她還在競選期間多次高調出訪拉美、歐洲和美國。此外,雖然克里斯蒂娜有明確的競選綱領,但她針對阿民眾大多尚未走出2001年經濟、社會全面危機的陰影,普遍存在求穩定以求發展的心理,表示將沿襲基什內爾政府的大政方針,進一步推動經濟增長,加大對社會領域的投入,關心下層民眾的疾苦。克里斯蒂娜較少得到商界和有錢人支持,她的“票倉”是窮人。她在競選宣傳中承諾,將保持經濟穩定發展,努力縮小貧富差距,實現社會公正。她說:“我們現在需要為尚待實現的夢想而工作。”
四、反對派一盤散沙。阿根廷國內的反對派由于意識形態和政治利益的差異各自為戰,共推出了13名候選人,力量極度分散,難以對克里斯蒂娜構成真正威脅。此外,反對派候選人的競選綱領缺乏新意,在民眾對現政府感到較為不滿的通膨、腐敗和治安等問題上拿不出具體有效的措施,對中間游移選民缺乏吸引力。
新政府面臨的挑戰及其內外政策
雖然順利當選,但克里斯蒂娜上臺后,仍然面臨著以下幾個問題:
一是如何解決阿根廷眼下面臨的經濟困境——日漸高漲的通貨膨脹,日益逼人的能源危機和越來越嚴峻的財政赤字。二是如何走出丈夫的陰影打出自己的治國牌。分析人士指出,克里斯蒂娜勢必得端出“自己的牛肉”才能繼續推動阿根廷經濟復蘇,不能只靠延續丈夫的既有政策。她的身上有太多丈夫的影子,在上屆政府的光芒之下,有成績都是丈夫的,出過錯恐怕還得自己扛。三是如何開創阿根廷新的外交局面。在丈夫任內,阿根廷與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從而讓查韋斯將數十億美元注入阿根廷經濟發展中。而克里斯蒂娜在競選中表示,她將改善與美國和歐洲的關系,這必然會與查韋斯發生沖突。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沖突成了考驗克里斯蒂娜智慧的難題。四是怎么保證四年后將總統寶座再交回丈夫的肩上。阿根廷國內普遍認為,基什內爾這次棄選總統有更深遠的考慮:根據阿根廷的憲法,他在四年之后可以再度競選總統,這樣的話可以至少保證三任總統掌握在他們夫妻手中。
面對這些挑戰,分析人士普遍認為,克里斯蒂娜將延續基什內爾的內政外交政策,其政策要點如下:
貨幣政策——強烈反對讓貨幣作為引導經濟的工具,不會再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嚴厲政策影響到本國經濟。相反,克里斯蒂娜將鼓勵銀行降低貸款利率,以此刺激經濟發展。
債務——對于阿根廷向巴黎俱樂部欠下的630億美元債務,克上臺后有望迅速著手進行債務重組。
貿易——將限制阿根廷比索升值,以此鼓勵出口,保持貿易順差。她還會在國際貿易談判中爭取讓發達國家削減農產品補助。
外交——向大國學習,將外交與外貿有機結合。改善美阿關系;進一步密切同西歐國家的傳統關系;加強同亞太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加強與巴西和智利的關系,適度與查維斯拉開距離。
政府預算——克里斯蒂娜曾表示,她希望達到的預算盈余是GDP的3.1%。不過基什內爾表示,他的妻子經營政府時將更“節儉”,很可能達到4%的預算盈余。
物價——可能逐漸放寬對交通和公用事業費率的控制。
可以說,克里斯蒂娜的當選意味著拉美政壇的女性時代已經來臨。因為人們希望看到新的選擇。女性擁有更可信、更誠實和更率直的特點,這對于不少選民來說是一種吸引力。2006年1月,智利女國防部長巴切萊特擊敗對手,當選該國歷史上首位女總統。2008年4月,巴拉圭將舉行總統選舉,前教育部部長奧維拉女士目前在候選人陣營中一路領先。在巴西,盧拉總統的女幕僚長羅素福也被視為頗具實力的競選人,有望參加2010年舉行的總統選舉。我們有理由相信,內外兼顧的克里斯蒂娜有能力領導阿根廷人民在未來四年跳出更加華美的探戈。
(責任編輯;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