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美食富有多種多樣味道的烹調風格,無論是地道的馬來美食還是傳統的“娘惹”料理,都是味蕾的一趟美妙旅行。馬來美食混合了香料與蔬果的奇妙魔力,讓人一嘗難忘。
三大派系主打天下
從地圖上看,馬來半島如同一片大樹葉漂浮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早在15世紀時,這里就是神話般的遠東香料王國,黑土地吸引著來自四方的人們,他們同時也帶來了各自的文化,并和睦地與當地的民族融和。
品嘗豐富的馬來菜如同細數它的歷史淵源,在與印度、阿拉伯、葡萄牙、中國等多國的交流中,馬來西亞發展出多種族飲食文化的特色。辛辣的印度菜、中西合璧的歐亞餐、地中海風味的葡萄牙菜以及中國的閩南料理、廣式點心、潮州大菜,都是馬來美食擷取精華的來源,不論是正餐、點心或甜品,除了風味獨到之外,更看得到用料的實在。
馬來西亞的美食可分為三大派別:馬來餐、華人餐及印度餐,它們既自成一體,又有多元烹飪文化融匯。
馬來餐,一向以香辣聞名,味道香濃,而且香料種類繁多。醬料以椰汁、咖喱及辣椒為主,又辣又香,既刺激又過癮。色彩鮮明、口味濃郁是馬來西亞美食兩大獨家特色,香料與蔬果的搭配更是發揮誘人垂涎的奇妙魔力。馬來西亞人的主食除米飯外還有桑粑。桑粑是將蝦發酵后做成蝦醬,拌上辣椒,放在石臼里搗碎,澆上酸橙汁使之略帶藥味。米飯、桑粑加蔬菜是最基本的飯菜,若再加上洋蔥、大蒜、生姜、香料、小干魚等,就是比較豐盛的一餐了。
華人餐的菜肴一般為各種不帶辣味的肉類和蔬菜,面食一般加入湯汁或是用各種肉類薄片、蝦和蔬菜煮炒而成。華人的咖喱面經常加入雞肉和豆腐。馬來西亞的海南雞飯要屬中國餐館里的最好吃。以雞肉上湯煮成飯,再佐以白煮雞肉或燒雞肉即成。
早餐或宵夜可嘗嘗印度餐廳的“羅貼”或“姆爾他葩”。“羅貼”是指薄而長的未經發酵的面包,有牛角面包的口感,通常配上咖哩一起食用。“姆爾他葩”則是指羅貼夾上蔬菜、烤肉串、蛋等的夾餡面包。印度早餐就是這些食物再配上奶茶。
“娘惹”料理
來到馬來西亞,常會聽到一個詞:“娘惹”。原來,在中國明朝的時候,中國皇帝通過聯姻與馬六甲王國建立了穩固的外交關系,隨從公主漢麗寶遠嫁海峽的五百余人定居在馬六甲,他們及其后代與當地馬來人通婚成為第一代正統“海峽華人”,其中的女子被叫做“娘惹”。“娘惹”們將中國的傳統風味與當地的菜式結合,經過幾百年的傳承,形成了一種極有特色的菜肴。
“娘惹”料理是將傳統中國菜烹飪法與馬來香料完美結合,獨特的口味既不同于中國菜品也有別于馬來菜,而是吸收了兩大菜系的精華部分,融匯了甜酸、辛香、微辣等多種風味,口味濃重,是東南亞地區最特別、最精致的佳肴之一。“娘惹”料理使用了很多中國傳統的調料,又添加了多種馬來香料,比如黃姜、香葉、香茅、蝦醬、紅蔥頭、辣椒等,這些香料在“娘惹”的手中,經過精心調制,就可以制成口味精致獨特的各種香料醬汁。據說這些香料醬汁有四十多種,用它們做出的菜肴風味獨特,新鮮美味。而且據最新的科研成果表明,像香葉、香茅、丁香等香料對調節人體胰島素、降低膽固醇水平有積極的效果,加入香料的馬來美食不僅傳統風味濃郁,而且還為人體的健康提供了多種營養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