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油豆豉扣肉
特點:
1.豆豉是湘菜特色調味品。走油豆豉扣肉就是以瀏陽豆豉為主要調料制作的一道名菜。
2.此菜色澤油亮,香而不膩,軟爛鮮美。肉皮棕紅而有斑紋,似虎皮,又有“虎皮扣肉”之稱。
主料:帶皮豬五花肉750克。
調料:瀏陽豆豉50克,甜酒汁50克,花生油500克,醬油、精鹽適量。
制作方法:
1.鍋內加清水,放入五花肉煮至八成熟時撈出,用凈布擦干肉皮上的水,趁熱將甜酒汁抹在肉皮上面。
2.炒鍋置旺火,放油500克,燒至八成熱,將五花肉皮朝下入鍋走油,待肉皮炸成紅色時起鍋,再將五花肉放入湯鍋里稍煮一下,見肉皮起皺時撈出。
3.將五花肉皮朝下放在砧板上,先切成10厘米長、1厘米厚的大片,再橫中切一刀,但不切斷。接著將切好的五花肉皮朝下整齊排列在缽中,剩余的邊角肉呈梯形排列在缽的邊緣。然后均勻地放入精鹽、醬油、豆豉,上籠蒸至軟爛,取出翻扣在盤中即成。
煎燜苦瓜
特點:此為湖南民間家常菜,香辣微苦,適宜下飯。
主料:大白苦瓜1 000克。
配料:大蒜50克。
調料:豆豉15克,香油10克,花生油150克,鹽、味精、辣椒油、蔥各適量。
制作方法:
1.苦瓜切成4.5厘米長的段,放入開水鍋中焯過,撈出來放到冷水內,去子,擠干水分,改成3厘米寬的塊。
2.大蒜剝去皮洗凈切成片。蔥切花。豆豉用開水泡出味。
3.將花生油燒熱,下入苦瓜煎至兩面呈金黃色后,放入大蒜片、鹽、辣椒油、味精、豆豉和水,燜入味,收干汁,放香油和蔥花,裝盤即成。
板栗燒菜心
特點:板栗號稱干果之王,粉糯甜香。菜心為白菜之精髓,細嫩清爽。二者合烹,黃綠相間,咸甜適口,稀汁亮芡,相得益彰。
主料:板栗肉250克,白菜心500克。
調料:濕淀粉,胡椒粉,味精,精鹽,芝麻油,花生油。
制作方法:
1.將板栗肉洗凈,切成0.7厘米厚的片。炒鍋內放油,燒至五成熱,放入板栗炸至金黃色,倒入漏勺,瀝去油,盛入小瓦缽內,加精鹽,上籠蒸10分鐘。
2.炒鍋置旺火上,下油50克,燒至八成熱,放入洗凈的菜心,加精鹽煸炒一小會兒,接著放入味精,用濕淀粉調稀勾芡,盛入盤中,淋入芝麻油,撒上胡椒粉即成。
菊花魷魚
主料:干魷魚300克。
配料:熟瘦火腿25克,小白菜苞12棵。
調料:紹酒50克,雞湯300克,熟豬油1 000克(實耗100克),精鹽、味精、胡椒粉、蔥、姜、干淀粉、濕淀粉、雞油各適量。
制作方法:
1.火腿切成末。蔥、姜搗爛加紹酒取汁。白菜苞洗凈。
2.將干魷魚去須,用堿發好,漂洗干凈,切成6厘米長、4厘米寬的塊,在反面1/4面積的地方用直刀法斜剞十字花刀,然后翻過邊來在3/4寬度上,用斜刀法橫片進一字花刀(深度為2/3),再切成絲,用冷水漂洗至無堿味,下入開水內燙一下,待卷縮時撈出,即成菊花形,再用冷水過涼,濾干水,放入蔥、姜汁和精鹽1克腌漬,再擠干水,拌入干淀粉,擺放盤中,上面撒上火腿末作花芯。
3.將雞湯、精鹽、味精、胡椒粉、濕淀粉兌成汁。
4.炒鍋內放熟豬油50克,燒至六成熱,下入白菜苞,加精鹽炒入味,取出,擺在盤的周圍。將鍋洗凈,放入熟豬油,燒至六成熱,下入菊花魷魚,滑熟撈出,整齊地擺放在盤中間。鍋內留底油50克,倒入兌好的汁,燒開,澆蓋在菊花魷魚上,淋入雞油即成。
特點:菊花魷魚是湖南創新名菜。成菜形似菊花,色彩艷麗,形態逼真,香嫩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