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多雨,古城的睡夢中就多了些許夜雨的伴和,讓清晨的步履顯得更加的輕快。今夜的雨又不期而遇,憑欄而立,一股泥土的氣息隱隱襲來,攜著入秋的涼意。我深深地吸足,讓這種清涼彌散全身,然后舒展開肢體臨窗探望?!扒飶南挠曷曋腥?,春在寒梅心上尋”,又是一個“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的季節。
窗外,長長的街衢,沒有行人。驀地,幾句詠雨的詩文涌上嘴邊,細細品來竟生出了許多的悵然。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是詩人在夜雨中追憶逝去的從前時略顯的悔意,也是我在寂寞的遙想中,因一些不堪回首的從前而浮現的凄楚與無奈,而生活的苦澀里卻也夾雜著遙遠記憶中的甜蜜。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一種莫名的傷楚讓人感同身受,把積郁的戀念都默默地在暗夜里松釋。
“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夜爐茶語中沁潤著幾多親情、友情與愛情,讓我們從真摯里感受到人世間的溫馨,而獲得些許奔忙中的閑適。香茗的氣氳里,芬芳滿懷,使人籍慰油生。
“夜深斜搭秋千索,樓閣朦朧細雨中”。夜的寧靜隔絕了車水馬龍的喧囂,泛著微光的雨絲滌蕩著世事的煩雜。此時,功名利祿的欲望早已隨風而逝,榮華富貴的貪念也遁形的無影無蹤,留下的只是一種平實,一些淡然,讓我在獨處中品味心靈的干凈和高貴。
雨中,遠處樓宇影影綽綽的剪影里,誰家的小窗還閃動著昏暗的亮光。窗前是否也有一位思秋的佳人,而她又是否知道她的那盞并不明亮的夜燈,卻正在驅趕著對面黑暗中的孤寂,帶來了他人一段雨中的遐想。樓下的歌廳里還依然飄動著狂勁的旋律,極不和諧地擠進了這濕漉漉的世界,讓我不知道以怎樣的心態來容納這份被糟踐了此中意境的悲苦。無奈中只得把視線再轉入屋后的深巷里,在靜謐中體會秋雨的滴落。
路旁的街燈,仿佛專為我的靈魂秉燭游夜而立。此刻,那晶瑩的雨絲正映著燭光垂直而瀉,如春雨中的桃花屋檐娟然無聲。燈下一把雨傘穿行而過,引來霧氣中一串沙沙的腳步。傘里躲著誰家的女孩?玉膚瑩潤、明眸眨眨,在冷雨中雙臂緊鎖,粉鞋浸濕。是否,她的前面會有一個晴朗的期愿,等待著屬于她的屋檐?我想,盡管冷雨讓她有些寒戰,內心卻仍是溫潤的暖色,而映入笑靨的,應是五百年釀就的嬌紅。
后街的深處,一座蒼老的寺院,在絲絲雨簾外愈發顯得久遠。千年的風雨也沒有將香火熄滅,直至今天,那里仍然燃燒著長安時的種火,只是燭光在街燈的輝映中隱入了沉寂的經殿,躲開了俗世佇立于紅塵中的凝視。街燈雖亮,但只能爍耀眼前,而永遠也無法透射到身后。燭火雖微,但卻能光照心房,為靈魂引航。
倚著窗就這樣無來由地想著,淅淅瀝瀝的雨不住地下著。
揚州有唐詩
二〇〇三年三月有幸赴揚州進修,竟適逢“非典”,閑暇時便只能整日里在校園中游弋。
學校緊鄰著瘦西湖,湖水相映、亭橋相連。群起群飛的彩雀黃鸝取代了花期的人潮,卻也獲得了難得的清靜。獨自漫步于五亭橋邊,呼吸著花香,撩撥著綠水,尋覓奇異的月影,欣賞那春季的絢麗。
老子云: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依。突如其來的役難,使我沒能前去拜謁秦少游的祠邸,游歷蘇杭的美景,但卻如在夢縈中品味了揚州的細微,感受了煙花輝映的水鄉,并被漫過湖堤的廣陵小調陶醉。流連于蜀岡之下那綿綿延延的煙柳畫橋、青山黛影時,耳邊亦似乎飄蕩著悠揚的千年吟唱:“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
詩是揚州的情,畫是揚州的景,水是揚州的魂,美是揚州的韻。她吹奏著悠遠了千年的蕭聲,撩動了多少才子佳人的情懷。清風拂動的柳枝,蕩漾著如碧的綠水,掩映著亭臺樓榭間的廊腰回橋。尤其是湖面上那一抹如夢如幻的輕煙,織就了一幅縹緲的空靈和清新的幽麗。古詩中“青春花開樹鄰水,白日綺羅人上船”,寫的是水景;“不知暗數春游處,偏憶揚州第幾橋”,說的是橋趣;“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喻的是家居;而畫船月夜里彈奏的“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則詠誦的是鄉情。我也不由得一再地感慨,遂賦下了小詩三則:
一、
曉窗黃花晚來風,
揚州夜夜聽湖聲。
踏浪岸邊驚綠水,
一片飛鴻起園中。
二、
三月煙花三月風,
湖水漾綠翠入空。
潤物滿城濕雨后,
一夜竟開萬樹紅。
三、
霧雨煙花滿園紅,
湖風輕拂露華濃。
最是三月春好處,
大明寺外廣陵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