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個人,是一個群體,雖然業余寫作,卻更能從內心敬畏文學,故而認真,并一直堅持,一點點深入下去。
他們屬于一家以采掘為主的企業,但卻沒有局限了目光。這家企業的范圍是覆蓋了西部的五個省區的,地域的遼闊厚實著他們的積累,使他們超脫著,不粘連于淺薄的贊頌,追求著本真的表達,生活展示給他們的是多個側面。如今,在這個企業和走出去的,光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就有六位,出版了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散文集、詩集五十余部。和軍校,甘肅青年小說家八駿之一,中篇曾改編成電影在全國公映,執著于長滿蘋果樹的泔河流域的鄉土;程莫深,獲得過貝塔斯曼文學大獎,反映都市生活的言情長篇小說轟動網絡,紙板書籍正在刊印;冰泉,描寫礦區底層的中篇讓姜昆徹夜不眠,一睹為快;張懷帆,有心有力,實現著表現一個人的河流,一個人的岸,一個人的小鎮的計劃;李建學,短篇小說的寫作,開發出關中大地的個人記憶……
這些人的寫作,構成了其所處天地的另一種景觀。他們服從內心的指令,為獨有的體驗躬身,營造出文學的畫卷,并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愈加可貴。似乎在文學之外的他們,取得了更接近生態的親近,因此,在他們的作品里有煙火氣,但沒有跟風和俗氣,他們的方法是自己的,反而路子走得寬,成就了個人的,個性的特色。
采礦的他們,也懷有礦物,這是文學的礦物,燃燒值高,品相好。這礦物,被他們用體溫暖熱,現在又溫暖著他們的心。
他們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