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國汽車場地錦標賽(CCC)創辦以來,“重1600cc組,輕2000 CC組”似乎就已經成了不成文的規定。而這也直接導致了今天在1600cc組的軍備競賽。
今年的CCC北京站,參加1600cc組比賽的大眾POLO賽車又快過了2000cc組賽車,同樣是桿位獲得者,同樣是一種類型的比賽,為什么會有小排量車快過大排量車的現象出現也許讀者已經不記得了,就在去年的CCC最后一站,同樣是在北京,參加1600cc組的東風日產基亞車隊的日產騏達賽車就在單圈時間上快過了2000cc組的冠軍賽車——長安福特福克斯賽車。從那時開始,CCC就成為了1600cc組的天下。
1600組的軍備競賽
就像某車隊負責人說過的那樣,從前大家就是盯著發動機,你花20萬改,我就花30萬。誰的車快那一定是在發動機上作了文章,真正的軍備競賽并沒有真正形成。
軍備競賽的始作勇者無疑是東風日產基亞車隊。2006年,他們在中汽聯規則的允許范圍內,在日本NISMO公司的幫助下成功地推出了騏達賽車。當時令記者和國內各車隊眼前一亮,一句話“又漂亮、跑得又快。”這輛賽車現在看來,還可以稱得上中國國內賽事中最好的賽車之一。他的出現也改變了國內車隊以往的觀念,車快不僅僅只是發動機在起作用。從前沒有車隊這么全面系統地改裝一臺賽車,現在有了這樣一個榜樣,有條件的車隊便紛紛躍躍欲試,比如大眾333車隊。但畢竟從改車再到比賽需要一個不短的時間段,因此這些車隊一旦落后就很難追上領先者的步伐。
2006年的第四站比賽,東風日產基亞車隊再出重拳,把序列式變速器安裝在了騏達賽車上,這也是國內房車比賽中,第一次出現此類變速器。這又一次把其它車隊打了個措手不及。據當時車隊2號車手何曉樂介紹,那臺據說是花了巨資引進的序列式變速器不僅僅讓駕駛變得更容易,保護了引擎,更重要的是把單圈成績提高了近2秒。由于當時的規則并沒有說不允許安裝這樣的變速器,所以其它車隊和汽聯只能是啞巴吃黃連,眼看東風日產騏達車隊拿冠軍。在接下來的北京站,1600cc速度超過2000cc的一幕也就上演了。
2007年,上海揭幕站上王睿駕駛的POLO賽車,以超出1600cc組賽車應有的速度在上海國際賽車場上飛馳,不僅一舉擊敗老對手騏達賽車,更是快過了2000cc組的冠軍車。在上賽場賽車的功率對車速應該是起到更大的影響,但POLO賽車勝人一籌的是它的底盤。賽后就有人投訴POLO賽車使用的“方程式底盤”屬于違規改裝。但經過一翻調查,這一投訴無果而終,因為規則中也沒有對底盤改裝做出明確的規定。
現在看來,已經辦了4年的CCC之所以改裝規則的問題在今年才出現。是因為從前車隊都沒有技術和資金去挖掘賽車的實力。但進行到現在,以前過于寬泛的規則帶來了很多問題。既然有人打破了改裝規則這碗水,那么有能力的車隊肯定要喝上一口,沒能力的車隊創造條件也要爭一爭。就現狀來看,也只有上海大眾333和東風日產基亞兩支車隊有這樣的能力。他們雖然都擁有CCC中最好的贊助商,但這樣的改裝,車隊還是需要自己掏腰包貼補大量資金。所以,其它中小車隊無論如何也玩不起這樣的軍備競賽。如果只有兩支車隊在爭奪冠軍,這樣的比賽會是一場好看的比賽嗎?其它車隊還愿意參加嗎?
我們不愿作出這樣的猜想,但如果照現在的情況發展下去,CCC是非常有可能出現上述局面的。
規則漏洞多、一賽還兩制
2004年CCC創立的第一年,當時的1號車是由王害駕駛的POLO賽車。北京站排位賽他以1分18秒761排在第五,并且始終沒有突破1分18秒。最快的是郭海生1分16秒646(他駕駛的威姿賽車現在已經不參加比賽,因此無法比較)。2000cc組桿位是香港車手盧家輝的1分17秒107。(由于金港賽道特點,賽車功率差距對成績的影響是國內幾條賽道中最小的,相反賽車其它方面的改裝所導致的速度差距會比較明顯。因此我選擇了北京站的數據來作對比。)到了2007年2000cc組排位賽桿位李萬祺是1分13秒355秒,而1600cc桿位王睿是1分13秒001,第二名郭海生1分13秒352。而且可以告訴大家,單就功率而言,李萬祺駕駛的福克斯賽車要比王睿的POLO賽車多出40hp,這是這兩個排量發動機應有的差距。“我這十多年的賽車白開了,這才是真正的賽車”,王睿在開過新車之后說到。可見POLO賽車今年的變化有多大。
1600cc比2000cc快的原因就在于它們之間改裝規則的不同。據333車隊介紹,1600cc的改裝規則這些年都沒什么太大改動。1600cc組現在采用的是近似于無限改裝的規則,完全不同于2000cc組的N組改裝規則。“之所以現在的賽車會有這么大的變化,是因為我們的車隊才知道應該怎么改,并且愿意投入大量資金去改,而從前是不會改的,現在的POLO賽車介于房車和方程式之間。但同樣是房車,比起大家知道的DIM或者GT賽車,POLO還是差了兩步。”車隊知情人向記者透露。
有人曾經對我說過,夏青(大眾333車隊老板)崇尚力量派打法,他注重賽車功率的提升,他堅信功率大怎么都能超過對手。2004年POLO賽車的功率近160hp,現在的賽車則擁有220hp。當騏達那種技術派打法(賽車的綜合調教)出現后,我相信是令他恍然大悟的。功率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全部。根據規定,POLO賽車目前包括車手的最小重量是1015Kg,同樣使用序列式變速器的福克斯賽車1140kg。而他們的功率各為220hp和260hp。通過馬力重量比來計算的話,POLO賽車每馬力要推動4.61kg,而福克斯賽車每馬力只推動4.38Kg。顯然,除了功率之外還有別的因素在左右著單圈速度。2007年,POLO賽車的“方程式”底盤可能就是在夏青的直接授意下誕生的。就像當初汽聯對騏達賽車的序列式變速器毫無辦法一樣,對于POLO賽車底盤的改造,汽聯同樣沒有任何書面的規定可尋。是覺得沒必要,還是故意這么做?這些裝備其實在國外的賽車上都已經十分常見,每年都到海外參觀學習的汽聯官員應該比誰都了解世界賽車發展的狀況,在我們看來,只能說他們低估了中國賽車運動發展的速度。
中小車隊受拖累
今年的CCC有一個新現象,多支1600cc組車隊被2000cc組車隊收購,雖然車手還是大陸選手,但老板已經換成了香港人。所反應出的問題就是1600cc車隊已經無法生存,剩下的也是茍延殘喘。
經營不善是首當其;中的原因,但這背后隱藏著什么呢?贊助商是看成績投錢的,而現在的1600cc組,要想拿到點成績,要花的錢遠遠超出目前中國企業的承受能力。大投入就有大風險,誰愿意把錢燒在連灰都看不到的地方。加上前8名的積分規則,那些小車隊拼死老命也無法獲得積分,一年下來只吃一個“鴨蛋”,又拿什么去向贊助商要錢?
2000cc使用的一直都是N組改裝規則,這是國際汽聯規則中有的,它對于賽車的改裝要求得十分嚴格。賽車很多地方都不能改動,這就是賽車這幾年速度提升不及它的弟弟1600cc組的原因。與一些2000cc組車隊的車手和經理的談話中,我們也能感到他們對目前改裝規則的不滿。他們大部分都有能力和財力去提升賽車速度,但規則的限制卻令他們無奈。但不可否認這樣的改裝規則其實更適合中國賽車,改裝的限制直接控制住了車隊投入成本的增長,這更有利于車隊發展。
其實不僅是小車隊已經無法再忍受陪太子讀書了,就連軍備競賽的兩個主角也感覺到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從去年開始,車隊聯盟已經開始對賽車改裝規則的發展方向展開討論。據知情人透露,今年的現行賽車改裝規則,明年一定會調整,不僅是改裝,例如積分規則、賽制等也都會改變。曾經規則對于1600cc的偏愛,現在看來真是出現了問題。怎么修改更好,是留給車隊、汽聯最棘手的問題。我們只希望千萬不要把愛變成了一種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