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穩心顆粒對冠心病心肌缺血及心率變異性(HRV)的影響。方法隨機將8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病人分為兩組,穩心顆粒組(A組)40例,在常規藥物阿司匹林、普伐他汀基礎上加用穩心顆粒治療,常規治療組(B組)40例應用常規藥物阿司匹林、普伐他汀聯合硝酸異山梨酯治療。治療前后進行動態心電圖檢測,對缺血及HRV的相關指標作對比觀察。結果:治療12周后,有癥狀的ST段壓低次數及其持續時間與無癥狀的ST段壓低及其持續時間,兩組均有明顯減少及縮短,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且A組明顯優于B組(P<0.05或P<0.01)。A組HRV指標(SDNN,SDANN,SDNNI)治療后亦明顯改善(P<0.01),B組治行前后HRV各指標差并無統計學意義(P>0.05)。穩心顆粒冶療期間,病人無嚴重不良反應。結論:穩心顆粒不僅對冠心病心肌缺血有顯著療效,且能改善HRV。
關鍵詞:穩心顆粒,無癥狀心肌缺血,冠心病;心率變異性
中圖分類號:R541.4 R28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349(2007)09-0795-02
經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穩心顆粒具有調節心臟多離子通道的作用,對室性心律失常具有良好的療效。但有關該藥對心率變異性(heart fale yariability,HRV)的影響研究較少。因此,近年來采用動態心電圖對穩心顆粒治療的4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病人的心率變異性進行檢測,觀察用藥前后的變化,并評價其療效。
1 資料與方法
1.1 觀察對象:80例病人系本院心內科住院或心血管專科門診病人。冠心病診斷符合WHO標準。心肌缺血診斷按全國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和無癥狀心肌缺血專題研討會意見。全部病人均進行病史詢問、體檢,并做胸部X線攝片、心電圖,實驗室檢查三大常規、血脂、血糖及肝、腎功能等。對于伴有下列情況者均不入選,急性心肌梗死近期(1個月內);失代償性心功能不全;未控制的高血壓[血壓≥160/100 mmHg(1rnnlHg=0.133 kPa)];除早搏外尚有其他嚴重心律失常。入選80例病人按預先編號及數字表隨機分為穩心顆粒組(A組)與常規治療組(B組)。兩組的性別、年齡、病程、基礎血壓、心率經t檢驗或X2檢驗,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另選擇38名健康人為健康對照組(C組),其中男25名,女13名,年齡60歲~83歲(70歲±8歲),同期作動態心電圖心率變異性檢測,A組、B組、C組間性別、年齡經方差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將C組結果作為正常老人HRV指標值,以供對照分析。
1.2 治療力法:A組、B組均內服阿司匹林75 mg/d,普伐他汀20 mg/d。A組另加用穩心顆粒(山東步長制藥廠生產),每日3次,每次9 g;B組加服硝酸異山梨酯(消心痛)片,每日3次,每次10wg。療程均為12周。
1.3 觀察項目:每周專科門診隨訪1次或2次,記錄癥狀、體征,包括血壓、心率的變化,并觀察藥物不良反應及耐受性。療程開始及結束時分別以24 h動態心電圖監測及進行HRV的時域分析。選取的指標為-24 h全部竇性R-R間期的標準差(SDNN),,24 h內每5 nun竇性R-R間期平均值的標準差(SDANN);24 h每5min竇性R-R間期標準差的平均值(SDNNI),24 h內全部竇性R-R間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24 h內相鄰兩正常竇性R-R間期差值大于50ms的個數所占的百分率(PNN50)。
1.4 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根據資料性質,分別行方差分析或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病例組ST段及室性早搏的變化。
2.3 不良反應:A組有2例在服穩心顆粒期間出現輕度上腹部不適,未予特殊處理,在用藥過程中自行緩解。B組有3例服硝酸異山梨酯后第1周有頭痛、面部潮紅等,均能堅持治療,其余病例未見不良反應。療程結束時,兩組病例復查三大常規及肝、腎功能等均無異常改變。
3 討 論
冠心病病人心肌缺血發作時,HRV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HRV的檢測有助于對冠心病病人的病情、預后和藥物療效的評價。本研究發現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病人HRV顯著降低,主要表現為反映交感神經張力的時域指標SDNN,SDANN,SDNNI下降,與文獻較一致。冠心病病人HRV顯著低于正常人,這可能與冠心病病人迷走神經張力下降,交感神經張力增高有關,此結果可導致心電穩定性下降和室顫閾下降,易發生心律失常及猝死。本組病例經采用穩心顆粒治療后,SDNN,SDANN,SDNNI明顯提高,與常規治療組(B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穩心顆粒不僅可緩解冠心病病人心絞痛,減少室性早搏,而且亦能顯著改善HRV。據實驗研究,穩心顆粒具有類似β-受體阻滯劑普萘洛爾的作用,因此不僅可以抗心肌缺血,而且能抑制交感神經活性,提高迷走神經張力,從而改善心率變異性,而硝酸酯類藥物對HRV未見明顯影響,本觀察結果與文獻報道一致。
本組病人在常規藥物阿司匹林、普伐他汀的基礎上應用穩心顆粒治療,使HRV迅速改善,收到了預期的效果,除穩心顆粒的治療作用外,還可能與上述這些藥物的協同作用有關。通過本組有限病例的初步觀察表明,穩心顆粒能有效地改善心肌缺血狀態。對冠心病病人的治療,在積極控制心肌缺血的同時,應注意改善心率變異性,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輔以穩心顆粒,可能有助于防止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發生,進一步改善冠心病病人的預后。
本文編輯 王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