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非糖尿病急性冠脈綜合征(ACS)病人在急性期血糖異常升高的發(fā)生情況及與冠心病危險程度的相關性。方法:選擇無糖尿病病史的急性冠脈綜合征病人100例,根據(jù)病情分為3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組(1組)、非ST段抬高但肌鈣蛋白I(cTnI)陽性的急性冠脈綜合征組(2組)、cTnI陰性的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組(cTnI<0.1 ng/mL為陰性,3組)。3組分別測定發(fā)病入院次日晨起空腹血糖,觀察各組血糖平均值及其異常血糖的發(fā)生率。結果:3組中,無論是異常血糖的發(fā)生辛還是空腹血糖水平,1組均最高,空腹血椐異常的發(fā)生率達42.9%,空腹血糖力(6.96±2.63)mmol/L;3組空腹血糖異常的發(fā)生率最低為5O%,血糖水平也最低為(4.55±0.67)mmol/L;2組數(shù)值居1組與3組中間。結論:急性期空腹血糖水平與病人急性冠脈綜合征危險程度相關。所以對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和高危的ACS病人均應密切觀察血糖變化。
關鍵詞:急性冠脈綜合征;空腹血糖;心肌肌鈣蛋白
中圖分類號:R541.4 R256.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349(2007)09-0861-01
非糖尿病性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血糖升高的意義是近年的熱點問題,研究發(fā)現(xiàn)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糖異常的發(fā)生率約為48.8%,血糖升高與病人的病死率、急性左心衰竭的發(fā)生率、心源性休克的發(fā)生率、遠期生存率等均有相關性,而且血糖越高預后越差。這種血糖的升高與機體潛在的糖調節(jié)異常或機體應激反應有關。但在急性冠脈綜合征(ACS)人群中急性期血糖異常的發(fā)生率如何,血糖異常與預后的關系如何,未見相關性報道。本研究旨在通過對非糖尿病病人急性冠脈綜合征病人早期血糖異常者進行回顧性對照分析,探討血糖升高的程度對ACS危險程度和預后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選擇我院2003年-2006年收治的已除外糖尿病的急性冠脈綜合征病人100例,其中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25例(1組)、非ST段抬高但肌鈣蛋白I(CTn I)陽性的高危急性冠脈綜合征病人36例(2組)、低危ACS即肌鈣蛋白I(cTn I<0.1 ng/mL為陰性)陰性的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病人39例(3組)。測量3組發(fā)病入院次日晨起空腹血糖,分別計算各組的空腹血糖異常的發(fā)生率、血糖值。
1.2 診斷標準:空腹血糖異常即隔夜空腹8 h以上于晨起測靜脈血漿血糖水平≥6.1 mmol/L。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診斷符合2001年我國心血管病學分會指定的指南。有胸痛癥狀,12導聯(lián)心電圖中兩個或以上相鄰導聯(lián)ST段抬高>0.1mV,肌鈣蛋白I和/或心肌酶譜升高。非ST段抬高的高危ACS,持續(xù)胸痛(>20 min)且休息不緩解,靜息心絞痛伴動態(tài)心電圖變化和/或cTn I>0.1 ng/mL,或心肌酶譜異常。非ST段抬高的低危ACS如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
1.3 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應用CS20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組間行t檢驗。
3 結 論
ACS是一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臨床綜合征,其共同的病理特征是冠脈斑塊的不穩(wěn)定導致病變遠端完全或不完全性閉塞,發(fā)生程度不一的心肌缺血或壞死。ACS急性期血糖升高的原因與身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升糖激素作用增強有關,同時也不除外潛在的糖尿病病人和糖調節(jié)異常病人的存在,但無論如何,血糖的升高會加重脂代謝異常,使血小板聚集傾向更明顯,從而加速血管損傷,影響病人預后,所以對于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和高危ACS病人均應密切觀察血糖變化。
本研究中在非糖尿病的ACS病人中血糖異常的發(fā)生率以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最高,達42.9%。但在危險程度較高的急性冠脈綜合征組,血糖異常發(fā)生率也相對較高,而肌鈣蛋白Ⅰ陰性的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血糖異常率最低,這在3組的平均血糖水平中也得到了平行的結果,這說明急性期空腹血糖水平與病人ACS危險程度是相關的。
在ACS病人急性期的救治過程中,應重視危險分層,重視血糖異常的程度,不僅要對脂代謝異常積極干預,還應重視糖代謝的異常,應用胰島素治療對病人是否有益還有待臨床試驗的進一步驗證。
本文編輯 王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