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評價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效果及對血管內皮的保護和撫自由基作用。方法:將60例急性腦梗死病人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予銀杏達莫治療,對照組予曲克蘆丁(維腦路通)治療,觀察兩組治療前后一氧化氮(NO)、內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變化及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日常生活活動量表(ADL)評分的變化。結果治療組治療14 d后NO,ET,MDA的含量降低,SOD含量升高;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和ADL評分均下降。結論:銀杏達莫注射液能保護血管內皮功能,清除自由基,改善腦血液循環,減輕腦梗死病人神經功能缺損,提高病人獨立生活能力。
關鍵詞:腦梗死,急性;銀杏達莫注射液;維腦路通
中圖分類號:R743.33 R28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349(2007)09-0881-02
急性腦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腦血管病變,銀杏達莫治療注射液作為常用的活血化瘀藥物,在急性腦梗死的治療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隨機單盲對照實驗的方法,觀察銀杏達莫注射液與曲克蘆丁(維腦路通)注射液的療效,旨在進一步評價銀杏達莫治療腦梗死的療效和安全性。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按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并經頭顱CT或磁共振成像(MRI)證實的腦梗死病人60例,隨機分為銀杏達莫組(治療組)和維腦路通組(對照組),治療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37歲~75歲,平均62、4歲,其中重型3例,中型19例,輕型8例。對照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齡41歲~74歲,平均年齡61、5歲;其中重型3例,中型17例,輕型10例。兩組病人在年齡、性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合并癥等方面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治療組用銀杏達莫注射液10 mL、胰島素4U,加入10%葡萄糖200 mL,每日1次,靜脈輸注。對照組用維腦路通1g、胰島素4U,加入10%葡萄糖200 mL。兩組均同時用畢奧星15mL加入生理鹽水200mL靜脈輸注,14 d為1個療程,依病情需要加用甘露醇脫水治療。在治療前和治療14 d后分別采集靜脈血檢測一氧化氮(NO)、內皮素(E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4周后進行神經功能缺損評分和日常生活活動量表(ADL)評分。
1.3 實驗室檢查:全部病人于入院當天或第2天清晨采空腹靜脈血,NO用硝酸還原法,ET用放射免疫分析法,SOD用鄰苯三酚自氧化酶法,MDA用硫代巴比妥法,均按說明書方法由專業技師嚴格操作。
1.4 療效判定標準:參照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會議評分標準,ADL量表,顯效.治療后量表積分下降≥2/3;有效:積分下降1/3~2/3;無效·積分下降不足1/3。
1.5 統計學處理:實驗數據處理均用統計軟件包SPSS 10.0分析處理。采用t檢驗和X2檢驗。
2 結 果
2.1 兩組實驗室檢查結果。
2.2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
2.3 兩組ADL積分比較。
3 討 論
銀杏達莫注射液為復方制劑,每1 mL含總黃酮醇苷0.92mg~1.38 mg,雙嘧達莫0.36 mg~0.44 mg。銀杏總黃酮具有擴張腦血管作用,雙嘧達莫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應用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在改善癥狀、加快神經功能恢復、減少致殘率等方面,均有較好的效果。
急性腦梗死的病理生理機制較復雜,當腦梗死后由于腦組織缺血缺氧,應激性ET升高,繼而引起鈣離子內流并產生自由基。腦梗死后由于血管內皮細胞的異常變化激發了大量自由基產生,遠遠超過機體的清除能力,造成自由基堆積和脂質過氧化反應,形成脂質過氧化物。本研究結果提示,銀杏達莫注射液可以降低NO和ET的毒性作用,提高SOD含量,從而有效拮抗過氧化物損傷,清除自由基,保護腦細胞,減少腦細胞凋亡。另外銀杏達莫的銀杏內酯B具有很強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受體阻斷作用,抑制PAF活性,降低全血黏度、血漿黏度及纖維蛋白原,減少血栓形成和改善血液循環,能有效治療腦梗死而無明顯毒副反應,是治療和預防急性腦梗死的頗具應用前景的良藥。
本文編輯 王雅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