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漂亮的歐露絲小姐可謂一帆風順,她先是嫁給年輕有為的電腦專家,然后又在巴黎的《塞納河時報》找到一份令人羨慕的記者工作。
到報社上班后,歐露絲才發現,報社人才濟濟,美女如云,自己初來乍到,離幻想的知名記者還不知差多遠呢。她費盡心思采訪來的稿子或因為沒有深度,或總是晚別的媒體半拍而被總編槍斃,為此,她終日怨聲載道,時而唉聲嘆氣,時而怨天尤人,照這樣下去,拿不到提成事小,她還面臨被炒魷魚的危險。
她將自己的苦惱說給丈夫聽,并纏著丈夫給出個主意。丈夫見愛妻如此焦慮,他連夜設計了一張圖紙。沒幾天,他就拿回家一個像手機一樣大小的機器,他給這機器起名叫“采訪快譯器”,這東西具有多種功能,能錄音(偷錄)、能攝像(偷拍),還有一個別人不知的功能,那就是能探知當事人心里的秘密。
正好第二天歐露絲接受任務去采訪一起交通事故,一輛私家轎車在行駛途中突然起火,轎車在爆炸前車主受輕傷跳車逃生,前后車輛受阻。歐露絲趕到現場時,交警部門已疏通好交通,有媒體記者已經結束了采訪,本來像這樣的交通事故,記者們到現場拍個照,攝幾個鏡頭,文字記者來個時間、地點、事情發生的經過、等待調查的結果等,一篇新聞報道也就出籠了。歐露絲沒有像以往那樣失望,她要驗證一下丈夫的“采訪快譯器”功能到底如何。征得主管處理事故現場交警的同意,她采訪了車主。采訪時,她將那個類似微型錄音機似的“采訪快譯器”的一個機關悄悄對準當事人。車主是一個中年人,臉上有擦傷,手上有外傷,但不嚴重。車主說,他先是聞到異味,然后發現機箱有煙冒出,他停車摘下滅火器,打開機箱時一股明火立即躥出,滅火器又失效,緊接著油箱著火,他意識到不好,立即逃離現場,隨后發生爆炸,所幸無其他人傷亡。
車主說完,“采訪快譯器”中的信息通過一個特殊的功能傳導給歐露絲的大腦,并提示她:車主在說謊。歐露絲也用同樣的辦法采訪了主管事故處理的交警,交警回答說,這是一起意外的事故,結果就是保險公司可能要付給車主保金。
回去后,歐露絲根據“采訪快譯器”提供的信息,沒費多大力氣就完成了“轎車起火真相”的紀實大稿,發表前,總編本著對事實負責的原則,特意讓歐露絲在稿件上簽了字。結果這期報紙加印了一倍還是被搶購一空,整個巴黎乃至全法國都在議論這起人為的交通故事。
報道里說,車主的檔案里曾有過弄虛作假的記錄,他想購房子時,銀行拒絕給他貸款。所以車主就打起自己這輛舊車的主意,他除了完善車輛保險外,事先還投保了巨額駕駛意外傷害保險。他在自己的車上巧妙地做了手腳,導致線路短路起火,引燃油箱,進而引起爆炸,因怕有關部門查證,還特意將車行駛到他表弟管轄的路段實施計劃,事先他已經與表弟打好招呼,請求表弟配合。文章見報后,引起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經過調查取證,當事人也不得不在事實面前承認想騙保這個事實,從此歐露絲也名聲大振。
以后,這臺“采訪快譯器”又經丈夫的多次改進,增加了可隨意選擇的功能,如消息、紀實、時評、言論、通訊等與新聞有關的東西,如你想寫消息,采訪時,將鈕轉到“消息”位置時,“采訪快譯器”就會自動給你寫好了。還有案例真相、心理活動、婚姻家庭、官場內幕、商海真假等十多個特殊功能。
自從有了這臺“采訪快譯器”后,歐露絲名氣大增,整個巴黎人都知道在《塞納河時報》任職的名記者歐露絲,她的“英國王妃遇難真相”、“塞納河游艇翻沉事故真相”、“一個政府高官的拋妻內幕”、“紅磨坊當紅女星的私生活”等報道家喻戶曉。由于報道真實可信,不到兩年時間,她使《塞納河時報》印數連翻幾番,廣告效益更是成倍增長。
隨之而來的是她的應酬也越來越多,經常是很晚才回家。一次酒后,有人問她:“你為報社帶來這么好的效益,這和你的待遇成正比嗎?”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歐露絲決定鄭重地與總編談一談自己待遇的事。她為了抓住總編的把柄,將“采訪快譯器”旋鈕調到“官場內幕”的位置。隨著與總編的談話,“采訪快譯器”里迅速成文并傳導給歐露絲大腦的是:職工工薪提成標準、每人實得的金額、總編克扣的金額、這些錢的去向等內幕。隨后,歐露絲又悄悄地將旋鈕調到“婚姻家庭”的位置上,他發現總編用多余的錢購買私宅、包養二奶。歐露絲以記者這個神圣的頭銜爆出了報社內幕后,她本以為眾多記者會像眾星捧月一樣恭維她,可令她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大家見她都像躲避瘟神一樣。更令她不解的是,三天后,人事部通知她,她被辭退了。原來是,被她曝光的總編離崗了,新任總編決定絕不留用這樣的人。
歐露絲頭也不回地走出報社大門,她想憑自己手中的法寶,在偌大的巴黎還愁找不到工作?可是她進了多家報刊社后,人家聽說她就是歐露絲時,不是婉言謝絕,就是面露驚訝之色,沒有一家肯收留她。后來還是她的一個熟人,告訴她:“你連總編都敢曝光,哪家媒體敢收留你啊?”
歐露絲回家后,幾天悶悶不樂,同時她發現丈夫也沒有以前對她那樣狂熱,就連過夫妻生活時也總是被動應付,草草了事,要么很晚才回家,要么夜不歸宿。她不知道這世道到底怎么了?
有一天晚上,歐露絲悄悄打開“采訪快譯器”調到“婚姻家庭”檔上對著丈夫,她驚訝地發現,躺在自己身邊的丈夫,心里想著的是另外一個女人,而那個女人還為他生了一個孩子,而自己什么都沒給他留下,她意識到自己的事業、家庭都走到了盡頭,她決定離婚。
離婚時,歐露絲在法庭上提出因為婚后這幾年忙于工作,沒給丈夫過多的愛,才導致他移情別戀,自己也有責任,所以歐露絲什么財產都不要,全部留給丈夫,就要那臺“采訪快譯器”。可是,當二人辦完離婚手續形同路人后的第二天,歐露絲才發現,“采訪快譯器”再也不起作用了,只是一塊廢鐵,她知道這是丈夫在上面做了手腳。她一下子愣住了,直到此時,她才真正感受到了一無所有。她瘋了一樣跑到自己與丈夫曾共同生活了三年的家,她想問個為什么?鄰居見她到來交給她一串開門的鑰匙和一封信,她急不可待地打開信,原來那是丈夫留給她的,大意是:“‘采訪快譯器’害了你,對此我深感不安,所以我終止了它的功能。你還年輕,應該面對現實,一切從頭開始,這棟房子你可以隨時來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