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1月8日,周恩來總理逝世。他的尸體火化后,骨灰沒有保留,而是撒向了中國的山水之間。后來的中共中央領導人鄧小平逝世后,骨灰也是撒到大海上。周恩來研究專家秦九鳳曾數十次采訪過參與撒周恩來骨灰的四個人中的三個,知道了很多內幕。
擔心民眾搜集周恩來骨灰
周恩來夫人鄧穎超在丈夫逝世當天,即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周恩來生前的最后一個請求:骨灰不保留,要撒掉。
三天后,鄧穎超把周恩來生前副衛士長張樹迎和貼身衛士高振普叫到她的辦公室,說:“恩來不保留骨灰的請求,黨中央已經批準。今天叫你們來,就是要研究一下,把他的骨灰撒在什么地方?!?/p>
鄧穎超表示,目前的條件已不允許自己親自去做了,因為天氣太冷,自己年歲又大了。鄧穎超說:“你們是跟隨恩來工作多年的人,他的最后一個請求已得到中央批準,就由你們二人執行撒骨灰的任務。這也是你倆為恩來同志做的最后一件事?!?/p>
張樹迎、高振普和鄧穎超的秘書趙煒三個人先后到北京的玉泉山、京密引水渠等幾個地方察看。1月的北京,天寒地凍,沒有選擇到一個合適地點。而且當時周恩來在中國民眾當中的聲望很高,周恩來逝世后,大批民眾不顧阻撓自發紀念他,若他的骨灰撒在陸地上,民眾就會想方設法去搜集一點留作紀念。
中共中央最后決定派飛機去撒,并由國務院副秘書長羅青長、中組部部長郭玉峰、張樹迎和高振普四個人去執行撒骨灰的任務。撒的地點也是根據周恩來生前遺愿由中央同意的。
骨灰中有褲扣和金屬紐扣
周恩來追悼大會1月15日下午結束后,鄧穎超領著張樹迎等西花廳工作人員,以及羅青長、郭玉峰等人走進人民大會堂兩大廳。周恩來的骨灰放在那里,上面覆蓋著鮮紅的中國共產黨黨旗。周恩來的遺體火化后,先前準備好的骨灰盒裝不下他的全部骨灰,不得不臨時從八寶山找來一只較大點兒的空花瓶,將周恩來火化后的褲扣、金屬紐扣等遺物和部分骨灰裝到這只花瓶里。
默哀完畢后,鄧穎超趨前打開骨灰盒,雙手撫摸著骨灰說道:“恩來,你的愿望就要實現了,你安息吧!”在場的人發出一片哭聲。
1月15日晚上7點半左右,張樹迎從鄧穎超手中接過了骨灰盒。為避開民眾,他們通過人民大會堂的地下通道,坐上當年斯大林贈送給周恩來的蘇制灰色吉普車。鄧穎超由她的秘書及保健人員等陪同,乘坐另一輛車緊隨其后離開人民大會堂,利用夜色的掩護向東駛去。晚8時許,他們一行來到北京東郊的通縣機場,一架原用于撒農藥的蘇制安-2型小飛機停放在那里。
第一把骨灰:北京
鄧穎超沒有登機,由身邊工作人員攙扶著,揮手向丈夫作最后一次告別。
飛機平穩起飛后,在北京上空撒下了第一把骨灰。
北京是中國的首都,周恩來1918年夏天留學日本回國度假,就在北京與父親一起生活。一年之后,周恩來在五四運動中數度在京、津之間往返,曾到北京總統府前請愿。建國后,周恩來擔任國務院總理27年,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北京。
第二把骨灰:密云水庫
周恩來的第二把骨灰撒在密云水庫上空。
周恩來在建設密云水庫一事上花費了巨大的心血。周恩來生前曾說過這樣的話:“我一生就關心兩件事:一個上天(指兩彈一星及航天飛行等),一個水利?!?949年建國后并定都北京,但當時北京嚴重缺水,周恩來先后主持有關方面修建了官廳水庫、十三陵水庫、懷柔水庫和密云水庫。在這幾座水庫中,密云水庫的規模是比較大的,周恩來花費的精力也是比較多的。1958年6月26日,周恩來曾視察密云縣,為密云水庫勘選壩址。
在施工的關鍵時刻,周恩來總要親赴現場了解情況,就地指導施工。他公務多,遇有實在不能到場的情況,便派人或者用電話詢問施工進展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周恩來在一次水庫工地座談會上說:“這座水庫坐落在北京東北,居高臨下,就如同放在首都人民頭上的一盆水,一旦盆子倒了或者漏了,灑出大量的水來,北京人民的衣服都要被打濕的。”
第三把骨灰:海河入???/p>
周恩來的第三把骨灰撒在了天津海河入海口。
周恩來1913年春隨四伯父從沈陽來到天津,并于那年考入南開學校。他組織了青年革命團體覺悟社,曾因投身五四運動遭坐牢達半年之久。在天津,周恩來結識了許多后來的親密戰友,包括妻子鄧穎超。
在天津,還發生過一件讓周恩來終生難忘、很少有人知道的事。1928年12月,為了解決中共順直省委領導人之間的矛盾問題,周恩來以中央特派巡視員的身份,化裝成商人模樣潛往順直省委所在地天津。在一次集會時,軍警包圍了會場,但以為那是一部分青年過激分子組織的會議,于是令他們寫信給親屬將他們保領回去,然后再從剩下的沒人認領的人中查出共產黨的耍人。
周恩來寫了信給三伯父周貽謙。周貽謙的妻弟錢能訓曾擔任過北洋政府的交通總長和代國務總理,周貽謙也曾在他的蔭庇下擔任過鐵嶺稅捐局局長、天津長蘆鹽運司榷運科科長等職。周貽謙接信后,立即趕往周恩來出事的地點。
周貽謙擔心十幾年未見面,當年稚氣未脫的孩子早已長成大人了,見面未必能一眼認出來,可能引發麻煩。他決定寫一字幅放置于車前,但如果寫“接周恩來”,無疑是把他送入虎口。寫“接侄兒”又怕不能引起周恩來的注意。臨提筆時,周貽謙寫下了“接周大鸞”。
車一到會場門口,周恩來看到自己乳名就喊道:“三伯,三伯,我爸叫我來給您拜壽,可我被一個朋友拉來聽一個什么會議?!避娋瘋円灰娛侵苜O謙出面,而且伯侄之間彼此熟悉,親密無間,只好放人。
最后一把骨灰:黃河入???/p>
周恩來的最后一把骨灰撒在了山東濱州的黃河入???。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近現代多數革命者落難之時都會以思念黃河作為寄托,骨灰撒在那里有很明顯的象征意義。周恩來作為國家總理二十幾年,對國家與民族的情懷不是一般人所能及的。周恩來落難之時曾多次表達過他對母親的懷念。在天津坐牢期間寫下的《念娘文》(該文現已失傳),留學日本時記下的念娘日記,充滿對生他、撫育他成長的母親的感激之情。
周恩來的貼身衛士韓福裕1991年10月25日對秦九鳳說,周恩來生前曾說過:“人生來是為人民服務的。生前的工作、勞動是為人民服務,死后火化撒掉骨灰,落在水里的可以喂魚蝦,落在地上的,可以作為植物的肥料,還在繼續為人民服務。只有這樣,人類才是生生不滅的?!?/p>
而秦九鳳1997年在采訪周恩來最后召見的一位部長羅青長時,羅青長說:“周總理的骨灰撒到黃河入??冢€有另外的一層含意,那就是他想通過海水把他的骨灰帶到臺灣去。周恩來一生十分關心臺灣同胞,一直祈盼著祖國能早日統一?!?/p>